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恒流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9064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恒流取样装置,包括气体分配器和气体分析气室。气体分配器包括取样管和一喇叭腔体,喇叭腔体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喇叭腔体的内径沿所述第一开口端至第二开口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取样管设置在喇叭腔体的中部,取样管与气体分析气室之间通过盘式气阻管连通。工作时,样气沿所述喇叭腔体的第一开口端向第二开口端流动,在振荡幅度可调的振荡泵的抽吸下,在喇叭腔体的中部通过取样管吸入气体分析气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气阻分配关系、振荡泵抽吸和前后向二级反馈流量调节机制能很好地稳定流过分析气室的流量,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样装置取样流量受样气流量波动影响大,取样流量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恒流取样装置,包括气体分配器和气体分析气室。气体分配器包括取样管和一喇叭腔体,喇叭腔体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喇叭腔体的内径沿所述第一开口端至第二开口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取样管设置在喇叭腔体的中部,取样管与气体分析气室之间通过盘式气阻管连通。工作时,样气沿所述喇叭腔体的第一开口端向第二开口端流动,在振荡幅度可调的振荡泵的抽吸下,在喇叭腔体的中部通过取样管吸入气体分析气室中。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气阻分配关系、振荡泵抽吸和前后向二级反馈流量调节机制能很好地稳定流过分析气室的流量,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样装置取样流量受样气流量波动影响大,取样流量不稳定的问题。【专利说明】—种内置恒流取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恒流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采用在线气体分析器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在线气体分析器能够对分析样气的组分及其含量进行实时连续的测量。现有技术中,为了稳定气体取样流量,在分析器内的分析气室前加装恒流阀。气体流速的变化引起恒流阀内部的弹性调节板上、下两面的压差发生变化,使弹性调节板机械变形改变进气口的截面积,达到调节气体流量的目的。恒流阀是在感知流量发生变化后通过调节进气口的截面积来达到稳流的目的。恒流阀在调节的过程中,由于无气体压力隔离气阻、气体压力缓冲系统和旁路结构,实际的稳流效果差。并且恒流阀结构较复杂,工业测量现场损坏了,只能整体更换新的恒流阀,成本闻。气体在线分析中,另一方法是在分析器内部采用引射器恒流装置,利用引射气压力和引射器本身结构来稳定取样流量。但是引射器需要外接压缩空气来提供引射气,特别是有些防爆现场只能用压缩氮气来作为引射气。压缩空气或氮气的消耗大,一般为1.5L/Min,并且,稳定引射气压力需要附加稳压装置,这都会使维持仪器运行的成本提高。此外,由于工业样气粉尘较多,需要在样气入口处安装过滤器。气体过滤器气阻大,引射器的抽吸能力有限,样气压力低时会导致恒流取样困难,于是只能采用低精度样气过滤器,导致大量粉尘微粒进入分析气室,影响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恒流取样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样装置取样流量受样气流量波动影响大,取样流量不稳定,取样流量调节反应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置恒流取样装置,包括气体分配器和气体分析气室,所述气体分配器包括:取样管和一喇叭腔体,所述喇叭腔体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喇叭腔体的内径沿所述第一开口端至第二开口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取样管设置在所述喇叭腔体的中部,所述取样管与所述喇叭腔体和所述气体分析气室均连通;工作时,样气沿所述喇叭腔体的第一开口端向第二开口端流动,并在所述喇叭腔体的中部通过所述取样管部分吸入所述气体分析气室中。进一步,所述的内置可调式恒流取样装置,还包括:盘式气阻管,所述盘式气阻管连接于所述取样管与所述气体分析气室之间。进一步,所述气体分配器还包括:粉末过滤器,所述粉末过滤器密封于所述喇叭腔体第一开口端。进一步,所述的内置可调式恒流取样装置,还包括:缓冲器和一频率可调的振荡泵,所述缓冲器包括顺序连通的第一缓冲室至第η缓冲室,所述η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缓冲室与所述气体分析室连接,所述振荡泵设置于任一相邻的两个缓冲室之间的连通路径上。