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塔的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556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塔的支撑座,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通信塔机动性较低等技术问题。本通信塔的支撑座,支撑座可拆卸连接在定位座的下端,支撑座能将定位座固定,支撑座包括若干支撑脚,支撑脚呈环形分布,支撑脚包括铰接杆和伸缩杆,铰接杆为中空的钢管,伸缩杆滑动连接在铰接杆内,铰接杆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具有若干调节孔一,伸缩杆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与调节孔二,伸缩杆通过螺栓穿过调节孔一和调节孔二固定在铰接杆上,伸缩杆的下端铰接有底板,伸缩杆的中部还铰接有辅助支撑杆,辅助支撑杆与伸缩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辅助支撑杆的端部呈锥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运输非常方便,机动性较强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塔的支撑座,属于机械
。它解决了现有通信塔机动性较低等技术问题。本通信塔的支撑座,支撑座可拆卸连接在定位座的下端,支撑座能将定位座固定,支撑座包括若干支撑脚,支撑脚呈环形分布,支撑脚包括铰接杆和伸缩杆,铰接杆为中空的钢管,伸缩杆滑动连接在铰接杆内,铰接杆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具有若干调节孔一,伸缩杆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与调节孔二,伸缩杆通过螺栓穿过调节孔一和调节孔二固定在铰接杆上,伸缩杆的下端铰接有底板,伸缩杆的中部还铰接有辅助支撑杆,辅助支撑杆与伸缩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辅助支撑杆的端部呈锥形。本技术具有运输非常方便,机动性较强优点。【专利说明】一种通信塔的支撑座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通信塔,特别是一种通信塔的支撑座。
技术介绍
通信塔属于信号发射塔的一种,也叫信号发射塔或信号塔,主要功能支持信号,为信号发射天线做支撑,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用于远程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均以在通信塔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目前的通信塔主要为固定式的,固定在地势较高的山顶,以增加信号覆盖的范围。但是在遇到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时,往往会使得通信塔遭到破坏,使得当地的通讯中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延误了对灾区的救援。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塔【CN103334627A】,包括一平板车,固定安装在平板车上的机房框架,连接在机房框架右侧的塔体,以及安装在塔体上部的天支;塔体包括依次套接在一起的下塔杆、中塔杆和上塔杆;下塔杆与机房框架连接,天支设置在上塔杆上端。该通信塔通过将塔体固定在平板车,通过平板车的移动来实现通信塔的移动,在实际情况下通信塔本身高度较高,平板车只能在平地上移动,在有坡度的情况下移动很难保证通信塔的稳定,因此平板车无法将通信塔移动到地势较高的有利地形,降低了通信塔信号的覆盖范围;在灾区没有相应的平坦的道路供平板车移动,因此在紧急情况下很难做到迅速部署到相应的位置,机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塔的支撑座,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了通信塔机动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信塔的支撑座,所述通信塔包括天线、塔身和定位座,所述天线固定在塔身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在定位座的下端,所述支撑座能将定位座固定,所述支撑座包括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呈环形分布,所述支撑脚包括铰接杆和伸缩杆,所述铰接杆为中空的钢管,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在铰接杆内,所述铰接杆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具有若干调节孔一,所述伸缩杆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与调节孔二,所述伸缩杆通过螺栓穿过调节孔一和调节孔二固定在铰接杆上,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铰接有底板,所述伸缩杆的中部还铰接有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与伸缩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辅助支撑杆的端部呈锥形。支撑脚可根据地形调节长度,每根支撑脚的长度均可调,因此通信塔能固定在复杂地形上,辅助支撑杆和伸缩杆之间形成三角形,增加结构的稳定,辅助支撑杆的端部呈锥形方便将辅助支撑杆定位。在上述的通信塔的支撑座中,所述塔身由若干连接管首尾依次连接而成,所述连接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座呈圆筒形,所述定位座中部具有定位通道,所述塔身穿过定位通道,所述定位座的下端固定有若干挂钩,所述挂钩上设有挂绳,所述挂绳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挂钩上,所述每根挂绳的另一端均与一支撑板固定,所述支撑板位于定位座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定位槽,所述塔身的下端与支撑板抵靠且位于定位槽内。