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消息的方法、终端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8150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消息的方法、终端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相关联的第一上下文数据,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包括历史消息交互内容和历史消息回复情况;根据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该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该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该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消息回复策略和/或消息书写风格;接收发送给该用户的当前消息,并获取该当前消息相关联的第二上下文数据;根据该消息交互偏好、该当前消息以及该第二上下文数据,对该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处理消息的方法、终端和系统,通过确定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能够对当前消息进行自动回复处理,从而能够增强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消息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通信领域中处理消息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技术介绍
据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Union,简称为“ITU”)统计,2010年全球共发出6.1T条短信,折合全球每个手机用户发送1300条短信。短信服务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增值应用产业,2010年短信服务(ShortMessageService,简称为“SMS”)业务的收入规模达到1146亿美金。从趋势上看未来5年内,短信服务依然是最有影响的信息服务,据ITU保守估计2013年全球的短信服务营收将达到1770亿美金。作为终端生产商,如何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是终端生产商脱颖而出的重要策略之一;另一方面,作为手机终端最常用的服务,如何能够帮助用户方便地使用短信服务,是提升终端用户体验的一条捷径。目前,用户使用短信服务的最大问题是输入慢且繁复,特别是在短信回复时,问题尤为突出:例如在开会的时候,接收到一条较紧急的短信需要回复,但长时间的使用手机又不礼貌,因此产生了很差的用户体验。如何能够让用户便捷地使用短信业务,如回复短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语音识别的输入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手机应用提高输入速度,较为知名的中文语音识别输入系统有科大讯飞、中科院天语等输入系统。使用语音识别的技术回复短信能够提升用户体验,但在开放域(不限制词汇范围和讲话人)噪声环境中,语音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尚不能达到实用水平,而且在某些不宜讲话而急需输入的场景下也不能应用,例如在开会中需要回复短信的应用场景等。因此,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回复短信方案也需要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基于固定规则的短信回复方案可以按照既定的分类条件,对接收的短信进行分类,再根据用户预先设定好的内容进行回复。具体的技术方案可以由终端实现,也可以由网络侧设备实现,也可以由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相结合来实现。例如:用户可以事先设定好关机状况下的回复内容“手机关机,未能及时回复,见谅!”,在关机的情况下收到短信时,系统自动回复该内容。虽然该短信回复方案能够满足部分需求,但是,由于人为设定的规则有限,回复内容固定,在绝大多数场景下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某些情况下,反而可能引起误会,让用户产生厌烦心理。例如,B未在服务区的情况下,收到了A的求助短信,按照预先设定的内容回复“目前看不到短信,有事再联系”,A收到这条回复后,会认为B故意搪塞,使得自动回复的功能适得其反。因此,该短信回复方案的用户体验也需要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消息的方法、终端和系统,能够增强用户体验。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消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相关联的第一上下文数据,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包括历史消息交互内容和历史消息回复情况,该第一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发生时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根据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该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该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该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消息回复策略和/或消息书写风格;接收发送给该用户的当前消息,并获取该当前消息相关联的第二上下文数据,该第二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该用户的当前消息发生时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根据该消息交互偏好、该当前消息以及该第二上下文数据,对该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对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进行预处理;该确定该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根据预处理后的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以及该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该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该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根据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中的表情符号,以及该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包括该用户的表情符号偏好的该消息书写风格。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从服务器或用户数据库获取除该用户之外的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该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相关联的第三上下文数据,该第三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该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发生时该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该确定该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根据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该第一上下文数据、该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该第三上下文数据,确定该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该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包括:通过基于统计学习方式确定该用户的该消息交互偏好。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消息交互偏好、该当前消息以及该第二上下文数据,对该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包括:根据该消息交互偏好,确定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情况与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包括的历史消息接收内容以及该第一上下文数据之间的映射规则;根据该映射规则,将该当前消息以及该第二上下文数据作为该映射规则的输入,确定该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根据该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对该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对该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包括:在该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指示回复该当前消息时,根据该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或根据该消息回复策略并采用该消息交互偏好包括的该消息书写风格,生成回复内容并回复该当前消息;或在该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指示不回复该当前消息时,忽略该当前消息。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生成回复内容并回复该当前消息,包括:生成该当前消息的至少一条回复内容;向该用户显示该至少一条回复内容,并确定该用户在该至少一条回复内容中选择的回复内容;向该当前消息的发送方发送该用户选择的回复内容。