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泄露液体采出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266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包括底板、升气管、集液帽和采出斗,在底板上均布间隔制升气孔,对应于每一升气孔位置竖直向上均安装有一升气管,在每一升气管的上方均安装有一集液帽,在底板的一侧安装采出斗,在塔壁上设有连通采出斗的采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帽为倒V型,集液帽的侧边向下延伸并使集液帽的侧边下沿低于升气管的上沿30~50mm,集液帽的侧边下沿距离升气管的侧壁间隔30~50mm。本装置能够确保上塔下来的液体全部顺利的采出,而不会从升气管流入或飞溅至下塔,解决了化工填料塔中双塔共用液体容易泄露的难题,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包括底板、升气管、集液帽和采出斗,在底板上均布间隔制升气孔,对应于每一升气孔位置竖直向上均安装有一升气管,在每一升气管的上方均安装有一集液帽,在底板的一侧安装采出斗,在塔壁上设有连通采出斗的采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帽为倒V型,集液帽的侧边向下延伸并使集液帽的侧边下沿低于升气管的上沿30~50mm,集液帽的侧边下沿距离升气管的侧壁间隔30~50mm。本装置能够确保上塔下来的液体全部顺利的采出,而不会从升气管流入或飞溅至下塔,解决了化工填料塔中双塔共用液体容易泄露的难题,具有实际工程意义。【专利说明】 零泄露液体采出斗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填料塔内件领域,涉及填料塔内的液体收集采出装置,尤其是一种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
技术介绍
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的传质设备,可完成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工业气体的冷却与回收、气体的湿法净制和干燥等工艺,是化工、石油化工和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节省投资经常有二塔合用一塔地基的情况,塔身为二塔,上塔下来的液体从塔身中部的采出斗全部采出,而下塔的气体则通过采出斗的升气管进入上塔。这种设计需严格控制上塔的液体不能通过升气管流入或飞溅至下塔,确保液体不会在升气管之间长时间停留,要及时将液体完全采出。而传统的液体收集装置只能保证全采出,不能保证液体零泄漏进入下塔。通过检索,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填料塔的液体收集器”(申请号:201120149561.X)公开的收集器,包括两个以上的受液器和连接管,以及液体引出管,受液器的横截面为开口向上的凹槽,受液器的凹槽下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开口,受液器水平间隔分布,下部对应的开口之间连接有连接管,受液器通过连接管连接成整体,并与连接管相互连通形成连续的受液槽,液体引出管与受液槽相连通。该收集器高度很低,占用塔内空间很小,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液体收集器存在的占据塔内空间较大的缺陷,与本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中国技术专利“大型烟气脱硫塔的集液布气装置”(申请号:201320121032.8)公开的装置由变截面底板升气管、栅梁式升气管、双层式挡液风帽、具有引导液流的斜渠式的主梁、抽出斗及采出管和平面膨胀节组成。该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脱硫剂以液滴及雾沫形态逃逸,其解决的技术问题与本专利相似,但结构与本专利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的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以解决上塔液体易通过升气管泄露到下塔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包括底板、升气管、集液帽和采出斗,在底板上均布间隔制有升气孔,对应于每一升气孔位置竖直向上均安装有一升气管,在每一升气管的上方均安装有一集液帽,在底板的一侧安装采出斗,在塔壁上设有连通采出斗的采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帽为倒V型,集液帽的侧边向下延伸并使集液帽的侧边下沿低于升气管的上沿30?50mm,集液帽的侧边下沿距离升气管的侧壁间隔30?50mm。而且,所述升气管为长条矩形,上下贯通,高度为300?600mm,开孔率为30?50%。而且,采出斗底面设置在低于底板200?800mm处。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能够确保上塔下来的液体全部顺利的采出,而不会从升气管流入或飞溅至下塔,解决了化工填料塔中双塔共用液体容易泄露的难题,具有实际工程意义。2、本装置液体采出斗设置合理,使得所有液体均向采出斗方向流动,确保升气管之间不会集液。3、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占用空间小,可广泛用于炼油、石化、化工等行业的大型填料塔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在填料塔内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包括底板3、升气管2、集液帽I和采出斗5,在底板上均布间隔制有升气孔,对应于每一升气孔位置竖直向上均安装装有一升气管,在每一升气管的上方均安装有一集液帽,在底板的一侧安装采出斗,在塔壁4上设有连通采出斗的采出管6。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所述的集液帽为倒V型,集液帽的侧边向下延伸,并使集液帽的侧边下沿低于升气管的上沿30?50mm ;为了确保气体往下返时压降不会增加过大,在允许的范围内,集液帽的侧边下沿距离升气管的侧壁间隔30?50mm。所述升气管为长条矩形,如附图1及附图2中所示,上下贯通,高度为300?600mm,开孔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是30?50%。为确保液体顺利采出,将采出斗底面设置在低于底板200?800_处,确保液体向采出斗方向流动,保证全部采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上塔下来的液体,一部分直接流到升气管之间的底板上,由于升气管高度有严格要求,液体不会溅进升气管内;另一部分流到集液帽上,顺集液帽往下流或飞溅至升气管之间,由于集液帽下延至升气管上缘下方30?50mm,能确保经集液帽流下或飞溅的液体不能飞溅进升气管中,从而实现了零泄漏。液体采出斗的合理设置,使得所有液体均向采出斗方向流动,确保升气管之间不会集液。【权利要求】1.一种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包括底板、升气管、集液帽和采出斗,在底板上均布间隔制有升气孔,对应于每一升气孔位置竖直向上均安装有一升气管,在每一升气管的上方均安装有一集液帽,在底板的一侧安装采出斗,在塔壁上设有连通采出斗的采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帽为倒V型,集液帽的侧边向下延伸并使集液帽的侧边下沿低于升气管的上沿30?50mm,集液帽的侧边下沿距离升气管的侧壁间隔30?5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气管为长条矩形,上下贯通,高度为300?600_,开孔率为3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其特征在于:采出斗底面设置在低于底板200?800_处。【文档编号】B01J19/32GK203711046SQ201420067985【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8日 【专利技术者】张雪梅, 宋燕妮 申请人:天津中昊天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泄漏液体采出斗装置,包括底板、升气管、集液帽和采出斗,在底板上均布间隔制有升气孔,对应于每一升气孔位置竖直向上均安装有一升气管,在每一升气管的上方均安装有一集液帽,在底板的一侧安装采出斗,在塔壁上设有连通采出斗的采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帽为倒V型,集液帽的侧边向下延伸并使集液帽的侧边下沿低于升气管的上沿30~50mm,集液帽的侧边下沿距离升气管的侧壁间隔30~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梅宋燕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昊天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