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91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墨打印头(inkjetprinthead)及其墨水供给方法。其中,打印头包括有一基板、一喷嘴层以及多个气泡产生构件。喷嘴层与基板上表面之间形成多个第一流体腔以及多个第二流体腔。基板内则形成有一中央墨水流道及一边缘墨水流道,用来输送墨水至多个流体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基板上同时设置中央墨水流道与边缘墨水流道,以增加喷墨打印头上单位面积内的喷嘴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啧墨打印头(ink jet printhead)及其墨水供给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有一双向(two-directional)专送墨水的中央墨水流道以及一单向(one-directional)专送墨水的边缘墨水流道的高喷嘴密度的喷墨打印头及其墨水供给方法。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啧墨打印头10的结构示意图。喷墨打印头10的结构揭露于美国专利US 4,680,859以及US 4,683,481中。喷墨打印头10包括有一形成于一基板(Substrate)14中央的墨水流道12,其中墨水流道12可以喷砂、激光切割或蚀刻的方式形成于基板14内,而基板14表面上位于墨水流道12的两侧则各设有二排用来产生气泡的加热电阻器16,且基板14上有一喷嘴层18,喷嘴层18形成有多个啧嘴(Nozzles)22,而每一喷嘴22都与一加热电阻器16对应。喷墨打印头10的供墨方式是由中央墨水通道12左右双向供给(Central feed)墨水至喷嘴层18与基板14之间的墨水室(Chambers)24,以使加热电阻器16加热墨水室24内的墨水来产生气泡,进而从喷嘴22推挤出墨滴26。请参考图2,图2为另一种现有喷墨打印头30的结构示意图。喷墨打印头30揭露于美国专利US 5,278,584中,喷墨打印头30包括有一形成于一墨水匣(Cartridge)外壳31与一基板33之间的墨水流道32,墨水流道32的一端另分岔出两附属墨水流道34以分别供应墨水至基板33排列为两排的多个墨水室36。其中,每一个墨水室36都对应于一个加热电阻器38。加热电阻器38也是用来加热墨水室36中的墨水,以使墨水室36内的墨水喷出形成墨滴42,故啧墨打印头30供墨方式是以两侧边缘供应(Edge feed)墨水的方式供给墨水至墨水室36,再通过加热电阻器38加热墨水以形成墨滴42。请参考图3,图3为第三种现有喷墨打印头50的喷嘴分布示意图。喷墨打印头50揭露于美国专利US 6,010,208中。喷墨打印头50在其墨水岐管(manifold)52的两侧各设置了二排的喷嘴54,而墨水岐管52会将墨水往左右二侧双向地供给至喷嘴54所对应的墨水室56,以进一步达到喷墨的目的。请参考图4及图5,图4为一现有彩色喷墨打印头60的喷嘴分布示意图,图5为图4喷墨打印头60设于一墨水匣70时的示意图。墨水匣70包括有三个墨水储槽72,用来储存三种不同颜色的墨水,如可分别为用来储存黄色(Yellow)、洋红色(Magenta)以及洋蓝色(Cyan)的墨水。喷墨打印头60具有一基材63,其包括有三个墨水流道62以及多个排列成六排且设于喷墨打印头60的喷嘴层61上的喷嘴64,其中每排喷嘴都设于一对应的墨水流道62的一侧,墨水流道62分别与一个对应的墨水储槽72连通,用来传送其所对应的墨水储槽72内的墨水,再经由墨水储槽72内的加热电阻器66加热产生气泡后,进而使啧嘴64喷出墨滴。每一墨水流道62都位于喷嘴层的下方,故在图5中墨水流道62以虚线来标示,此外,如图6所示,每一墨水储槽72内的墨水经由一对应的墨水流道62左右双向地被传送到其中两排的喷嘴64。请参考图6,图6为另一现有彩色喷墨打印头80的喷嘴分布示意图。与喷墨打印头60相同的是,喷墨打印头80也包括有多个排列成六排的喷嘴64以及三个墨水流道62(以虚线表示),其中每一墨水流道62也与一相对应的墨水储槽72相连通以输送墨水储槽内的墨水。喷墨打印头80与喷墨打印头60之间的差别在于两者的墨水流道62与每排喷嘴64相对位置的关系不同,其中喷墨打印头60及80的每一排喷嘴64都由上至下地排列,然而喷墨打印头60的三个墨水流道62的排列方式是由左至右依序地排列,啧墨打印头80的三个墨水流道62的排列方式是由上至下依序地排列。在前述现有的喷墨打印头中,其供墨方式仅限于采用中央双向供墨或边缘两侧单向供墨的其中一种,然而因喷墨打印头其喷嘴所排列的位置需邻近其墨水流道,故在其供墨方式所限制下,其喷嘴数也会因此而有所受限,进而使其打印分辨率无法有效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采用中央双向供墨以及双侧边缘单向供墨方式的喷墨打印头及其墨水供给方法,通过其特有的供墨方式即可有效地增加其单位面积内的喷嘴数,可使喷墨打印头在较小的面积内排列四排以上的喷嘴,进而可使其打印分辨率有效地增加,或是可提供一个较小体积的喷墨打印头,而具有三种或多种喷墨墨水颜色的打印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喷墨打印头(ink