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其瑞专利>正文

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546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0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包括整体呈筒状的机壳,机壳的前后两端口分别通过前压盖和后压盖封闭,一转轴自后压盖处直通到前压盖并伸出作为电机轴输出端,前压盖与后压盖均与机壳密封,机壳内部通过恒压气管与外界相通,所述转轴为内部形成轴向通孔的空心轴。由于有了恒压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担心由于电机长久工作产生温升而导致内压高于外界气压,影响到电机各接缝位的密封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板面材料抛光加工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面材料打磨抛光装置,特别是打磨抛光装置中的端面抛光用电机。
技术介绍
对墙地砖,石材等硬、脆的板面材料进行抛光时所用到的打磨抛光机中,一般都带有端面抛光电机。端面抛光电机采用金刚石复合平面磨块,板材抛光后能达到非常好的镜面效果,工作效率很高。金刚石复合磨块良好的切削力主要来自金刚石,它在较高的运动速度下具有非常好的切削力,约40m/min的线速度为最佳切削速度,为达到或接近于该速度,优选由电机直接驱动磨块旋转而取得较高的线速度。故端面抛光电机工作时为立式安装,电机输出轴向下,轴末端直接与金刚石复合磨块相连接。但金刚石复合磨块在工作时,需要加水对磨块表面进行冲洗和冷却。如果磨块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从磨块边缘射水,水无法到达磨块与工件的接触工作面而无法达到冲洗和冷却磨削点的效果。水只有加入磨块中心,再在磨块的转动下将水甩出,从而达到对磨块切削面的冲洗和冷却作用。现有的一种端面抛光电机,它通过将电机轴改装成中空的形式,直接自电机风叶端往轴内通水,水可以直达磨块切削面,冷却效果较迅速直接。但是,这种直通水的形式,容易使电机本身的配件包括电源线、线圈、各端盖接合位等暴露在沾水的风险中,电机易损坏。而且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温升,如果只采取简单的密封手段,所述温升会造成电机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大气压力,从而破坏电机的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它有效地解决了端面抛光用电机的防水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包括整体呈筒状的机壳,机壳的前后两端口分别通过前压盖和后压盖封闭,一转轴自后压盖处直通到前压盖并伸出作为电机轴输出端,前压盖与后压盖均与机壳密封,机壳内部通过恒压气管与外界相通,所述转轴为内部形成轴向通孔的空心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设有引出孔,恒压气管与所述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内的电机电源线一同从该引出孔中引出,引出孔与恒压气管、电机电源线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胶填满密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压气管引出电机后连接到设备中处于干燥区域或安装有干燥装置的区域与大气相联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压盖外扣于机壳的后端口,扣合面采用密封胶密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后压盖的中心容纳空心轴的后段通过,空心轴的后段表面具有经研磨处理的耐磨镀层,该段作为后油封套接段,后油封嵌套在后压盖上并与所述后油封套接段紧密套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后压盖中嵌有角接触球轴承,该角接触球轴承承托住空心轴的后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压盖设有内嵌于机壳的前端口的台阶,嵌合面米用密封胶密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前压盖的中心容纳空心轴的前段通过,空心轴的前段表面具有经研磨处理的耐磨镀层,该段作为前油封套接段,前油封嵌套在前压盖上并与所述前油封套接段紧密套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轴的轴向通孔孔壁具有防钙化镀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压盖、前压盖和机壳为经真空渗补处理的铸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有了恒压气管,本技术无需担心由于电机长久工作产生温升而导致内压高于外界气压,影响到电机各接缝位的密封问题。