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775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一墨滴和第二墨滴之间的时间间隔设为1.5×Tc,第二墨滴和第三墨滴之间的时间间隔设为1.5×Tc,且第三墨滴和第四墨滴之间的时间间隔设为2×Tc,其中Tc表示受压墨室的特定振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配备有墨滴排放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JP4-15735BJP10-81012A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喷墨记录设备,例如打印机、传真装置、复印机和绘图仪,使用排放墨滴的喷墨头。至于喷墨头,已经有基于多种技术的产品,例如压电型产品,这种产品通过用作产生压力的压力产生装置的压电器件对墨通路中的墨加压,以使墨室(ink chamber)的体积改变,从而使构成墨通路(受压墨室(pressurized ink chamber))的分隔部分的隔片(diaphragm)变形来排出墨滴;热动式产品,这种产品利用热电阻加热受压墨室中的墨产生气泡来排出墨滴;以及静电产品,这种产品通过在隔片和与该隔片相对设置的电极之间施加静电力使隔片变形来改变受压墨室的体积,从而排出墨滴。关于喷墨头的驱动有两种方法。一般来说,一种称为“推挤(push andstrike)”法,其通过朝受压墨室推动隔片减小受压墨室的体积来排出墨滴;另一种称为“拉挤(pull and strike)”法,其当先被拉出的隔片返回到其原始位置时排出墨滴。另外,专利参考1公开了一种形成大墨滴的方法,其中两个或多个顺序的墨滴,即,顺序地排出墨小滴,在到达记录介质(纸件)之前墨小滴汇合形成大墨滴。此外,专利参考2公开了一种能够进行灰度(gradation)打印的装置,其中第一驱动脉冲排放第一滴墨滴,第二驱动脉冲排出尺寸不同于第一滴墨滴的第二滴墨滴;通过组合第一和第二驱动脉冲可得到多于四个灰度等级。通常,大墨滴用于打印较宽区域,而小墨滴用于打印精细图案。因此,大墨滴需要含有足够的墨量,墨量是喷嘴的节距和喷嘴列的数量所确定的分辨率的函数。例如,具有150dpi喷嘴节距的同一颜色的两个喷嘴列提供300dpi的分辨率。如果大墨滴的墨量不充足,则不能完全打印较宽区域,在喷嘴列方向(次扫描方向)上留下白点。这就需要隔行扫描,降低了打印速度。如果喷嘴节距很小,较少的墨滴量就可以了。然而,这样就出现了问题,例如由于可达到的加工精度在减小喷嘴节距上存在局限,除非喷嘴的数量增加,否则打印速度将变慢,并且由于控制增加的喷嘴而增加的控制IC的电路而增加成本。由于这个原因,大墨滴所需的墨量仍旧很大。另一方面,需要小墨滴更小以实现欲打印的更精细图案。也就是说,大墨滴的墨滴量Mj与小墨滴的之比增大了,由此,需要分别控制大墨滴和小墨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希望改进如所公开的方法,即在到达目标介质(纸件)之前汇合各小墨滴获得一个大墨滴,以便可减少各小墨滴的量,并且可增加用于形成大墨滴的小墨滴的数量。另外,为了在次扫描方向上分布大墨滴,小墨滴要在到达目标介质(纸件)之前汇合,需要在例如毫秒的较短间隔内排出小墨滴。例如,如果喷嘴和记录介质(纸件)之间的间隙设为约1mm,并且墨滴的速度在5至10+m/s之间,如同通常的惯例,墨滴在100-200μs中到达目标介质(纸件)。在这个时间间隔中,由于排放在前的墨滴,受压墨室的压力振动并没有完全衰减。由于这个原因,顺序排放墨滴的频率需要在根据受压墨室振动的适当时间选择。此处,参照图39和图40解释排放两滴墨滴时的时序相关性,其中以d33方向移位的压电器件(压电振荡器)构成打印头。图39示出了排放两滴墨滴的驱动脉冲,驱动脉冲含有两个驱动脉冲P501和P502。在使用如上所述以d33方向移位的压电器件(压电振荡器)的打印头的情况中,当受压墨室分别被驱动脉冲P501和P502的上升沿波组分P501a(由箭头表示的上升斜边)和波组分P502a(由箭头表示的上升斜边)收缩时,排放墨滴。图40示出了当两个驱动脉冲P501和P502之间的墨滴排放的时间间隔Td变化时,测量墨滴速度Vj和墨滴量Mj的例子。根据从第一滴墨滴排放至其到达1mm远的目标介质(纸件)的时间获得墨滴速度Vj。