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F单层多点结构的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338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F单层多点结构的触摸屏,它包括触摸屏本体,触摸屏本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玻璃盖板、光学透明胶层和导电薄膜,导电薄膜包括PET基膜、ITO感应层和驱动层,ITO感应层设置于光学透明胶层和PET基膜之间驱动层设置于PET基膜的下表面,触摸屏本体还包括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包括防爆耐刮的保护膜层和绝缘的保护涂层,保护膜层设置于玻璃盖板的上表面,保护涂层设置于驱动层的下表面,保护涂层为二氧化硅保护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可避免玻璃盖板被刮伤,同时可有效保护驱动层,使感应层可正常接收到驱动层发出的信号并及时根据信号的变化判断手指触摸的位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触摸屏
,尤其涉及一种GF单层多点结构的触摸屏,它包括触摸屏本体,触摸屏本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玻璃盖板、光学透明胶层和导电薄膜,导电薄膜包括PET基膜、ITO感应层和驱动层,ITO感应层设置于光学透明胶层和PET基膜之间驱动层设置于PET基膜的下表面,触摸屏本体还包括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包括防爆耐刮的保护膜层和绝缘的保护涂层,保护膜层设置于玻璃盖板的上表面,保护涂层设置于驱动层的下表面,保护涂层为二氧化硅保护涂层。本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可避免玻璃盖板被刮伤,同时可有效保护驱动层,使感应层可正常接收到驱动层发出的信号并及时根据信号的变化判断手指触摸的位置。【专利说明】一种GF单层多点结构的触摸屏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
,尤其涉及一种GF单层多点结构的触摸屏。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类产品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近来触控式电子类产品的问世,触控产品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追捧,不但其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而且用户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笔等就可直接操作,使用舒适,非常便捷。触摸屏是一种显著改善人机操作界面的输入设备,由于具有直观、简单、快捷的优点,触摸屏在许多电子产品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智能手机、PDA、多媒体、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等。目前主流的电容式触摸屏一般为GG结构,GG结构触摸屏的感应器(sensor)制作在玻璃基板表面,FPC (带触控IC)通过热压与电极引脚连接形成玻璃sensor,最后将玻璃sensor与玻璃盖板进行贴合形成触摸屏面板。GG结构触摸屏的厚度比较厚,成本较高,不利于产品的轻薄化设计和低成本化制作。如果将GG结构触摸屏的玻璃基板用薄膜基板替代,即将sensor图案电极层制作在薄膜基板的表面,这样就构成了一种新型的电容式触摸屏一GF结构触摸屏。GF结构触摸屏由于薄膜基板的厚度小于玻璃基板的厚度,而且成本较低,因此这种结构可以使得触摸屏的整体厚度减小,成本得以降低,实现产品轻薄化和低成本化。为了实现互电容触控原理,Film电容式触摸屏的感应结构是两层组成,分别是驱动层和感应层,驱动层发出电信号,感应层接收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变化判断手指触摸的位置。然而,现有的GF结构触摸屏缺乏有效的保护,玻璃盖板虽然具备一定的硬度,但仍然难免于在受较大外力情况下也会被划伤,甚至于跌落时玻璃碎片飞散,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驱动层也缺少有效的绝缘保护,导致驱动层性能不稳定,使感应层难以及时判断手指触摸的位置,灵敏性低。另外,现有的GF结构触摸屏一般是采用双柔性电路板设计,而目前能实现单层多点设计的触摸屏均在4.0寸以下,感应信号线和驱动信号线的通道数达几十甚至几百条,而且需要全部导出,这就会造成压合的区域空间不够,只能通过在其尾部多压合一个柔性电路板实现,此设计的主要缺陷为:第一、需要两个柔性电路板,材料成本增加;第二、两个柔性电路板不能实现同时压合,需要分两次压合,从而增加了一道压合工序,使工时成本增力口;第三、两端柔性电路板的压合,压合不良率至少会上升5个百分点。为此,以上所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的GF单层多点结构的触摸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GF单层多点结构的触摸屏,包括触摸屏本体,触摸屏本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玻璃盖板、光学透明胶层和导电薄膜,导电薄膜包括PET基膜、ITO感应层和驱动层,ITO感应层设置于光学透明胶层和PET基膜之间,驱动层设置于PET基膜的下表面,触摸屏本体还包括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包括防爆耐刮的保护膜层和绝缘的保护涂层,保护膜层设置于玻璃盖板的上表面,保护涂层设置于驱动层的下表面,保护涂层为二氧化硅保护涂层。