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拉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820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拉拔器,包括芯棒和套筒,套筒为中心通孔的凸台结构,套筒头部略大于套筒杆部直径且以圆弧过渡,套筒头部与套筒杆部设有开口线和圆孔,芯棒尾段通过外力击打使套筒头部和套筒杆部张开,芯棒头段设有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简单、快速、安全地取出已压装在轮毂轴承孔内的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拉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拉拔器领域。
技术介绍
摩托车或电动车轮毂轴承孔的两端装有轴承,首先将一轴承压到与轴承孔端面平齐,再放入隔套,将另一个轴承压紧,两个轴承与隔套紧压在一起,轮毂因各种原因(如轴承卡死、异响等)需返工时,必须取出轮毂内的轴承。目前采用锥子斜插入轴承内孔,通过锥子尖端顶住两个轴承的倒角部位,慢慢轻敲锥子将其推出轮毂轴承孔,易损坏轮毂的轴承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简单、快速、安全地取出已压装在轴承孔内的轴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拉拔器,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拉拔器,包括芯棒和套筒,所述芯棒分为芯棒头段、芯棒中段和芯棒尾段,所述套筒包括套筒头部、套筒杆部、开口线和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中心通孔的凸台结构,套筒头部略大于套筒杆部直径且以圆弧过渡,套筒头部与套筒杆部设有开口线和圆孔,所述芯棒尾段通过外力击打使套筒头部和套筒杆部张开,所述芯棒头段设有螺纹。所述套筒采用弹簧钢制作。所述芯棒的莫氏锥度为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采用套筒和锥形芯棒配合方式进行拉拔轴承,其优点有:1、套筒为中心通孔的凸台结构,可避免轴承在拉拔过程中脱落在地上。2、套筒头部与套筒杆部设有4条开口线和4个圆孔,芯棒尾段通过外力击打使套筒头部和套筒杆部张开,可简单、快速、安全地取出已压装在轮毂轴承孔内的轴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轴承拉拔器,包括芯棒I和套筒2,芯棒I分为芯棒头段11、芯棒中段12和芯棒尾段13,套筒2包括套筒头部21、套筒杆部22、开口线23和圆孔24,套筒2为中心通孔的凸台结构,将套筒2套在轴承孔内的轴承中,芯棒I穿过套筒2,套筒头部21略大于套筒杆部22直径且以圆弧过渡,套筒头部21与套筒杆部22设有开口线23和圆孔24,芯棒尾段13通过外力击打使弹簧钢制成的套筒头部21和套筒杆部22张开,即可简单、快速、安全地取出已压装在轮毂轴承孔内的轴承。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拉拔器,包括芯棒(1)和套筒(2),所述芯棒(1)分为芯棒头段(11)、芯棒中段(12)和芯棒尾段(13),所述套筒(2)包括套筒头部(21)、套筒杆部(22)、开口线(23)和圆孔(2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为中心通孔的凸台结构,套筒头部(21)略大于套筒杆部(22)直径且以圆弧过渡,套筒头部(21)与套筒杆部(22)设有开口线(23)和圆孔(24),所述芯棒尾段(13)通过外力击打使套筒头部(21)和套筒杆部(22)张开,所述芯棒头段(11)设有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拉拔器,包括芯棒(I)和套筒(2),所述芯棒(I)分为芯棒头段(11)、芯棒中段(12)和芯棒尾段(13),所述套筒(2)包括套筒头部(21)、套筒杆部(22)、开口线(23)和圆孔(2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为中心通孔的凸台结构,套筒头部(21)略大于套筒杆部(22)直径且以圆弧过渡,套筒头部(2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今飞电动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