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级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329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极组、上集流体、下集流体、盖子、铆接垫片、绝缘垫片、极耳、外壳,所述极组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正负极,且分别固定焊接有上集流体第一端和下集流体第一端,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从所述极组下端沿着极组外表面形状向上延伸至所述极组的上端,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通过铆接的方式与所述盖子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盖子上端面铆接有正负极耳,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正极耳相连接,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负极耳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功率特性的前提下,节省了空间、保证正负极设置于同侧,方便后续的组合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极组、上集流体、下集流体、盖子、铆接垫片、绝缘垫片、极耳、外壳,所述极组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正负极,且分别固定焊接有上集流体第一端和下集流体第一端,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从所述极组下端沿着极组外表面形状向上延伸至所述极组的上端,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通过铆接的方式与所述盖子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盖子上端面铆接有正负极耳,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正极耳相连接,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负极耳相连。本技术在保证功率特性的前提下,节省了空间、保证正负极设置于同侧,方便后续的组合应用。【专利说明】新型超级电容器
本技术属于超级电容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器(又叫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电荷储备元件,具有容量大、支持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寿命长和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能提供快速的能量释放,满足高功率需求,因此超级电容器在新能源、交通运输、工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卷绕型超级电容器主要有两种结构,正负极同端引出和正负极异端引出。正负极异端引出的电容器,其内部极组一般依靠激光焊接上下集流体进行装配可保证其具有高的功率特性,但对应电池的正负极也居于两侧,对于空间的利用较差,后续的模块装配加工也比较困难;而正负极同端引出的电容器,主要是靠卷绕极组引出极耳与盖子进行铆接的方式进行电容器装配,由于正负集流体没有进行焊接,整体功率性较差,但空间利用率较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模块电性能测试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正负极同端引出结构的时候,电容器整体功率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极组、上集流体、下集流体、盖子、铆接垫片、绝缘垫片、极耳、外壳,所述极组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正负极,且分别固定焊接有上集流体第一端和下集流体第一端,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从所述极组下端沿着极组外表面形状向上延伸至所述极组的上端,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通过铆接的方式与所述盖子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盖子上端面铆接有正负极耳,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正极耳相连接,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负极耳相连,所述上集流体和下集流体与所述盖子之间还固有绝缘垫片,所述极组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子与所述外壳上端固定。优选地,所述盖子与所述外壳上端通过周边焊接或翻边滚槽的方式固定。优选地,所述极组的上下两端与上集流体第一端和下集流体第一端的焊接面较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是将目前超级电容器将上下集流体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极组连接,另一端采用铆接的方式与盖子连接,同时将下集流体的形状进行了设计,在保证功率特性的前提下,节省了空间、保证正负极设置于同侧,方便后续的组合应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a ;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b ;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c ;图中:1_极组,2-上集流体,3-下集流体,4-盖子,5-铆接垫片,6-绝缘垫片,7-极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极组、上集流体、下集流体、盖子、铆接垫片、绝缘垫片、极耳、外壳,所述极组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正负极,且分别固定焊接有上集流体第一端和下集流体第一端,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从所述极组下端沿着极组外表面形状向上延伸至所述极组的上端,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通过铆接的方式与所述盖子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盖子上端面铆接有正负极耳,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正极耳相连接,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负极耳相连,所述上集流体和下集流体与所述盖子之间还固有绝缘垫片,所述极组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子与所述外壳上端固定。优选地,所述盖子与所述外壳上端通过周边焊接或翻边滚槽的方式固定。优选地,所述极组的上下两端与上集流体第一端和下集流体第一端的焊接面较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是将目前超级电容器将上下集流体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极组连接,另一端采用铆接的方式与盖子连接,同时将下集流体的形状进行了设计,在保证功率特性的前提下,节省了空间、保证正负极设置于同侧,方便后续的组合应用。本技术着重设计优化了超级电容器的内部结构,超级电容器的极组上下端分别对应正负极,极组上下均预留一定长度的空白铝箔,上下集流体采用激光焊接方式与极组连接,上下集流体与极组连接的端设计有较大的焊接面,焊接连接可保证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优异的功率特性,发热小,同时通过设计优化集流体,将上下集流体均引至电容器同侧,通过铆接方式与盖子连接(盖子预先通过铆接外极耳引出正负极端子),最后将极组入外壳,弯折集流体,通过周边焊接或翻边滚槽的方式将电容器盖子与壳连接,以此实现电容器正负极同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包括:极组、上集流体、下集流体、盖子、铆接垫片、绝缘垫片、极耳、外壳,所述极组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正负极,且分别固定焊接有上集流体第一端和下集流体第一端,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从所述极组下端沿着极组外表面形状向上延伸至所述极组的上端,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通过铆接的方式与所述盖子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盖子上端面铆接有正负极耳,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正极耳相连接,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负极耳相连,所述上集流体和下集流体与所述盖子之间还固有绝缘垫片,所述极组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子与所述外壳上端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与所述外壳上端通过周边焊接或翻边滚槽的方式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组的上下两端与上集流体第一端和下集流体第一端的焊接面较大。【文档编号】H01G11/82GK203690120SQ201320864991【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专利技术者】段泉滨, 邱慧敏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包括:极组、上集流体、下集流体、盖子、铆接垫片、绝缘垫片、极耳、外壳,所述极组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正负极,且分别固定焊接有上集流体第一端和下集流体第一端,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从所述极组下端沿着极组外表面形状向上延伸至所述极组的上端,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通过铆接的方式与所述盖子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盖子上端面铆接有正负极耳,所述上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正极耳相连接,所述下集流体第二端与所述负极耳相连,所述上集流体和下集流体与所述盖子之间还固有绝缘垫片,所述极组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子与所述外壳上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泉滨邱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