其中,保护膜层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钢化玻璃膜和PET薄膜,PET薄膜的上表面与钢化玻璃膜粘合,PET薄膜的下表面与玻璃盖板粘合,PET薄膜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其中,每平方毫米的PET薄膜至少设置有两个透气孔。其中,触摸屏本体还包括装饰油墨层,装饰油墨层设于光学透明胶层和ITO感应层之间的四周边框区。其中,触摸屏还包括感应信号线、驱动信号线和导电银胶线,感应信号线的一端和驱动信号线的一端分别与ITO感应层和驱动层连接,感应信号线和驱动信号线的另一端均设于装饰油墨层,导电银胶线的一端设于装饰油墨层且与感应信号线或驱动信号线连接,导电银胶线的另一端设有对应触摸屏的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的压合连接部。其中,导电银胶线具有压合连接部的端部延伸至装饰油墨层的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由于增设保护结构,且保护结构包括防爆耐刮的保护膜层和绝缘的保护涂层,保护膜层设置于玻璃盖板的上表面,保护膜层可避免玻璃盖板碎裂时玻璃飞散,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可避免玻璃盖板被刮伤,保证显示效果佳;保护涂层设置于驱动层的下表面,保护涂层为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镀制的二氧化硅保护涂层,二氧化硅保护涂层绝缘效果好,有效保护驱动层,保证其性能稳定,使感应层可正常接收到驱动层发出的信号并及时根据信号的变化判断手指触摸的位置;同时,由于ITO感应层和驱动层分别设置于PET基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触摸屏本体可省略一层PET基膜,因此其厚度降低,成本得以降低,利于实现产品的轻薄化和低成本化。【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感应信号线、驱动信号线、导电银胶线和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I一玻璃盖板,2—光学透明胶层,3—导电薄膜,31—PET基膜,32 — ITO感应层,33—驱动层,4一保护膜层,41—钢化玻璃膜,42—PET薄膜,5—保护涂层,6—装饰油墨层,7—感应信号线,8—驱动信号线,9—导电银胶线,91—压合连接部,10—柔性电路板,101—金手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GF单层多点结构的触摸屏,包括触摸屏本体,触摸屏本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玻璃盖板1、光学透明胶层2和导电薄膜3,导电薄膜3包括PET基膜31、ITO感应层32和驱动层33,ITO感应层32设置于光学透明胶层2和PET基膜31之间,驱动层33设置于PET基膜31的下表面,触摸屏本体还包括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包括防爆耐刮的保护膜层4和绝缘的保护涂层5,保护膜层4设置于玻璃盖板I的上表面,保护涂层5设置于驱动层33的下表面,保护涂层5为二氧化硅保护涂层5。本技术由于增设保护结构,且保护结构包括防爆耐刮的保护膜层4和绝缘的保护涂层5,保护膜层4设置于玻璃盖板I的上表面,保护膜层4可避免玻璃盖板I碎裂时玻璃飞散,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可避免玻璃盖板I被刮伤,保证显示效果佳;保护涂层5设置于驱动层33的下表面,保护涂层5为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镀制的二氧化硅保护涂层5,二氧化硅保护涂层5绝缘效果好,有效保护驱动层33,保证其性能稳定,使感应层可正常接收到驱动层33发出的信号并及时根据信号的变化判断手指触摸的位置;同时,由于ITO感应层32和驱动层33分别设置于PET基膜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触摸屏本体可省略一层PET基膜31,因此其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GF单层多点结构的触摸屏,包括触摸屏本体,其特征在于:触摸屏本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玻璃盖板、光学透明胶层和导电薄膜,导电薄膜包括PET基膜、ITO感应层和驱动层,ITO感应层设置于光学透明胶层和PET基膜之间,驱动层设置于PET基膜的下表面,触摸屏本体还包括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包括防爆耐刮的保护膜层和绝缘的保护涂层,保护膜层设置于玻璃盖板的上表面,保护涂层设置于驱动层的下表面,保护涂层为二氧化硅保护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平波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