塔身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而成,在使用时根据实际的地理位置来组装塔身,根据使用连接管的数量来调节塔身的高度,定位座将位于塔身下部的连接管定位,保证了塔身的稳定,同时塔身的下端通过支撑板支撑,支撑板位于定位座的下端,使得塔身的重心降低,增加了塔身的稳定,支撑板通过挂钩固定,支撑板可移动,因此可以适应塔身的轻微摇晃,起到平衡塔身的作用,减少连接管之间的弯折力;塔身的重量都作用在支撑座上,使得支撑座能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塔身、定位座和支撑座之间均可拆卸连接,塔身也可拆卸,因此通信塔的运输非常方便,机动性较强。在上述的通信塔的支撑座中,所述定位座包括左定位架、右定位架和若干螺钉,所述左定位架包括两块左定位板和若干左连接杆,所述左定位板的截面呈半圆环形,所述两块左定位板平行设置,所述左连接杆固定在左定位板之间,所述右定位架包括两块右定位板和若干右连接杆,所述右定位板的截面呈半圆环形,所述两块右定位板平行设置,所述右连接杆固定在右定位板之间,所述左定位板的两端位于外侧面均具有左固定耳,所述左固定耳上具有左固定孔,所述右定位板的两端位于外侧面均具有右固定耳,所述右固定耳上具有右固定孔,所述左定位板的端部和右定位板的端部抵靠形成定位通道,所述螺钉穿过相对应的左固定孔和右固定孔并固定。左定位架和右定位架之间可拆卸连接能进一步降低定位座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左定位架和右定位架的结构也降低了定位座的质量。在上述的通信塔的支撑座中,所述定位座上设有能在塔身晃动时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若干顶靠球、弹簧和两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圆环形,所述两块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定位座的两端与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抵靠,所述左定位板上与固定板抵靠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左固定槽,所述左定位槽位于靠近定位通道的槽壁上具有半圆形的凹口一,所述右定位板上与固定板抵靠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右固定槽,所述右定位槽位于靠近定位通道的槽壁上具有半圆形的凹口二,所述固定板与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抵靠的侧面上具有与上述左固定槽和右固定槽一一对应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位于靠近固定板内侧面的槽壁上具有半圆形的凹口三,所述凹口三和凹口一之间的最大距离或者凹口三和凹口二之间的最大距离均小于顶靠球的直径,所述顶靠球和弹簧均位于固定槽和左固定槽之间或者固定槽和右固定槽之间,所述弹簧使得顶靠球始终贴靠在凹口三和凹口一之间或者凹口三和凹口二之间。在无风时塔身穿过定位座的正中间,顶靠球均匀的抵靠在塔身上,在受风吹时,塔身会倾斜,位于定位座部分的塔身会朝向一边倾斜挤压顶靠球,位于上下两端的顶靠球均会通过弹簧施加反作用力,减少塔身的倾斜,保证了定位座不会出现倾斜,保证了通信塔的稳定。在上述的通信塔的支撑座中,所述底板上套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包括套体和固定在套体下端的若干定位齿,所述定位齿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定位齿均匀布置在套体的下端。定位套能增加底板的抓地力,防止支撑脚出现打滑。在上述的通信塔的支撑座中,所述固定板包括两块截面呈半圆环形的基板,所述固定在定位座下端的基板上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为T形槽,所述两块基板固定后形成呈环形分布的滑动槽,所述铰接杆的上端设有滑块,所述铰接杆和滑块之间万向球连接,所述滑块呈“工”字型,所述滑块能嵌入滑动槽内且能沿滑动槽滑动,所述滑块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端部穿过定位孔能与滑动槽的槽底面抵靠。固定板的结构方便滑块的安装和拆卸,通过滑块将铰接杆设置在一定位置,可以调节支撑脚之间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地形对通信塔的固定。在上述的通信塔的支撑座中,所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塔的支撑座,所述通信塔包括天线、塔身和定位座,所述天线固定在塔身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在定位座的下端,所述支撑座能将定位座固定,所述支撑座包括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呈环形分布,所述支撑脚包括铰接杆和伸缩杆,所述铰接杆为中空的钢管,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在铰接杆内,所述铰接杆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具有若干调节孔一,所述伸缩杆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与调节孔二,所述伸缩杆通过螺栓穿过调节孔一和调节孔二固定在铰接杆上,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铰接有底板,所述伸缩杆的中部还铰接有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与伸缩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辅助支撑杆的端部呈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桦叶宝龙杨义将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