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该用户的日程安排、该用户的位置信息、该用户的移动方式信息和该用户周边的环境信息。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消息回复策略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是否回复消息、回复消息的方式、回复消息的时间和回复消息的环境条件。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消息书写风格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回复方式、回复语气、常用的词汇和句式。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消息包括:短信、即时消息、微博私信或微信。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消息的终端,该终端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该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处理消息的方法、终端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相关联的第一上下文数据,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包括历史消息交互内容和历史消息回复情况,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发生时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所述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消息回复策略和/或消息书写风格;接收发送给所述用户的当前消息,并获取所述当前消息相关联的第二上下文数据,所述第二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消息发生时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消息交互偏好、所述当前消息以及所述第二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相关联的第一上下文数据,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包括历史消息交互内容和历史消息回复情况,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发生时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所述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消息回复策略和/或消息书写风格;接收发送给所述用户的当前消息,并获取所述当前消息相关联的第二上下文数据,所述第二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消息发生时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根据所述消息交互偏好、所述当前消息以及所述第二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进行预处理;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根据预处理后的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以及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中的表情符号,以及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包括所述用户的表情符号偏好的所述消息书写风格。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服务器或用户数据库获取除所述用户之外的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相关联的第三上下文数据,所述第三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发生时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所述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所述第三上下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包括:通过基于统计学习方式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消息交互偏好。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消息交互偏好、所述当前消息以及所述第二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包括:根据所述消息交互偏好,确定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情况与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包括的历史消息接收内容以及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之间的映射规则;根据所述映射规则,将所述当前消息以及所述第二上下文数据作为所述映射规则的输入,确定所述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根据所述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对所述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对所述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包括:在所述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指示回复所述当前消息时,根据所述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或根据所述消息回复策略并采用所述消息交互偏好包括的所述消息书写风格,生成回复内容并回复所述当前消息;或在所述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指示不回复所述当前消息时,忽略所述当前消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回复内容并回复所述当前消息,包括:生成所述当前消息的至少一条回复内容;向所述用户显示所述至少一条回复内容,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至少一条回复内容中选择的回复内容;向所述当前消息的发送方发送所述用户选择的回复内容。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用户的日程安排、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所述用户的移动方式信息和所述用户周边的环境信息。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回复策略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是否回复消息、回复消息的方式、回复消息的时间和回复消息的环境条件。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书写风格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回复方式、回复语气、常用的词汇和句式。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包括:短信、即时消息、微博私信或微信。13.一种处理消息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相关联的第一上下文数据,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包括历史消息交互内容和历史消息回复情况,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发生时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所述消息交互偏好包括消息回复策略和/或消息书写风格;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给所述用户的当前消息,并获取所述当前消息相关联的第二上下文数据,所述第二上下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消息发生时的用户信息或环境信息;回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消息交互偏好,以及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当前消息和所述第二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当前消息进行回复处理。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处理模块预处理后的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以及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消息交互偏好。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中的表情符号,以及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确定包括所述用户的表情符号偏好的所述消息书写风格。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通过基于统计学习方式确定所述用户的所述消息交互偏好。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消息交互偏好,确定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情况与所述用户的历史消息交互内容包括的历史消息接收内容以及所述第一上下文数据之间的映射规则;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映射规则,将所述当前消息以及所述第二上下文数据作为所述映射规则的输入,确定所述当前消息的消息回复策略;回复单元,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轶博张宝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