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状抛光机,抛光机底座套装在导向杆和行程推进螺杆的外部,在抛光机底座上方设置有抛光传动壳体和抛光输出壳体,在抛光传动壳体上设置有抛光带从动轴和带有电机的抛光带主动轴,在抛光输出壳体上设置有抛光轮,在抛光带主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抛光带卷轴,在抛光带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抛光带卷轴,在抛光轮、第一抛光带卷轴和第二抛光带卷轴上连接有抛光砂带,抛光轮的轴心与滚轴旋转主动轴的轴心相互平行,保证了抛光质量,实现抛光砂带在运行的过程中匀速收卷,保证与滚轴的接触面抛光性能优良,大大提高了抛光的精度,提供了抛光的速度和效率,保证每次抛光都能使滚轴得到二次利用,为企业节省了开支,带来了效益,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状抛光机,抛光机底座套装在导向杆和行程推进螺杆的外部,在抛光机底座上方设置有抛光传动壳体和抛光输出壳体,在抛光传动壳体上设置有抛光带从动轴和带有电机的抛光带主动轴,在抛光输出壳体上设置有抛光轮,在抛光带主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抛光带卷轴,在抛光带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抛光带卷轴,在抛光轮、第一抛光带卷轴和第二抛光带卷轴上连接有抛光砂带,抛光轮的轴心与滚轴旋转主动轴的轴心相互平行,保证了抛光质量,实现抛光砂带在运行的过程中匀速收卷,保证与滚轴的接触面抛光性能优良,大大提高了抛光的精度,提供了抛光的速度和效率,保证每次抛光都能使滚轴得到二次利用,为企业节省了开支,带来了效益,节能环保。【专利说明】一种带状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抛光机,具体涉及一种带状抛光机。
技术介绍
轧钢滚轴使用多次后,其滚轴表面会出现不平整的凹点,在使用时会影响压制的钢板表面的平整度,如果更换滚轴,其成本较高,造成资源的浪费。传统的做法是将轧钢滚轴在专业的抛光机械上抛光后重新使用,抛光的过程中可以将滚轴表面的不平整凹点整修平整,不影响再次使用。但是目前传统的滚轴抛光机械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抛光机上使用的抛光物为抛光砂轮,利用抛光砂轮在滚轴上左右移动,同时滚轴自转实现抛光目的,但是,由于目前所使用的抛光砂轮为方形结构,与滚轴接触后其接触面小,抛光效率低,并且,传统的抛光砂轮硬度较大,抛光砂轮内部含有杂质,在使用时,不仅影响抛光的精度,严重时会破坏整根滚轴,造成滚轴报废,不能使用,不进达不到抛光二次利用的效果,然而会导致整根滚轴不能使用,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给企业带来了损失。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法,工作效率高,精度高,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稳定系数高的带状抛光机,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法,工作效率高,精度高,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稳定系数高的带状抛光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状抛光机,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推进电机、设置在推进电机一侧的第一行程支架和第二行程支架、安装在第一行程支架和第二行程支架之间的导向杆和行程推进螺杆、套装在导向杆和行程推进螺杆外侧的滚轴活动支架、与滚轴活动支架相连接的滚轴旋转主动轴、安装在第二行程支架上部的滚轴旋转从动轴、安装在滚轴活动支架和第二行程支架之间的抛光机底座,所述的抛光机底座套装在导向杆和行程推进螺杆的外部,在抛光机底座上方设置有抛光传动壳体和抛光输出壳体,在抛光传动壳体上设置有抛光带从动轴和带有电机的抛光带主动轴,在抛光输出壳体上设置有抛光轮,在抛光带主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抛光带卷轴,在抛光带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抛光带卷轴,在抛光轮、第一抛光带卷轴和第二抛光带卷轴上连接有抛光砂带,抛光轮的轴心与滚轴旋转主动轴的轴心相互平行。所述的抛光输出壳体内部设置有抛光轮推进杆,抛光轮推进杆与抛光轮固定架相连接,抛光轮固定架与抛光轮相连接,在抛光输出壳体上设置有两根滑动轴,滑动轴下部套装有滑动框架,滑动框架的内侧与抛光轮固定架相连接,滑动框架的外侧与滑动板相连接,滑动板与安装在抛光传动壳体内部的偏心轴板相连接,偏心轴板与滑动电机相连接,抛光轮推进杆安装在滑动框架上。所述的抛光带主动轴内侧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抛光带从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转换齿轮相连接,在抛光传动壳体上设置有支撑轮,支撑轮设置在抛光轮和第二抛光带卷轴之间的抛光砂带下方。所述的抛光机底座上设置有抛光机底座调整螺杆。所述的抛光带主动轴和抛光带从动轴上均设置有抛光带卷轴限位块。