jetprinthead),其包括有一基板,在该基板内形成有一第一中央墨水流道,以及在该基板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第一边缘墨水流道,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具有一开在该基板上表面的第一中央开口;以及一喷嘴层,设于该基板上方,该喷嘴层与该基板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流体腔以及多个第二流体腔,其中该多个第一流体腔位于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周围,且该多个第二流体腔位于该第一边缘墨水流道周围,其中,墨水经由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及该第一中央开口输送到该多个第一流体腔,且墨水经由该第一边缘墨水流道单向地(single-directional)输送到该多个第二流体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墨水供应方法,其包括提供一墨水匣,该墨水匣包括有一第一墨水储槽,用来储存墨水;提供一喷墨打印头,并将该啧墨打印头与该墨水匣结合,其中该喷墨打印头包括有一基板,在该基板内形成有一第一中央墨水流道,以及在该基板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第一边缘墨水流道,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具有一开于该基板上表面的第一中央开口;以及一喷嘴层,设于该基板上方,该喷嘴层与该基板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流体腔以及多个第二流体腔,其中该多个第一流体腔位于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周围,且该多个第二流体腔位于该第一边缘墨水流道周围,其中,墨水经由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及该第一中央开口输送到该多个第一流体腔,且墨水经由该第一边缘墨水流道单向地(single-directional)输送到该多个第二流体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喷墨打印头(ink jet printhead),其包括有一基板,在该基板内形成有一第一中央墨水流道,以及在该基板的两侧边缘各形成有一第一边缘墨水流道及一第二边缘墨水流道,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具有一开于该基板上表面的第一中央开口;以及一喷嘴层,设于该基板上方,该喷嘴层与该基板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流体腔、多个第二流体腔以及多个第四流体腔,其中该多个第一流体腔位于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周围,该多个第二流体腔位于该第一边缘墨水流道周围,而该多个第四流体腔位于该第二边缘墨水流道周围,其中,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墨水储槽内都储存有墨水且彼此不连通,且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与一第一墨水储槽连通,该第一边缘墨水流道与一第二墨水储槽连通,该第二边缘墨水流道与一第三墨水储槽连通,该第一墨水储槽内的墨水经由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及该第一中央开口输送到该多个第一流体腔,该第二墨水储槽内的墨水经由该第一边缘墨水流道单向地输送到该多个第二流体腔,且该第三墨水储槽内的墨水经由该第二边缘墨水流道单向地输送到该多个第四流体腔。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打印头包括有一基板、一喷嘴层以及多个气泡产生构件。基板内形成有一用来输送墨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打印头(ink jet printhead),其包括有:一基板,在该基板内形成有一第一中央墨水流道,以及在该基板的边缘形成有至少一第一边缘墨水流道,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具有一开在该基板上表面的第一中央开口;以及一喷嘴层,设于该 基板上方,该喷嘴层与该基板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流体腔以及多个第二流体腔,其中该多个第一流体腔位于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周围,且该多个第二流体腔位于该第一边缘墨水流道周围,其中,墨水经由该第一中央墨水流道及该第一中央开口输送到该多个第一流 体腔,且墨水经由该第一边缘墨水流道单向地(single-directional)输送到该多个第二流体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聪平陈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