燃气热水器及其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366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多个导烟管;盖板,盖板可拆卸地设在壳体上且形成有多个通孔,导烟管的顶部伸入通孔内,通孔的内周壁与导烟管的外周壁间隔开以形成导水槽,导水槽通过至少一个导水通道与壳体内部连通;多个导烟部,多个导烟部设在壳体内,每个导烟部上具有多个导烟管,导烟部的顶部设有多个凸台,每个凸台环绕一个导烟管形成,导烟管的周壁具有开口,开口底部形成为第一凹形槽,凸台的上端面形成有第二凹形槽,开口和第二凹形槽共同构成导水通道,第一凹形槽和/或第二凹形槽被构造成从外到内逐渐向下倾斜。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进一步防止了一氧化碳超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多个导烟管;盖板,盖板可拆卸地设在壳体上且形成有多个通孔,导烟管的顶部伸入通孔内,通孔的内周壁与导烟管的外周壁间隔开以形成导水槽,导水槽通过至少一个导水通道与壳体内部连通;多个导烟部,多个导烟部设在壳体内,每个导烟部上具有多个导烟管,导烟部的顶部设有多个凸台,每个凸台环绕一个导烟管形成,导烟管的周壁具有开口,开口底部形成为第一凹形槽,凸台的上端面形成有第二凹形槽,开口和第二凹形槽共同构成导水通道,第一凹形槽和/或第二凹形槽被构造成从外到内逐渐向下倾斜。根据本技术的热交换器,进一步防止了一氧化碳超标。【专利说明】燃气热水器及其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指出,燃气热水器内由于空气湿度太高以及排烟温度太低容易形成冷凝水,由于热交换器的盖板远离高温区,冷凝水极易在导烟管上聚积,造成导烟管口被冷凝水堵塞,此时仅仅依靠导烟管的风也难以将冷凝水吹散,从而造成一氧化碳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可以防止冷凝水堵塞导烟管,避免一氧化碳超标,且通过将第一凹形槽和/或第二凹形槽构造成从外到内逐渐向下倾斜,进一步防止了冷凝水堵塞导烟管而造成一氧化碳超标的情况。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热交换器的燃气热水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竖直延伸且中空的导烟管;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导烟管的顶部伸入相应的所述通孔内,每个所述通孔的内周壁与所述导烟管的外周壁彼此间隔开以形成导水槽,所述导水槽通过至少一个导水通道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以及多个导烟部,所述多个导烟部平行地设在所述壳体内,每个所述导烟部上具有多个所述导烟管,所述导烟部的顶部设有多个凸台,每个所述凸台环绕一个所述导烟管形成,其中所述导烟管的周壁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底部形成为第一凹形槽,所述凸台的上端面形成有第二凹形槽,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凹形槽共同构成所述导水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凹形槽和/或所述第二凹形槽被构造成从外到内逐渐向下倾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通过设置导水槽和导水通道,盖板上形成的冷凝水可大量聚积在导水槽内,导水槽内的冷凝水可经由导水通道流出,从而避免了冷凝水聚积在导烟管处而堵塞导烟管的情况,进而有效防止了一氧化碳超标。另外,通过将第一凹形槽和/或第二凹形槽构造成从外到内逐渐向下倾斜,保证了导水通道的导流效果,防止了冷凝水在导水通道处聚积,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冷凝水聚积在导烟管处而堵塞导烟管的情况。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形槽和所述第二凹形槽均被构造成从外到内逐渐向下倾斜。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形槽的外端与所述第二凹形槽的内端平齐。可选地,所述开口从所述导烟管的周壁顶部向下凹入形成。可选地,所述开口为V形或U形。可选地,每个所述导烟管的至少部分顶面形成为从外到内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或者可选地,每个所述导烟管的至少部分顶面形成为从外到内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可选地,每个所述凸台的顶面形成为从外到内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可选地,每个所述导烟管上具有两个所述开口,所述两个开口关于所述导烟管的中心对称。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包括:本体和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设在所述本体内。【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00:热交换器;1:壳体;11:导烟管;111:开口 ;1111:第一凹形槽;112:顶面;12:进水管;13:出水管;14:导烟部;141:凸台;1411:第二凹形槽;1412:顶面;142:导水孔;2:盖板;21:通孔;22:导水槽;3:密封件;31:密封圈;32: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包括壳体1、盖板2以及多个导烟部14。壳体I内设有多个竖直延伸且中空的导烟管11。参照图1和图2,壳体I内限定出换热腔室,壳体I的底部设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多个导烟管11的横截面形状均大致呈长圆环形且沿竖直方向延伸,多个导烟管11相互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地设在壳体I内。可选地,多个导烟管11与壳体I 一体成型。需要理解的是,导烟管11的数量以及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当然,在本技术的另一些示例中,多个导烟管11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为椭圆环形、圆环形、至少大于三边的多边环形或者外周壁为圆形内周壁为多边形,例如六边形的环形等。盖板2可拆卸地设在壳体I上,且盖板2上形成有多个通孔21,导烟管11的顶部伸入相应的通孔21内,每个通孔21的内周壁与与其相应的导烟管11的外周壁彼此间隔开以形成导水槽22,导水槽22通过至少一个导水通道与壳体I内部连通。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盖板2设在壳体I的顶部,多个通孔21贯穿盖板2且分别与多个导烟管11 一一对应,盖板2上的多个通孔21分别穿过与其相应的导烟管11以安装在壳体I的顶部,且每个通孔21的内周壁与其相应的导烟管11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导水槽22,导水槽22通过导水通道与壳体I相连通,从而盖板2上的冷凝水可沿着通孔21的内周壁流入导水槽22内,接着经由导水通道流入壳体I内,从而冷凝水不易在导烟管11处聚积而堵塞导烟管11。可选地,盖板2螺纹连接至壳体I。可选地,通孔21的内周壁与导烟管11的外周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8mm?2mm。优选地,通孔21的内周壁与导烟管11的外周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通孔21和导烟管11的横截面形状均大致呈长圆形,通孔21与导烟管11同轴设置且通孔21的横向尺寸大于导烟管11的横向尺寸,此时通孔21的内周壁与导烟管11的相应的外周壁之间的距离可约为1mm。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本技术的其它示例中,通孔21和导烟管11还可不同轴设置,通孔21和导烟管1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不相同(图未示出)。多个导烟部14平行地设在壳体I内,其中每个导烟部14上具有多个导烟管11,导烟部14的顶部设有多个凸台141。如图1所示,导烟部14位于导烟管11的下方,导烟部14内限定出至少一个中空的腔室,该腔室分别与多个导烟管11内部相连通,这样,高温烟气可从导烟部14、导烟管11中通过,由壳体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竖直延伸且中空的导烟管;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导烟管的顶部伸入相应的所述通孔内,每个所述通孔的内周壁与所述导烟管的外周壁彼此间隔开以形成导水槽,所述导水槽通过至少一个导水通道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以及多个导烟部,所述多个导烟部平行地设在所述壳体内,每个所述导烟部上具有多个所述导烟管,所述导烟部的顶部设有多个凸台,每个所述凸台环绕一个所述导烟管形成,其中所述导烟管的周壁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底部形成为第一凹形槽,所述凸台的上端面形成有第二凹形槽,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凹形槽共同构成所述导水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凹形槽和/或所述第二凹形槽被构造成从外到内逐渐向下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官贤唐晓峨寿利萍梁国荣郑仪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