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943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它包括可折叠的推车基架、安装在推车基架下方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将推车基架锁定在打开状态的基架锁定装置,推车基架的前部设置有可相对推车基架打开和收拢的转动杆以及将转动杆锁定在打开位置的转动杆锁定装置,转动杆的上部连接有前座兜接口,下部与推车基架相转动连接,推车基架的侧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座兜接口以及限定后座兜接口与推车基架之间相对位置的接口限位装置。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后座兜接口设计为可上下滑动,儿童推车的底架可伸缩,使得儿童推车在转换为单人状态时座位可趋于推车的中间位置,从而使整车重心进一步向重心靠拢,使用更加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它包括可折叠的推车基架、安装在推车基架下方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将推车基架锁定在打开状态的基架锁定装置,推车基架的前部设置有可相对推车基架打开和收拢的转动杆以及将转动杆锁定在打开位置的转动杆锁定装置,转动杆的上部连接有前座兜接口,下部与推车基架相转动连接,推车基架的侧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座兜接口以及限定后座兜接口与推车基架之间相对位置的接口限位装置。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后座兜接口设计为可上下滑动,儿童推车的底架可伸缩,使得儿童推车在转换为单人状态时座位可趋于推车的中间位置,从而使整车重心进一步向重心靠拢,使用更加安全。【专利说明】折叠双人儿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并可进行单双人状态转换的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儿童推车广泛地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方便实用,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一般为可折叠的。目前市场上推出了 一种可以在双人状态(即推车上设有两个座位可以乘坐两个儿童)和单人状态(即推车上只有一个座位只可乘坐一个儿童)两种状态相互转换的双人儿童推车,所述的座位可为座兜或睡篮。为了避免双人状态时前后的座兜和睡篮之间干涉,必须使前后座位的位置保持一定的高度差,这样位置设计就有两种情况:1、前低后高,2、前高后低。根据市场需求及综合考量,第二种即前高后低的双人儿童推车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而当推车从双人状态转换为单人状态时,座位的位置趋向于中间是最安全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双人儿童推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它包括可折叠的推车基架、安装在推车基架下方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将推车基架锁定在打开状态的基架锁定装置,推车基架的前部设置有可相对推车基架打开和收拢的转动杆以及将转动杆锁定在打开位置的转动杆锁定装置,转动杆的上部连接有前座兜接口,下部与推车基架相转动连接,推车基架的侧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座兜接口以及限定后座兜接口与推车基架之间相对位置的接口限位装置。进一步地,推车基架包括前部安装有前车轮的底架、底部安装有后车轮且中部与底架的后部相铰接的后轮支架、中部与后轮支架的上部相铰接的推杆、上部与推杆的下部相铰接下部与底架的中部相铰接的推杆连杆,后座兜接口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后轮支架上,转动杆的下部与底架和推杆连杆之一相铰接。进一步地,底架包括后部与后轮支架的中部相铰接的后底架、后部与后底架的前部可前后移动地滑动连接的前伸缩杆,前车轮安装在前伸缩杆的前部,转动杆的下部与后底架和前伸缩杆之一相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前伸缩杆的后部可前后伸缩地自后底架的前端插入,转动杆的下部与后底架的前部相铰接,转动杆的中部铰接有一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下部与前伸缩杆前部或中部相铰接。进一步地,推杆包括下部与推杆连杆相铰接的下推杆、下部与下推杆的上部可上下移动地连接的上推杆以及限制下推杆和上推杆相对位置的推杆限位装置,后轮支架的上部铰接在下推杆的上部或中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将后座兜接口设计为可上下滑动,使得儿童推车在转换为单人状态时座位可趋于推车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儿童推车的底架可伸缩,当儿童推车在转换为单人状态时,底架缩短,从而使整车重心进一步向重心靠拢,使用更加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双人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双人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双人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单人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单人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单人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折叠过程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折叠过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折叠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折叠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2为本技术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在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后座兜接口 ;2、前车轮;3、后车轮;4、后底架;5、前座兜接口 ;6、支撑杆;7、前伸缩杆;8、后轮支架;9、转动杆;10、上推杆;11、下推杆;12、基架解锁拉手;13、推杆解锁按钮;14、推杆连杆;15、转动杆解锁按钮;16、底架;17、推杆;18、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从附图1至附图12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了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它包括可折叠的推车基架、安装在推车基架下方的前车轮2和后车轮3、将推车基架锁定在打开状态的基架锁定装置,推车基架的前部设置有可相对推车基架打开和收拢的转动杆9以及将转动杆9锁定在打开位置的转动杆锁定装置,转动杆9的上部连接有前座兜接口 5,下部与推车基架相转动连接,推车基架的侧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座兜接口 I以及限定后座兜接口I与推车基架之间相对位置的接口限位装置。推车基架包括前部安装有前车轮的底架16、底部安装有后车轮3且中部与底架16的后部相铰接的后轮支架8、中部与后轮支架8的上部相铰接的推杆17、上部与推杆17的下部相铰接下部与底架16的中部相铰接的推杆连杆14。当推车基架完全打开时,推杆连杆14与推杆17的轴心线相重合。后座兜接口 I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后轮支架8上,后轮支架8上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18,后座兜接口 I沿导向槽18滑动。转动杆9的下部与底架16和推杆连杆14之一相铰接,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杆9与推杆连杆14相铰接。上述的基架锁定装置通过一基架解锁拉手12操控解锁,该基架解锁拉手12设置在推杆17上。底架16包括后部与后轮支架8的中部相铰接的后底架4、后部与后底架4的前部可前后移动地滑动连接的前伸缩杆7,前车轮2安装在前伸缩杆7的前部,转动杆9的下部与后底架4和前伸缩杆7之一相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前伸缩杆7的后部可前后伸缩地自后底架4的前端插入,转动杆9的下部与后底架4的前部相铰接,转动杆9的中部铰接有一支撑杆6,该支撑杆6的下部与前伸缩杆7前部或中部相铰接。上述的转动杆锁定装置通过一转动杆解锁按钮15操控解锁,该转动杆解锁按钮15设置在转动杆9上。推杆17包括下部与推杆连杆14相铰接的下推杆11、下部与下推杆11的上部可上下移动地连接的上推杆10以及限制下推杆11和上推杆10之间相对位置的推杆限位装置,后轮支架8的上部铰接在下推杆11的上部或中部。上述的推杆限位装置通过一推杆解锁按钮13操控解锁,该推杆解锁按钮13设置在上推杆10的上部。将儿童推车从双人状态转换至单人状态时,首先按动转动杆解锁按钮15,施加压力给转动杆9将其向后转动,同时支撑杆6会带动前伸缩杆7向后滑动,直至转动杆9与底架16趋于平行,同时前伸缩杆7缩入后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双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折叠的推车基架、安装在所述推车基架下方的前车轮(2)和后车轮(3)、将所述推车基架锁定在打开状态的基架锁定装置,所述的推车基架的前部设置有可相对推车基架打开和收拢的转动杆(9)以及将所述转动杆(9)锁定在打开位置的转动杆锁定装置,所述的转动杆(9)的上部连接有前座兜接口(5),下部与推车基架相转动连接,所述的推车基架的侧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后座兜接口(1)以及限定所述后座兜接口(1)与推车基架之间相对位置的接口限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志刚史彬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