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疫苗检测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9063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疫苗检测的方法及系统,在对疫苗中的氰化物进行测定之前,向疫苗样品中添加一定量含有OH-的碱性物,并且静置半小时以上,使得疫苗样品中的氰化物浓度稳定,达到固定CN-,防止氰化物水解的目的,保证了后续疫苗氰化物测定过程得到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疫苗氰化物浓度测定不准确的缺点,为提高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疫苗检测的方法及系统,在对疫苗中的氰化物进行测定之前,向疫苗样品中添加一定量含有OH-的碱性物,并且静置半小时以上,使得疫苗样品中的氰化物浓度稳定,达到固定CN-,防止氰化物水解的目的,保证了后续疫苗氰化物测定过程得到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疫苗氰化物浓度测定不准确的缺点,为提高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专利说明】一种疫苗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本 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疫苗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有些疫苗会参杂氰化物的杂质,氰化物杂质是疫苗生产工艺在进行有机合成时生成的,以肺炎疫苗为例,大概的工艺流程是加入高碘酸钠氧化多糖,使其上含有羰基,而后蛋白质上的N取代羰基上的0,形成C=N双键,即亚胺,接着用氰基硼氢化钠选择性还原C=N双键形成C-N单键,即胺。高碘酸钠参与反应后会形成103_,103_仍然具有氧化性,其余过量的高碘酸钠及103_会与氰基硼氢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此过程会生成CN_,可能会生成gamma。另外,氰基硼氢化钠在参与还原亚胺的反应中也会形成CN'—般人体PH值为弱碱性,参杂有氰化物的杂质的疫苗被注入人体后,CN-会被释放出来,因为CN-的毒性,即使参杂非常少量的氰化物,也会对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疫苗中氰化物的检测成为提高疫苗安全性非常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疫苗中氰化物的检测方法中,由于氰化物在检测过程中非常不稳定,很容易被水解,导致最终检测结果非常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疫苗的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疫苗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疫苗的检测方法,包括:在抽取的疫苗样品中添加含有OH—的碱性物并进行稀释,静置半小时以上;向静置后的溶液中添加消化试剂并充分混合,然后进行紫外消化;对紫外消化后的溶液进行加热,汽化生成含HCN的气体;冷凝所述含HCN的气体,并在冷凝过程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向冷凝过程收集到的溶液中,依次添加氯胺T和显色试剂并充分混合,生成红色化合物;对所述红色化合物进行吸光度检测,确定疫苗中CN_的含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疫苗的检测系统,包括:混合装置,与氰化物测定装置的样品输入口相连,用于在抽取的疫苗样品中添加碱性物并进行稀释,静置半小时以上;氰化物测定装置,与所述混合装置的输出口相连,用于向静置后的溶液中添加消化试剂并充分混合,然后进行紫外消化;对紫外消化后的溶液进行加热,汽化生成含HCN的气体;冷凝所述含HCN的气体,并在冷凝过程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向冷凝过程收集到的溶液中,依次添加氯胺T和显色试剂并充分混合,生成红色化合物;对所述红色化合物进行吸光度检测,确定疫苗中CN—的含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疫苗的检测方法和系统,在对疫苗中的氰化物进行测定之前,向疫苗样品中添加一定量含有0!1_的碱性物,并且静置半小时以上,使得疫苗样品中的氰化物浓度稳定,达到固定CN—,防止氰化物水解的目的,保证了后续疫苗氰化物测定过程得到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疫苗氰化物浓度测定不准确的缺点,为提高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疫苗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疫苗样品用0.1mol NAOH稀释10倍后其氰化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疫苗样品用0.01mol