另外,本技术还对各种细节位置,例如空心轴各处镀层处理、前后压盖、电机电源线等处作出防水和轻量化的改进,使本技术整体防水性能和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技术适用于板面材料抛光加工时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包括整体呈筒状的机壳1,机壳I的前后两端口分别通过前压盖2和后压盖3封闭,一转轴自后压盖3处直通到前压盖2并伸出作为电机轴输出端,前压盖2与后压盖3均与机壳I密封,机壳I内部通过恒压气管5与外界相通,所述转轴为内部形成轴向通孔的空心轴4。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外界”应当是设备中连通大气的干燥区域或安装有干燥装置的区域。工作时,空心轴4的后端接上加水接头6,通过加水接头6与外设的供水设备连接,还有,空心轴4的前端加长并接上金刚石磨盘10。启动电机时,机器一边通过磨盘高速旋转磨削抛光工件表面,一边自加水接头6处通水,然后在磨盘中心位置射出,直接对磨削位进行冲洗和冷却,端面抛光效果优良。为了完善各个密封细节,本实施例对各处进行了改进。首先是电机电源线。本实施例在机壳外取消了传统的接线盒,而是设有引出孔,在电机内直接从电机线圈中将线接好,引出三条电源线绞成电机电源线7,恒压气管5与电机电源线7 —同从该引出孔中引出,弓丨出孔与恒压气管5、电机电源线7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胶填满密封。这样不但能固定住各管线且方便密封引出孔,而且接线简单直接。然后,对前后压盖以及轴承、油封位进行改进。所述后压盖3外扣于机壳I的后端口,扣合面采用密封胶密封。前压盖2设有内嵌于机壳I的前端口的台阶,嵌合面采用密封胶密封。这种结构便于组装定位,且电机直立之后,包裹顺序是自上而下地从外到内,能有效防止自电机上部的水渗入电机。进一步,后压盖3的中心容纳空心轴4的后段通过,空心轴4的后段表面具有经研磨处理的耐磨镀层,该段作为后油封套接段,后油封8嵌套在后压盖3上并与所述后油封套接段紧密套接。同样地,前压盖2的中心容纳空心轴4的前段通过,空心轴4的前段表面具有经研磨处理的耐磨镀层,该段作为前油封套接段,前油封9嵌套在前压盖2上并与所述前油封套接段紧密套接。所述前、后油封套接段的耐磨镀层优选镀铬。通过镀层的高耐磨性和研磨后低的粗糙度,保证油封长期、有效、稳定地工作。进一步,后压盖3中嵌有角接触球轴承,该角接触球轴承承托住空心轴4的后段。本实施例特将后段选用角接触球轴承,提高电机轴向的承载能力。再接下来,为了防止过水时结垢,堵塞空心轴4的轴向通孔,所述空心轴4的轴向通孔孔壁具有防钙化镀层。具体地,优选采用镀特氟龙材料的方法来形成所述防钙化镀层。还有,所述后压盖3、前压盖2和机壳I为经真空渗补处理的铸件。真空渗补处理能保证构件没有铸造针孔、裂缝等铸造缺陷。后压盖3优选铸铁件,前压盖2和机壳I优选铸铝件;这样的结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电机工作时是立式安装,且主要受力为轴向力,故设计时将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包括整体呈筒状的机壳(1),机壳(1)的前后两端口分别通过前压盖(2)和后压盖(3)封闭,一转轴自后压盖(3)处直通到前压盖(2)并伸出作为电机轴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前压盖(2)与后压盖(3)均与机壳(1)密封,机壳(1)内部通过恒压气管(5)与外界相通,所述转轴为内部形成轴向通孔的空心轴(4)。

【技术特征摘要】
1.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包括整体呈筒状的机壳(1),机壳(I)的前后两端口分别通过前压盖(2 )和后压盖(3 )封闭,一转轴自后压盖(3 )处直通到前压盖(2 )并伸出作为电机轴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前压盖(2)与后压盖(3)均与机壳(I)密封,机壳(I)内部通过恒压气管(5)与外界相通,所述转轴为内部形成轴向通孔的空心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I)设有引出孔,恒压气管(5)与所述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内的电机电源线(7) —同从该引出孔中引出,引出孔与恒压气管(5 )、电机电源线(7 )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胶填满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压盖(3)外扣于机壳(I)的后端口,扣合面米用密封胶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端面抛光用新型防水电机,其特征在于:后压盖(3)的中心容纳空心轴(4)的后段通过,空心轴(4)的后段表面具有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其瑞
申请(专利权)人:龙其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