本技术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抛光砂带对滚轴进行抛光,改变传统抛光砂轮抛光接触面积小,抛光效率低,抛光精度差,抛光砂轮内含杂质等问题,保证了抛光质量,在抛光时,抛光砂带可以均匀的接触滚轴便面,并且,抛光砂带柔韧性强,推进电机带动行程推进螺杆转动,并进一步带动抛光机底座套滑动,实现抛光机底座套在滚轴轴心方向上匀速水平移动,抛光轮、第一抛光带卷轴和第二抛光带卷轴上连接有抛光砂带,利用第一抛光带卷轴放卷抛光砂带,抛光轮为抛光砂带抛光面基底,第二抛光带卷轴收卷抛光砂带,实现抛光砂带在运行的过程中勻速收卷,保证与滚轴的接触面抛光性能优良,大大提高了抛光的精度,提供了抛光的速度和效率,保证每次抛光都能使滚轴得到二次利用,为企业节省了开支,带来了效益,节能环保;在抛光砂带抛光的同时,抛光轮可水平位移移动,实现了对滚轴便面均匀的抛光,不会留下抛光过量导致凹槽现象的发生,缩短了抛光的时间,提高了抛光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在抛光过程中,抛光带主动轴内侧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抛光带从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转换齿轮相连接,在主动齿轮运行时,从动齿轮同步运行,实现第一抛光带卷轴和第二抛光带卷轴同步运行,保证抛光砂带收放同步,增强稳定性。抛光机底座上设置有抛光机底座调整螺杆,可以实现对抛光机底座上方的抛光传动壳体和抛光输出壳体的纵向调节,保证抛光轮与滚轴充分接触,增强抛光效果和效率;同时在维修和养护时,方便操作;抛光带主动轴和抛光带从动轴上均设置有抛光带卷轴限位块,避免因第一抛光带卷轴和第二抛光带卷轴同步运行时,抛光砂带因卷帘偏差导致跑偏滑落,造成系统抛光作业无法运行。【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抛光机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抛光传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抛光输出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抛光传动壳体和抛光输出壳体连接结构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所示,一种带状抛光机,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I上的推进电机2、设置在推进电机2 —侧的第一行程支架3和第二行程支架5、安装在第一行程支架3和第二行程支架5之间的导向杆7和行程推进螺杆11、套装在导向杆7和行程推进螺杆11外侧的滚轴活动支架4、与滚轴活动支架4相连接的滚轴旋转主动轴6、安装在第二行程支架5上部的滚轴旋转从动轴31、安装在滚轴活动支架4和第二行程支架5之间的抛光机底座8,所述的抛光机底座8套装在导向杆7和行程推进螺杆11的外部,在抛光机底座8上方设置有抛光传动壳体9和抛光输出壳体10,在抛光传动壳体9上设置有抛光带从动轴21和带有电机的抛光带主动轴22在抛光输出壳体10上设置有抛光轮13,在抛光带主动轴22上设置有第一抛光带卷轴14,在抛光带从动轴21上设置有第二抛光带卷轴15,在抛光轮13、第一抛光带卷轴14和第二抛光带卷轴15上连接有抛光砂带16,抛光轮13的轴心与滚轴旋转主动轴6的轴心相互平行。所述的抛光输出壳体10内部设置有抛光轮推进杆25,抛光轮推进杆25与抛光轮固定架19相连接,抛光轮固定架19与抛光轮13相连接,在抛光输出壳体10上设置有两根滑动轴26,滑动轴26下部套装有滑动框架27,滑动框架27的内侧与抛光轮固定架19相连接,滑动框架27的外侧与滑动板30相连接,滑动板30与安装在抛光传动壳体9内部的偏心轴板29相连接,偏心轴板29与滑动电机28相连接,抛光轮推进杆25安装在滑动框架27上。所述的抛光带主动轴22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状抛光机,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推进电机(2)、设置在推进电机(2)一侧的第一行程支架(3)和第二行程支架(5)、安装在第一行程支架(3)和第二行程支架(5)之间的导向杆(7)和行程推进螺杆(11)、套装在导向杆(7)和行程推进螺杆(11)外侧的滚轴活动支架(4)、与滚轴活动支架(4)相连接的滚轴旋转主动轴(6)、安装在第二行程支架(5)上部的滚轴旋转从动轴(31)、安装在滚轴活动支架(4)和第二行程支架(5)之间的抛光机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机底座(8)套装在导向杆(7)和行程推进螺杆(11)的外部,在抛光机底座(8)上方设置有抛光传动壳体(9)和抛光输出壳体(10),在抛光传动壳体(9)上设置有抛光带从动轴(21)和带有电机的抛光带主动轴(22),在抛光输出壳体(10)上设置有抛光轮(13),在抛光带主动轴(22)上设置有第一抛光带卷轴(14),在抛光带从动轴(21)上设置有第二抛光带卷轴(15),在抛光轮(13)、第一抛光带卷轴(14)和第二抛光带卷轴(15)上连接有抛光砂带(16),抛光轮(13)的轴心与滚轴旋转主动轴(6)的轴心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东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旭原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