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8712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4 19:26
一种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设有:一连接管段,该连接管段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端部吊点及端部钩头,通过上述连接构成一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结构;端部钩头的底部安装有一用于防止弃管、回收钢缆滑脱的安全销,端部钩头的中部缠绕有一水下开销钢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避免海底管道弃管及回收铺设过程的卡滚轮及附属结构现象,而且,能够同时接触作业线及托管架上的2个支撑滚轮,提高了连接索具的高度,实现了海管弃管/回收作业的连续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设有:一连接管段,该连接管段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端部吊点及端部钩头,通过上述连接构成一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结构;端部钩头的底部安装有一用于防止弃管、回收钢缆滑脱的安全销,端部钩头的中部缠绕有一水下开销钢丝。本技术不仅能够避免海底管道弃管及回收铺设过程的卡滚轮及附属结构现象,而且,能够同时接触作业线及托管架上的2个支撑滚轮,提高了连接索具的高度,实现了海管弃管/回收作业的连续性。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的特点。【专利说明】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底管道回收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底管道铺设弃管及回收作业的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海底管道铺设从浅水走向深水,海管临时弃管及回收作业耗时在海管铺设作业中比重逐渐增大。由于水深的增加,海管弃管及回收作业已不能采用常规的空气潜水来快速完成水下解扣或连接作业。而饱和潜水由于船舶及人员成本较高,也不适于配合进行整个铺管过程的弃管回收作业。目前,铺管船进行深水海底管道铺设弃管回收作业,普遍采用连接方式为钩子型弃管封头连接或吊点型封头连接浮式索具及水下机器人(ROV)钩头形式,此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弃管回收作业,但受铺设管径、钩子形式、连接卡环形式、作业线及托管架滚轮形式等影响,常出现钩子、卡环卡在滚轮缝隙中及刮伤滚轮现象,需多次收放弃管、回收钢缆,将钩子及卡环拉出,有些情况下,甚至需动用吊机辅助将钩子及卡环拉出滚轮缝隙,以完成弃管回收作业;在海管弃管及回收作业过程中耗时较多,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船舶应对恶劣天气时的机动性。另外,在海管回收过程中,出现钩子卡滚轮情况,船舶倒船的张力传递至海管上,对海管回收的安全性也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其不仅能够避免海底管道弃管及回收铺设过程的卡滚轮及附属结构现象,而且,能够同时接触作业线及托管架上的2个支撑滚轮,提高了连接索具的高度,实现了海管弃管/回收作业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连接管段,该连接管段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端部吊点及端部钩头,通过上述连接构成一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结构。所述端部钩头的底部安装有一用于防止弃管、回收钢缆滑脱的安全销,端部钩头的中部缠绕有一水下开销钢丝。所述端部吊点为:一底部设有用于与连接管段插接管状结构,上部设有一带有吊孔的I形板结构。所述端部吊点由端部钩头替代,即:连接管段的两端均为端部钩头。所述端部钩头为:一底部设有用于与连接管段插接管状结构,上部连接一钩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能够避免海底管道弃管及回收铺设过程的卡滚轮及附属结构现象,而且,能够同时接触作业线及托管架上的2个支撑滚轮,提高了连接索具的高度,实现了海管弃管/回收作业的连续性。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图。图3为图1中B-B向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弃管封头、2.连接卡环3.浮索具琵琶头端、4.吊点、5.卡环、6.连接扣、7.弃管、回收钢缆、8梨形索节、10.端部吊点、20.连接管段、30.端部钩头、40.安全销、50.水下开销钢丝。【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图3所示,本技术设有:一端部吊点10、连接在端部吊点10 —端的连接管段20及安装在连接管段20另一端的端部钩头30,通过上述三部分连接,构成一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结构。其中,端部吊点10位于与船用弃管、回收钢缆7的连接端,根据铺设海管所需最大载荷设计,与位于中间的连接管段20刚性连接,并进行圆滑处理,用于连接弃管、回收钢缆7并进行张力传递;端部钩头30位于与海管封头连接端,在使用时,通过浮索具3与弃管封头I连接,端部钩头30的底部安装有一用于防止弃管回收钢缆滑脱的安全销40,端部钩头30的中部缠绕有一水下开销钢丝50,端部钩头30根据铺设海管最大载荷设计并进行通体圆滑处理,与中间连接管段20刚性连接,用于海管弃管、过程中浮索具3的连接、脱离及张力传递;连接管段20作为中间载体,用于连接端部吊点10及端部钩头30承受及传递海管弃管、回收过程张力。上述端部吊点10为:一底部设有用于与连接管段20插接管状结构,上部采用焊接方式设有一带有吊孔的I形板结构。上述端部吊点10可以由端部钩头30替代,即:连接管段20的两端均为端部钩头30。上述端部钩头30为:一底部设有用于与连接管段20插接管状结构,上部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一钩状结构。如图4所示,本技术工作原理:在海管铺设弃管作业时,将本技术传送至作业线存管区,通过卡环5将弃管/回收钢缆的连接扣6与本技术的端部吊点10连接,并将浮索具长琵琶头端3与端部钩头30连接,浮索具短琵琶头3与封头I连接,然后,进行张力转换准备进行弃管作业。张力转换完成后,向前行船,弃管回收索具通过作业线及托管架滚轮,将海管弃至海底。当临时弃管封头到达海床后,向后倒船并缓慢回收弃管/回收钢缆至托管架尾位于临时弃管封头上方,由水下机器人(ROV)下潜至端部钩头30处,将浮索具与端部钩头30脱离,铺管船回收弃管/回收钢缆,完成弃管作业。在海管回收作业时,铺管船在临时弃管封头侧就位,使托管架尾位于临时弃管封头上方,铺管船缓慢下放弃管回收连接装置及弃管/回收钢缆至临时弃管封头处,由水下机器人(ROV)将浮索具连接至本技术的端部钩头30端,此时铺管船缓慢释放弃管/回收钢缆并向前行船至弃管完毕位置。到达之前弃管位置后,逐步回收弃管/回收钢缆并增大弃管/回收钢缆张力向后倒船,将海管回收至作业线。实施试例中的本技术目操作非常方便,连接在封头浮索具与弃管/回收钢缆之间,避免了弃管过程中卡滚轮及附属结构的现象,为弃管及回收节省了时间。同时由于圆滑的外观结构,有效避免了划伤滚轮情况,减少滚轮破损划伤海管的可能性。与钩子型弃管封头连接、水下机器人(ROV)钩子等弃管方式相比,该实施例使海底管道临时弃管回收作业耗时减少了近80%,减少了弃管回收作业的风险,增加了船舶应对恶劣天气的机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连接管段,该连接管段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端部吊点及端部钩头,通过上述连接构成一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钩头的底部安装有一用于防止弃管、回收钢缆滑脱的安全销,端部钩头的中部缠绕有一水下开销钢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吊点为:一底部设有用于与连接管段插接管状结构,上部设有一带有吊孔的I形板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海底管道弃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连接管段,该连接管段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端部吊点及端部钩头,通过上述连接构成一海底管道弃管回收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倪超李建楠王晓波董树阳孟祥伟张晓民孟凡阳张建成赵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