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熄屏方法和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019055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熄屏方法和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熄屏方法包括步骤:达到熄屏时间后不立即熄灭屏幕,而是在预设时间内连续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计算出所述光线亮度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值;当所述变化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则重置所述熄屏时间。从而,既能自动熄屏以节省电源,又能避免错误熄屏而导致用户频繁进行点亮屏幕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熄屏方法和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熄屏方法包括步骤:达到熄屏时间后不立即熄灭屏幕,而是在预设时间内连续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计算出所述光线亮度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值;当所述变化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则重置所述熄屏时间。从而,既能自动熄屏以节省电源,又能避免错误熄屏而导致用户频繁进行点亮屏幕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专利说明】智能熄屏方法和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熄屏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都有自动熄屏功能,即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长时间没有操作后,就会自动熄掉屏幕,以节省电源,避免电源无谓的损耗。然而,很多时候,用户虽然没有操作移动终端,但并不一定没有使用移动终端,如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浏览网页、阅读文章或观察图片时,就可能长时间不操作移动终端。而此时移动终端到达熄屏时间后,会自动熄屏,就会干扰用户,使得用户不得不频繁进行点亮屏幕的操作,因此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熄屏方法和移动终端,旨在避免错误熄屏而导致用户频繁进行点亮屏幕的操作,提升用户体验。为达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熄屏方法,包括步骤:达到熄屏时间后,在预设时间内连续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计算出所述光线亮度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值;当所述变化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则重置所述熄屏时间。优选地,所述计算出所述光线亮度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所述变化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则启动摄像头采集图像;判断所述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若是,则重置熄屏时间;若否,则熄灭屏幕。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包括:遍历整张图像,判断其中是否存在预设个与特征库中的人脸特征相匹配的特征;若是,则判定存在人脸;若否,则判定不存在人脸。优选地,所述人脸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眉毛、头发、额头、耳朵和眼镜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多个的组合。优选地,判断是否达到熄屏时间的方法为: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操作指令;若是,则判定达到熄屏时间;若否,则判定没有达到熄屏时间。本专利技术同时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熄屏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熄屏模块,用于判断是否达到熄屏时间,在达到熄屏时间后,向处理模块发送信号;根据熄屏指令,熄灭屏幕;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信号后,在预设时间内连续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计算出所述光线亮度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值;当所述变化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则重置所述熄屏时间。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变化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则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判断所述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若是,则重置熄屏时间;若否,则向所述熄屏模块发送媳屏指令。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遍历整张图像,判断其中是否存在预设个与特征库中的人脸特征相匹配的特征;若是,则判定存在人脸;若否,则判定不存在人脸。优选地,所述人脸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眉毛、头发、额头、耳朵和眼镜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多个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熄屏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操作指令;若是,则判定达到熄屏时间;若否,则判定没有达到熄屏时间。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熄屏方法,在达到熄屏时间后不立即熄灭屏幕,而是通过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变化值来判断用户是否在使用移动终端。如光线亮度变化较大,则判定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终端,不熄灭屏幕,重置熄屏时间,避免了错误熄屏而导致用户频繁进行点亮屏幕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如光线亮度变化较小,则判定用户没有使用移动终端,则熄灭屏幕,节省了电源。【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熄屏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熄屏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提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熄屏方法第一实施例,所述智能熄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lOl:达到熄屏时间后,在预设时间内连续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操作指令;若是,则判定达到熄屏时间;若否,则判定没有达到熄屏时间。所述设定时间优选8?15s,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所述操作指令包括用户通过触发功能按键或触摸屏幕而发布的操作指令。即,如果用户在设定时间内没有触发功能按键或触摸屏幕,移动终端则判定达到熄屏时间。达到熄屏时间后,移动终端不立即熄掉屏幕,而是启动定时器和光传感器,在定时器设定的预设时间内,光传感器连续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步骤S102:计算出光线亮度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值移动终端从采集到的光线亮度数据中,提取出最大数据和最小数据做差值运算,运算结果即为光线亮度的变化值。步骤S103:判断光线亮度的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光线亮度变化较大,其变化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说明移动终端处于移动或晃动状态,则进入步骤S104 ;如果光线亮度变化较小,其变化值小于预设阈值,说明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进入步骤S105。步骤S104:重置熄屏时间如果移动终端处于移动或晃动状态,则判定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终端,则重新计算熄屏时间,返回步骤SlOl。步骤S105:熄灭屏幕如果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判定用户没有使用移动终端,则熄灭屏幕,节省电源。参见图2,提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熄屏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智能熄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达到熄屏时间后,在预设时间内连续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步骤S202:计算出光线亮度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值步骤S203:判断光线亮度的变化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如果光线亮度变化较大,其变化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说明移动终端处于移动或晃动状态,则进入步骤S206 ;如果光线亮度变化较小,其变化值小于预设阈值,说明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则进入步骤S204。步骤S204:启动摄像头采集图像若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用户也有可能在使用移动终端,此时需启动摄像头做进一步判断。摄像头可以是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优选前置摄像头。采集图像时,可以只采集一张图像,也可以在预设时间内连续采集多张图像。步骤S205: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移动终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判断采集到的一张或多张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具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预先在特征库中存储一个或多个人脸特征,所述人脸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眉毛、头发、额头、耳朵和眼镜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多个的组合。移动终端遍历整张图像,判断其中是否存在预设个(一个、两个或多个)与特征库中的人脸特征相匹配的特征;若是,则判定存在人脸,进入步骤S206 ;若否,则判定不存在人脸,进入步骤S207。对于采集到多张图像的情况,可以是只要有一张图像中存在人脸即可,或者需要预设张图像中均存在人脸。步骤S206:重置熄屏时间如果移动终端处于移动或晃动状态,或者虽然处于静止状态但移动终端前面或后面有人脸存在,则判定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终端,则重新计算熄屏时间,返回步骤S201。步骤S207:熄灭屏幕如果移动终端既处于静止状态且其前面或后面没有人脸存在,则判定用户没有使用移动终端,熄灭屏幕,节省电源。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熄屏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熄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达到熄屏时间后,在预设时间内连续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计算出所述光线亮度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值;当所述变化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则重置所述熄屏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