进一步,所述η = 3,所述相邻缓冲室之间均采用气阻管连接。进一步,所述气体分配器还包括:排气管I和排气管II,所述喇叭腔体第二开口端、排气管I和排气管II顺序连通,所述排气管I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端的直径,所述排气管II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端的直径,所述第三缓冲室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排气管II连通。进一步,所述振荡泵包括:泵体,电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针对现有在线气体分析器采用的气体取样装置取样流量不稳定,容易受样气流量波动影响以及采样流量调节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样流量稳定可内置的恒流取样装置,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气阻分配关系、压力缓冲结构、电磁振荡泵抽吸和前后向二级反馈流量调节机制能很好地稳定流过分析气室的流量并且提高了采样流量调节响应速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内置可调式恒流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气体缓冲器和电磁振荡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是内置可调式恒流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取样装置包括气体分配器1,气阻管道12,分析气室13,气体缓冲器20,电磁振荡泵17,盘式气阻管道12的入口与气体分配器I的取样管2相连,气阻管道12的出口与分析气室13的入口相连,气体缓冲器20的气体入口 22与分析气室13的出口相连,电磁振荡泵17固定于气体缓冲器20上与气体缓冲器20连通。本取样装置的气体分配器I包括:压板3,过滤器7,喇叭腔体8,座9,排气管I 10,排气管II 11,不锈钢粉末过滤器7通过压板3密封于所述喇叭腔体8第一开口端,喇叭腔体8的第二开口端与排气管I 10直接连接,排气管I 10的另一端直接连接排气管II 11。本实施例中喇叭腔体8的口径设计为前大后小,小口径一端连接排气管I 10,取样管2位于喇叭腔体8的中间部位。喇叭腔体8的前端连接样气入口,压力较大,前端口径大可以迅速释放样气入口处的压力,后端连接排气管I 10,压力低,后端口径小可以减慢气体排放速度,起到增强作用。取样管2位于喇叭腔体8的中间部位,当工业样气压力波动时,在喇叭腔体8中间处的压力基本稳定,能够实现恒压取样,为后续恒流抽取做好准备。本实施例中气体分配器I的喇叭腔体8、排气管I 10和排气管II 11直接相连,气阻小。取样管2的口径小气阻大,进入样气入口 5的样气除恒流抽取的小量样气外,其余的样气经排气管I 10最后再经由排气管II 11排出装置外。这样的气阻关系一方面可以减小取样流量受工业样气压力变化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样气排出本装置,从而加快分析仪器的分析响应速度。如果取样用于分析的流量为lL/h,进入气体分配器的样气流量为100L/h,则99L/h的样气经过排气管I 10排出本装置外。如果工业样气因压力波动大使进入气体分配器I的流量发生较大波动,如在30L/h至100L/h来回变化,这种气阻分配关系以及恒流抽取的结果使lL/h的流量进入分析气室13由传感器响应,其余气体都经由排气管I 10和排气管II 11排出本装置外。本实施例中气体分配器I的排气管II 11 口径比喇叭腔体8、排气管I 10 口径小,气阻变大。并且排气管II 11与气体缓冲器20的出气口 23三通相连。这种结构使样气入口 5的流量发生变化时,排气管II 11的压力相应灵敏的发生变化,通过气体缓冲器20的出气口 23增压后,缓冲III室19的压力发生相应变化,为流量反馈调节做好准备。取样管2与分析气室13之间连接有盘式气阻管道12,气阻管道12为本装置中气阻最大的部件,气阻管道的高气阻可以隔离样气压力变化对分析气室13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缓冲器20包括:缓冲I室14、缓冲II室16、缓冲III室19,三个缓冲室通过气阻管I 15,气阻管II 18依次连接。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恒流取样装置,包括气体分配器和气体分析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器包括:取样管和一喇叭腔体,所述喇叭腔体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喇叭腔体的内径沿所述第一开口端至第二开口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取样管设置在所述喇叭腔体的中部,所述取样管与所述喇叭腔体和所述气体分析气室均连通;工作时,样气沿所述喇叭腔体的第一开口端向第二开口端流动,并在所述喇叭腔体的中部通过所述取样管部分吸入所述气体分析气室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仲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