NAOH稀释10倍后其氰化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纯水稀释疫苗样品10倍、用0.01mol的NaOH稀释疫苗样品10倍以及用0.1mol的NaOH稀释疫苗样品10倍后进行氰化物浓度值测定的结果的柱状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氰化物测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疫苗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疫苗的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疫苗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抽取的疫苗样品中添加碱性物并进行稀释,静置半小时以上;较佳地,在SlOl中,按照1份疫苗样品添加1份同体积的含有n mo I的0H_的碱性物的比例,在抽取的疫苗样品中添加碱性物,上述1份疫苗样品体积为0.l-5ml,n大于等于 0.01 ;S102、向静置后的溶液中添加消化试剂并充分混合,然后进行紫外消化;S103、对紫外消化后的溶液进行加热,汽化生成含HCN的气体;S104、冷凝该含HCN的气体,并在冷凝过程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S105、向冷凝过程收集到的溶液中,依次添加氯胺T和显色试剂并充分混合,生成红色化合物;S106、对红色化合物进行吸光度检测,确定疫苗中CN_的含量。下面分别对上述各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CN_的易水解不稳定性,如果直接使用纯水对疫苗样品进行稀释,则容易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如果在疫苗样品中添加一定量的碱,则由于碱的固定作用,水中H+很少,这样就不会使H+和CN_结合成不稳定的HCN,使得后续CN_的测定结果比较准确。较佳地,上述SlOl中,添加的碱性物可以是NaOH、KOH和Mg (OH) 2等含有0H—的化合物。上述SlOl中,添加了碱性物之后静置的目的在于使得释放出来的CN-在溶液中的浓度趋于稳定,如图2和图3:图2所示的是一份疫苗样品用0.1mol NAOH稀释10倍后其氰化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从图2可以看出,疫苗样品用0.1mol NAOH稀释10倍后测得的氰化物浓度随静置时间的延长其浓度不断下降,约I小时30分钟后其氰化物的浓度趋于平稳。图3所示的是一份疫苗样品用0.0lmol NAOH稀释10倍后其氰化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从图3可以看出,疫苗样品用0.0lmol NAOH稀释10倍后测得的氰化物浓度随静置时间的延长其浓度不断下降,约2小时30分钟后其氰化物的浓度趋于平稳。用0.0lmol NAOH将疫苗样品稀释10倍后其氰化物的浓度平稳时间比用0.1molNAOH将疫苗样品稀释10倍其氰化物的浓度平稳时间长约I小时,这说明可能在pH值更大的条件下反应更快,故氰化物浓度平稳所需的时间更短,但是,鉴于后期CN—含量测定过程中使用消化试剂与疫苗样品混合后其PH仍小于4时利于氰化物被蒸馏出,故上述SlOl中添加的碱性物的含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较佳地,可采用一份疫苗样品中添加0.0lmol NAOH并稀释,并相应地延长静置时间。进一步地,上述S102中,添加的消化试剂可以是柠檬酸等试剂,并且,在添加消化试剂的可以同时通入空气对疫苗样品进行间隔。消化试剂是将添加了碱性物之后的样品溶液中的金属络合物在紫外消化过程中降解出游离的CN-,生成HCN(氰化氢);HCN是一种不稳定易挥发的物质,因此需要在S103中,利用这一特性。具体来说,上述S103中,紫外消化后的溶液进行加热的温度可以为120°C?180°C。在加热的过程中,HCN迅速汽化。S104、冷凝汽化后的HCN可以采用蒸馏瓶进行冷凝,冷凝过程中添加氢氧化钠溶液,以充分吸收挥发出来的HCN。较佳地,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疫苗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抽取的疫苗样品中添加含有OH‑的碱性物并进行稀释,静置半小时以上;向静置后的溶液中添加消化试剂并充分混合,然后进行紫外消化;对紫外消化后的溶液进行加热,汽化生成含HCN的气体;冷凝所述含HCN的气体,并在冷凝过程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向冷凝过程收集到的溶液中,依次添加氯胺T和显色试剂并充分混合,生成红色化合物;对所述红色化合物进行吸光度检测,确定疫苗中CN‑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蕾顾海东严佳尹燕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升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