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大蠊引诱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986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澳洲大蠊无毒无污染引诱剂,属于卫生防疫技术;由引诱成分10-20份,小麦粉40-75份,山梨酸钾1-4份,阿拉伯树胶3-5份,甘油5-15份,水10-15份;引诱成分(特浓缩猪肉精粉、芝麻精油、信息素(粉状物)、红糖)比例为①:2∶1∶2∶1,②:1∶1∶1∶2,③:1∶1∶2∶2,④:1∶2∶1∶2。按重量分比均匀混合搅拌成粉剂或采用制片机制成片剂和颗粒剂型,检验,包装,使用;该引诱剂具有引诱力强、使用寿命长、不会产生抗性、无毒无刺激气味、对人畜安全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广、可达到很好的预防及防治效果,可有效降低防治澳洲大蠊成本,符合蟑螂综合防治的绿色环保、生态防治理念,而且稳定性好,作用时间持久,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澳洲大蠊引诱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澳洲大蠊无毒无污染引诱剂,采用片剂或颗粒剂型或粉剂配合强力粘虫板布放在澳洲大蠊活动范围,以引诱澳洲大蠊取食,至使被粘住,有效达到控制其种群增长的目的。
技术介绍
澳洲大蠊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病媒生物,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居室害虫之一。其取食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侵害范围大,各个领域都深受其害,给人类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控制澳洲大蠊的种群增长以及生态防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各种杀虫剂和灭蟑药,都是采用毒杀或者是趋避,效果并不理想,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对人畜造成不同程度不适感,不宜于在室内长期使用,不符合无毒无公害防治要求,而且澳洲大蠊对不同灭蟑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这无疑加大了防治难度。现在的防治澳洲大蠊采用的基本上以喷洒剂、烟剂、毒饵、胶饵,前面两种防治范围广,但是对环境影响较大,对人畜有害;后面两种引诱性不够理想且防治成本较高,一般家庭不适合长期使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澳洲大蠊引诱剂型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引诱剂对澳洲大蠊的引诱效果不理想,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引诱性、使用寿命长、无毒无污染环保生态型、生产成本低廉的澳洲大蠊引诱剂。本专利技术一种澳洲大蠊引诱剂具体配方是这样实现的:引诱剂由引诱成分、填充剂、防腐剂、增稠稳定剂、保湿剂、水组成,所述引诱成分为特浓缩猪肉精粉、芝麻精油、信息素(粉状物)、红糖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填充剂为小麦粉,防腐剂为山梨酸钾,增稠稳定剂为阿拉伯树胶,保湿剂为甘油。以上各组成部分按不同比例加水混合制成片剂或颗粒剂型或粉剂,检验,包装即可。所述混合成分组成为: 引诱成分10-20份小麦粉40-75份山梨酸钾1-4份阿拉伯树胶3_5份甘油5-15份水10-15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澳洲大蠊引诱剂,与粘虫屋配合使用,引诱力强、无毒、不污染环境、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使用于澳洲大蠊出没的场所。本专利技术产品配合粘虫板同时使用,引诱剂放在中间,澳洲大蠊被引诱进来被强黏性粘板黏住爬不出去,逐渐被饿死或渴死,最后更换统一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引诱力强、使用寿命长、不会产生抗性、无毒无刺激气味、对人畜安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广、可达到很好的预防及防治效果,可有效降低防治澳洲大蠊成本,符合蟑螂综合管理防治的绿色环保、生态防治理念。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推导出多种方案,但是,各方案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澳洲大蠊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引诱成分、填充剂、防腐剂、增稠稳定剂、保湿剂、调和剂组成:引诱成分为特浓缩猪肉精粉、芝麻精油、信息素(粉状物)、红糖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填充剂为小麦粉,防腐剂为山梨酸钾,增稠稳定剂为阿拉伯树胶,保湿剂为甘油,调和剂为水。其所述成分由下列重量分的原料组成:引诱成分10‑20份  小麦粉40‑75份  山梨酸钾1‑4份阿拉伯树胶3‑5份  甘油5‑15份     水10‑15份引诱成分(特浓缩猪肉精粉、芝麻精油、信息素(粉状物)、红糖)比例为①:2∶1∶2∶1,②:1∶1∶1∶2,③:1∶1∶2∶2,④:1∶2∶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澳洲大蠊引诱剂,其特征在于:由引诱成分、填充剂、防腐剂、增稠稳定齐?、保湿剂、调和剂组成:引诱成分为特浓缩猪肉精粉、芝麻精油、信息素(粉状物)、红糖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填充剂为小麦粉,防腐剂为山梨酸钾,增稠稳定剂为阿拉伯树胶,保湿剂为甘油,调和剂为水。其所述成分由下列重量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秀军朱雪姣李兴文张蒙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