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1668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3:20
一种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和至少一级生物处理池,沉淀池和各级生物处理池依次通过隔墙连接,各个池体的高度由沉淀池至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逐级降低;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泥口;沉淀池与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一级跌水口,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与第二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二级跌水口,以此类推,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的外墙上设置有排水口;每一级生物处理池内均安装有生物转盘,其各个盘片上均设置有径向分布的叶片,在叶片上连接有绳网。该装置增加了挂模量,跌落的水体冲击叶片带动生物转盘转动,无需动力,同时采用多级生物处理,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和至少一级生物处理池,沉淀池和各级生物处理池依次通过隔墙连接,各个池体的高度由沉淀池至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逐级降低;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泥口;沉淀池与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一级跌水口,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与第二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二级跌水口,以此类推,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的外墙上设置有排水口;每一级生物处理池内均安装有生物转盘,其各个盘片上均设置有径向分布的叶片,在叶片上连接有绳网。该装置增加了挂模量,跌落的水体冲击叶片带动生物转盘转动,无需动力,同时采用多级生物处理,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处理效率。【专利说明】一种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污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生物转盘工艺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法使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在生物转盘填料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性污泥,即生物膜,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使污水得到净化。生物转盘通常由一组盘片和转轴构成,所有盘片贯穿在转轴上,转轴带动所有盘片转动,盘片约40%的区域处于水中,是利用转盘的转动使附着在盘片上的微生物在水体和空气中来回循环,从而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覆氧、吸附、传质、氧化降解的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在水中的过程微生物通过的氧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而在空气过程中微生物获取空气中的氧气,用于氧化作用。通过不断循环达到净水目的。目前,国内外所用生物转盘存在着生物膜易脱落、处理效率低、能耗偏高等缺点,盘片的转动需要外部动力,或电力,或曝气,运行成本高,同时盘片形式单一,挂模量少,影响处理效果。中国专利文献CN101935134B公开的《一种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好氧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厌氧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和过滤装置,虽然将好氧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厌氧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及过滤装置有机组合,实现去除有机污染物、脱氮、沉淀、过滤等多项功能,提高了处理效果,但是所采用的生物转盘仍然没有突破现有技术的束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生物转盘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效果好、效率高,无需动力,运行成本低的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本技术的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包括沉淀池和至少一级生物处理池,沉淀池和各级生物处理池依次通过隔墙连接,各个池体的高度由沉淀池至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逐级降低,呈阶梯状布置,生物处理池内底部呈弧形;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泥口 ;沉淀池与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一级跌水口,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与第二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二级跌水口,以此类推,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的外墙上设置有排水口 ;每一级生物处理池内均安装有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包括转轴和盘片,各个盘片间隔地贯穿并固定在转轴上,盘片上设置有径向分布的叶片,各个盘片上位于同一平面的叶片上连接有绳网。上述装置运行时,污水由进液口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沉淀,上部水体由第一级跌水口落下,通过叶片推动第一级生物处理池内的生物转盘转动,由第二级跌水口跌落的水体推动第二级生物处理池内的生物转盘转动,形成一个连续的多级的覆氧、吸附、传质、氧化降解的水处理生物过程。本技术在生物转盘的盘片表面、叶片表面和绳网上均能生成生物膜,增加了挂模量,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量,另一方面跌落的水体冲击叶片,带动生物转盘转动,无需动力,同时采用多级生物处理,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处理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生物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沉淀池,2、第一级生物处理池,3、第二级生物处理池,4、进液口,5、排泥口,6、第一级跌水口,7、叶片,8、生物转盘,9、第二级跌水口,10、排水口,11、转轴,12、盘片,13、绳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I和至少一级生物处理池,沉淀池和生物处理池均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造。沉淀池I和各级生物处理池依次通过隔墙连接,各个池体的高度由沉淀池I至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逐级降低,呈阶梯状布置,生物处理池内底部呈弧形,保证生物处理无死角。图1中具有两级生物处理池,即第一级生物处理池2和第二级生物处理池3,具体数量可根据废水处理量和处理效果确定。沉淀池I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 4和排泥口 5。沉淀池I与第一级生物处理池2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一级跌水口 6,第一级生物处理池2与第二级生物处理池3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二级跌水口 9,以此类推,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的外墙上设置有排水口 10。第一级跌水口 6、第二级跌水口 9和排水口 10的高度依次降低。每一级生物处理池内均安装有生物转盘8。如图2所示,生物转盘8与现有结构一样,包括转轴11和盘片12,各个盘片12间隔地贯穿并固定在转轴11上,本装置中在每一个盘片12上还设置有径向分布的叶片7,各个盘片12上位于同一平面的叶片上连接有绳网13,一个盘片上有多少个叶片就有多少张绳网,也就是说绳网的数量与盘片上叶片的数量一致。这样在盘片12表面、叶片7表面和绳网13上均能生成生物膜,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量。另一方面跌落的水体冲击叶片7,带动生物转盘8转动,无需动力。上述装置运行时,污水首先由进液口 4进入沉淀池1,在沉淀池I内沉淀,底部污泥定期由排泥口 5排出,上部水体由第一级跌水口 6落下,跌落在第一级生物处理池2内生物转盘8的叶片7上,推动第一级生物处理池2内的生物转盘8转动。同样,由第二级跌水口9跌落的水体推动第二级生物处理池3内的生物转盘转动。这样各级生物处理池中的生物转盘的水上部分会使空气所含的氧扩散溶解到生物膜表层的水膜中去,不断补充其生物降解所需的溶解氧。生物膜交替与水和空气接触,从而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覆氧、吸附、传质、氧化降解的水处理生物过程。采用多级生物处理,大大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处理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和至少一级生物处理池,其特征是:沉淀池和各级生物处理池依次通过隔墙连接,各个池体的高度由沉淀池至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逐级降低,呈阶梯状布置,生物处理池内底部呈弧形;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泥口 ;沉淀池与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一级跌水口,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与第二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二级跌水口,以此类推,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的外墙上设置有排水口 ;每一级生物处理池内均安装有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包括转轴和盘片,各个盘片间隔地贯穿并固定在转轴上,盘片上设置有径向分布的叶片,各个盘片上位于同一平面的叶片上连接有绳网。【文档编号】C02F3/34GK203715458SQ201420097082【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5日 【专利技术者】赵群 申请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逐级跌落推流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和至少一级生物处理池,其特征是:沉淀池和各级生物处理池依次通过隔墙连接,各个池体的高度由沉淀池至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逐级降低,呈阶梯状布置,生物处理池内底部呈弧形;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泥口;沉淀池与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一级跌水口,第一级生物处理池与第二级生物处理池之间的隔墙上设置有第二级跌水口,以此类推,最后一级生物处理池的外墙上设置有排水口;每一级生物处理池内均安装有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包括转轴和盘片,各个盘片间隔地贯穿并固定在转轴上,盘片上设置有径向分布的叶片,各个盘片上位于同一平面的叶片上连接有绳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