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状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机座、固定座、内部为通槽的进料导轨、砂轮机构、旋转轮和出料滑槽,所述旋转轮安装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并固定于机座上,旋转轮的轮缘一侧均匀开设有与待加工磁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砂轮机构通过支架设置在旋转轮的右上方,进料导轨倾斜设置在旋转轮的右侧并置于砂轮机构的下方,该进料导轨的末端紧贴旋转轮开设有凹槽的一侧轮缘,进料导轨与待加工磁芯等宽;所述出料滑槽设置在固定座与旋转轮之间,该出料滑槽的一端设有缺口,缺口的长度至少大于一个凹槽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一道工序能够完成自动进料、磨削、出料作业,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状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机座、固定座、内部为通槽的进料导轨、砂轮机构、旋转轮和出料滑槽,所述旋转轮安装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并固定于机座上,旋转轮的轮缘一侧均匀开设有与待加工磁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砂轮机构通过支架设置在旋转轮的右上方,进料导轨倾斜设置在旋转轮的右侧并置于砂轮机构的下方,该进料导轨的末端紧贴旋转轮开设有凹槽的一侧轮缘,进料导轨与待加工磁芯等宽;所述出料滑槽设置在固定座与旋转轮之间,该出料滑槽的一端设有缺口,缺口的长度至少大于一个凹槽的宽度。本专利技术一道工序能够完成自动进料、磨削、出料作业,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专利说明】形状自动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磁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形状自动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软磁材料越来越广泛用于电子及机械工业领域,在现有技术中,软磁铁氧体磁芯大多经由烧结等工艺形成的,通常需要对烧结后的磁芯坯件根据需要进行磨削,尤其是圆柱形磁芯坯件需要进行环形磨削,由于软磁材料比较脆,加工过程中容易损坏,难以固定加工,现有的磨削工艺,需要操作工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耗时长、工作效率低、产品不良率较高,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需要,不利于提高企业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实现磁芯磨削的形状自动加工装置,一道工序能够完成自动进料、磨削、出料作业,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形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固定座、内部为通槽的进料导轨、砂轮机构、旋转轮和出料滑槽,所述旋转轮安装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并固定于机座上,旋转轮的轮缘一侧均匀开设有与待加工磁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砂轮机构通过支架设置在旋转轮的右上方,进料导轨倾斜设置在旋转轮的右侧并置于砂轮机构的下方,该进料导轨的末端紧贴旋转轮开设有凹槽的一侧轮缘,进料导轨与待加工磁芯等宽;所述出料滑槽设置在固定座与旋转轮之间,该出料滑槽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缺口靠近旋转轮并置于凹槽的下方,缺口的长度至少大于一个凹槽的宽度。作为改进,所述砂轮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皮带传动装置和砂轮,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带动砂轮转动,砂轮与旋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作为改进,所述凹槽的两侧边上表面为向内凹的弧形槽,该弧形槽与砂轮外圆尺寸匹配。