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纸件及具有该导纸件的喷墨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31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纸件,包括:    多个第一导纸肋,它们在导纸件上凸起朝向打印头的前半幅区,彼此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和    多个第二导纸肋,它们在导纸件上凸起朝向打印头的后半幅区,第二导纸肋之间间隔比第一导纸肋之间间隔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纸件及具有该导纸件的喷墨打印机,借助于该导纸件,能在进行多道打印以提高喷墨打印机的打印质量时,压平纸张的第一打印部分,且使纸张第二打印部分的波形尺寸减小。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机包括导纸件,用于打印的材料(如,从进纸辊供应的纸张)置于该导纸件上并被压平。导纸肋设置在导纸件上与进纸方向平行。图1是示出具有传统导纸件的喷墨打印机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参照图1,摩擦辊14接触进纸辊10,该进纸辊10接收供给自纸张路径上的拾取辊(未示出)的纸张P并且输送纸张P一相当于打印区域的量(幅区S)。摩擦辊14旋转地连接到摩擦辊支架15的一端,而摩擦辊支架15的另一端连接到打印机主体。进纸辊10包括连接到金属轴11上的橡胶辊12,齿轮(未示出)耦合到金属轴11的一端以与驱动电机(未示出)的电源相连。摩擦辊14接触进纸辊10的圆周。摩擦辊14借助摩擦辊支架15的重量而向进纸辊10施加预定压力。如果进纸辊10通过驱动电机(未示出)而转动,则摩擦辊14通过进纸辊10的旋转而转动。喷墨盒20和导纸件30设置在纸张路径中进纸辊10的下游。导纸件30与喷墨盒20下方的打印头21朝下间隔开预定间隙G,且在导纸件上支承纸张P。图2是示出设置在导纸件上的导纸肋32的平面图,该导纸肋在图1中只以剖视图示出。参照图2,导纸肋32以预订间隔I设置并平行于纸张路径,间隔I为5-20mm。导纸肋32形成在导纸件表面30a上大约1-2mm的高度,使得纸张P在打印过程中不直接接触导纸件30的表面30a并支承要压平的纸张P。多个孔35形成在打印头21下游的导纸件30的后部,排纸辊40置于多个孔35中的每一个中,星形轮42设置在排纸辊40上。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步骤将参照图1和2详细描述。首先,从拾取辊(未示出)供给的纸张P在旋转的摩擦辊14和进纸辊10之间以图示的输送方向输送。如果纸张P借助进纸辊10和纸张P之间的摩擦力得以输送,纸张P以与橡胶辊12圆周的线性速度相同的速度进入纸张路径一个幅区S的距离。这时,纸张P向打印头21输送,并由接收来自控制器(未示出)的打印文档并且喷墨的打印头21打印,接着,在进纸辊10输送纸张P一个幅区S的同时进行打印。如果从控制器确定了终止打印,则纸张输出辊40输出纸张P。当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导纸件的喷墨打印机进行多道打印以试图打印高质量图像时,进纸辊10输送纸张P半个幅区S的距离到纸张路径。因此,幅区S可以包括分别相当于半个幅区S的前半部S1和后半部S2。在前半部S1进行第一道打印之后,纸张P被输送半个幅区S,且在第一道打印的部分上的油墨还未干时在后半部S2于第一道打印的部分上进行第二道打印。因此,由于在后半部中纸张P的第一道打印的部分的多余波形(见图5虚线W1标示的纸张P),第二道打印在不同于目标位置的位置上进行。结果,打印质量降低,纸张P的第一道打印的部分中的凸起的部分接触打印头21,并被打印头21弄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中的导纸件及具有该导纸件的喷墨打印机,借助于该导纸件,当由喷墨打印机进行多道打印时,纸张在作为纸张第一打印区域的前半部由导纸肋压平,并且可防止纸张在进行第二道打印时由于接触打印头而受到污染,这是因为打印的部分在作为纸张第二打印区域的导纸件的后半部没有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纸件。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纸件包括在导纸件上凸起朝向打印头的前半幅区的多个第一导纸肋,第一导纸肋彼此之间有预定间隔;以及在导纸件上凸起朝向打印头的后半幅区的多个第二导纸肋,第二导纸肋之间间隔比第一导纸肋之间间隔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每个第二导纸肋线性地连接到相应的第一导纸肋上,且至少一个第一导纸肋还形成在连接到相应第二导纸肋上的第一导纸肋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阐述,并且从说明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了解。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从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和更加易于理解,附图中图1是说明具有传统导纸件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示出置于图1导纸件上的传统导纸肋的平面图;图3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纸件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是说明置于图3导纸件上的导纸肋的平面图;图5说明了第二导纸肋的功能。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现有实施例,其示例示于附图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描述实施例,以便参考附图解释本专利技术。附图所示的层或区域的厚度有所放大,以便清楚说明。图3是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纸件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置于图3导纸件上的导纸肋的平面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省略对其说明。参照图3,摩擦辊14接触进纸辊10,该进纸辊接收从拾取辊(未示出)供给的在纸张路径上的纸张P并输送纸张P一相当于打印区的量(幅区)。摩擦辊14旋转地联结到摩擦辊支架15的一端,而摩擦辊支架15的另一端连接到打印机主体上。摩擦辊14接触进纸辊10的圆周。摩擦辊14借助摩擦辊支架15的重量施加预定的压力到进纸辊10上。如果进纸辊10通过驱动电机(未示出)旋转,则摩擦辊14通过进纸辊10的旋转而转动。喷墨盒20和导纸件130设置在纸张路径中进纸辊10的下游。导纸件130与喷墨盒20下方的打印头21朝下间隔开预定间隙,以在其上支承纸张P。参照图4,多个导纸肋132形成在导纸件130上与纸张路径平行。导纸肋132包括形成在幅区S前半部S1的第一导纸肋132a,其中在多道打印过程中进行第一道打印,以及形成在幅区S后半部S2的第二导纸肋132b,其中进行第二道打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进行第一道打印处的第一导纸肋132a之间的间隔I1比进行第二道打印处的第二导纸肋132b之间的间隔I2窄。导纸肋132形成为大约1-2mm高,从而在打印过程中纸张P不直接接触导纸件130的顶表面130a,并且导纸肋132支承要被压平的纸张P。每个第二导纸肋132b可以线性地连接到相应的第一导纸肋132b上,而且一个第一导纸肋132a可以进一步形成在连接到多个第二导纸肋132b的多个第一导纸肋132a之间,如图4所示。尽管在本实施例示出的是每一个第二导纸肋132b连接到第一导纸肋132a上,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此。此外,本专利技术也不限于只有一个第一导纸肋132a设置在连接到多个第二导纸肋132b的多个第一导纸肋132a之间。多个孔35形成在导纸件130的后端,排纸辊40置于多个孔35中的每一个中,星形轮42设置在排纸辊40上。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墨打印机的多道打印操作将参照图3和4详细描述。首先,从拾取辊(未示出)供给的纸张P在旋转摩擦辊14和进纸辊10之间输送。如果纸张P借助进纸辊10和纸张P之间的摩擦力得以输送时,纸张P以与橡胶辊12圆周的线性速度相同的速度进入纸张路径半个幅区S。这时,输送向打印头21的纸张P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器(未示出)的打印文档并且喷墨的打印头21而首先打印。这时,第一道打印在置于第一导纸肋132a上的纸张P被形成在相对较窄间隔I1处的第一导纸肋132a压平的状态下进行,因此打印质量提高。接着,完成了第一道打印的纸张P又输送了另一个半个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宰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