砂轮垂直于旋转轮轮缘设置,砂轮与旋转轮轮缘间的距离可根据待加工磁芯的尺寸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能够一道工序完成自动进料、磨削、出料等作业,将待加工磁芯通过出料导轨自动传送至旋转轮上的凹槽内,旋转轮转动的同时,砂轮对磁芯进行环形磨削,再经出料滑槽传送至集料箱内,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产品不良率低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图;图4为旋转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参见附图1,一种形状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机座1、固定座2、内部为通槽的进料导轨3、砂轮机构4、旋转轮5和出料滑槽6,所述旋转轮5安装于第一电机7的电机轴上并固定于机座I上,旋转轮5的轮缘一侧均匀开设有与待加工磁芯相适配的凹槽51 ;所述砂轮机构4通过支架8设置在旋转轮5的右上方,砂轮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皮带传动装置42和砂轮43,第二电机41通过皮带传动装置42带动砂轮43转动,砂轮43与旋转轮5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进料导轨3倾斜设置在旋转轮5的右侧并置于砂轮43机构4的下方,该进料导轨3的末端紧贴旋转轮5开设有凹槽51的一侧轮缘,进料导轨3与待加工磁芯等宽;所述出料滑槽6固定在固定座2上,并置于固定座2与旋转轮5之间,该出料滑槽6的一端设有缺口 61,所述缺口 61靠近旋转轮5并置于凹槽51的下方,缺口 61的长度至少大于一个凹槽51的宽度。所述凹槽51的两侧边上表面为向内凹的弧形槽52,该弧形槽52与砂轮43外圆尺寸匹配,砂轮43垂直于旋转轮5轮缘设置,砂轮43与旋转轮5轮缘间的距离可根据待加工磁芯的尺寸进行调整。工作原理:一种形状自动加工装置,待加工磁芯坯件经过筛选装置排序后,逐一整齐的传送至内部为通槽的进料导轨3,进料导轨3与待加工磁芯等宽,只能允许单排坯件传送,进料导轨3倾斜设置于旋转轮5右侧,其底端紧贴旋转轮5轮缘,旋转轮5在第一电机7带动下匀速旋转,进料导轨3内的坯件恰好逐一对应传送至轮缘上的凹槽51内,并随旋转轮5 —起转动,与此同时,位于轮缘上方的砂轮43刚好对凹槽51内的坯件进行旋转磨削,凹槽51内的坯件从与砂轮43接触到远离即完成其环形磨削,同时与出料滑槽6在缺口 61处接触时,从凹槽51内掉落至出料滑槽6内,并传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加工,全程无需工人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此过程中无需对坯件进行夹持或固定,坯件不易损坏、减少产品的不良率。【权利要求】1.一种形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I)、固定座(2)、内部为通槽的进料导轨(3 )、砂轮机构(4)、旋转轮(5 )和出料滑槽(6 ),所述旋转轮(5 )安装于第一电机(7 )的电机轴上并固定于机座(I)上,旋转轮(5)的轮缘一侧均匀开设有与待加工磁芯相适配的凹槽(51);所述砂轮机构(4)通过支架(8)设置在旋转轮(5)的右上方,进料导轨(3)倾斜设置在旋转轮(5)的右侧并置于砂轮机构(4)的下方,该进料导轨(3)的末端紧贴旋转轮(5)开设有凹槽(51)的一侧轮缘,进料导轨(3)与待加工磁芯等宽;所述出料滑槽(6)设置在固定座(2 )与旋转轮(5 )之间,该出料滑槽(6 )的一端设有缺口( 61),所述缺口( 61)靠近旋转轮(5)并置于凹槽(51)的下方,缺口(61)的长度至少大于一个凹槽(51)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皮带传动装置(42 )和砂轮(43 ),第二电机(41)通过皮带传动装置(42 )带动砂轮(43)转动,砂轮(43)与旋转轮(5)的转动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1)的两侧边上表面为向内凹的弧形槽(52 ),该弧形槽(52 )与砂轮(43 )外圆尺寸匹配。【文档编号】B24B19/22GK103921197SQ201410132671【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专利技术者】周继军 申请人:湖州科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状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固定座(2)、内部为通槽的进料导轨(3)、砂轮机构(4)、旋转轮(5)和出料滑槽(6),所述旋转轮(5)安装于第一电机(7)的电机轴上并固定于机座(1)上,旋转轮(5)的轮缘一侧均匀开设有与待加工磁芯相适配的凹槽(51);所述砂轮机构(4)通过支架(8)设置在旋转轮(5)的右上方,进料导轨(3)倾斜设置在旋转轮(5)的右侧并置于砂轮机构(4)的下方,该进料导轨(3)的末端紧贴旋转轮(5)开设有凹槽(51)的一侧轮缘,进料导轨(3)与待加工磁芯等宽;所述出料滑槽(6)设置在固定座(2)与旋转轮(5)之间,该出料滑槽(6)的一端设有缺口(61),所述缺口(61)靠近旋转轮(5)并置于凹槽(51)的下方,缺口(61)的长度至少大于一个凹槽(51)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科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