由于这个原因,当用于第二墨滴时,该墨滴速度Vj稍稍低于实际速度。另外,仅由黑三角示出的绘图点(即,与白色三角没有联系)示出第一墨滴和第二墨滴的墨滴速度Vj相同,并且第二墨滴与第一墨滴汇合(两滴墨滴已经聚合)。还有,在墨滴排放给定次数后根据墨消耗总量获得墨滴量Mj,在该例子中就是第一墨滴和第二墨滴的和。如图40所示,在Td=8和Td=12的情况中,参数(Vj和Mj)具有陡坡,当由于外界因素,例如喷嘴的振动、温度和负压,振动频率稍稍变动时,墨滴速度Vj和墨滴量Mj倾向于较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不期望的结果。另一方面,当Td接近10时,压力互相抵消,并且墨滴速度Vj趋向于变慢,引起所不期望的第二墨滴和第一墨滴不能相汇合。也就是说,不期望在压力同步的时间(峰值时间)排放墨滴。然而,当相汇合的墨滴数量增加,并且墨滴在峰值时间顺序排放时,受压墨室由于振动受到强烈地激励。振动,即,剩余振动引起额外且不必要的墨排放。因为以不适当的压力排放额外的墨,所以这种排放是有缺陷的,引起喷嘴表面受到污染。当喷嘴表面受到污染时,喷墨方向可能被改变(从直向下方向偏斜),喷嘴可能堵塞并且不能喷射,墨滴速度Vj可能被降低,并且排放的可能不是一个墨滴而变成喷雾,导致劣质的打印。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即,为了剩余压力不引起额外和多余墨的排放,经常使用的方法是降低驱动压力。然而,当墨滴数量增加时,可稳定进行排放的压力范围变得较窄。也就是说,降低压力并不总是一个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般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基本上消除由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高速打印高清晰度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稳定进行墨滴排放的同时可在大范围内改变墨滴量Mj。在下文描述中将表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并且根据描述和相应的附图部分将变得显而易见,或是根据描述中提供的教导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可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在如此全面、清楚、简明和准确措辞的说明中着重指出的图像形成装置将实现并获得本专利技术其它目的以及特征和优点,可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如在此所体现和概括地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如下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顺序排放预定数量墨滴的结构,其中除了多个墨滴中最后一个墨滴的至少一个墨滴在前面的墨滴之后以约(n+1/2)×Tc的时间间隔排放,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且Tc表示受压墨室的一个谐振周期。在此,理想的是,n设为1(n=1),即,时间间隔设为1.5×Tc。另外,对于除了在各自的在前墨滴之后以(n+1/2)×Tc时间间隔排放的一个或多个墨滴的墨滴,理想的是在各自的在前墨滴之后以约n×Tc的时间间隔排放。另外,理想的是第一墨滴通过使没有先被扩张的受压墨室收缩而排出,或是可替换地,通过以大于最初扩张体积的体积来缩小受压墨室而排出。在这种情况中,理想的是在第一墨滴之后,以约(n+1/2)的间隔排放第二墨滴。通过排放的墨滴到达目标介质(纸件)的持续时间计算出墨滴速度Vj,其中到达目标介质的距离设为1mm,假设其后没有更多的墨滴。还有,理想的是,在各自的在前墨滴之后以约(n+1/2)×Tc的间隔排放的墨滴的速度Vj设为大于3m/s,以该速度可汇合顺序的墨滴。另外,理想的是,在从喷嘴至目标介质的射程中四个或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通过从墨滴排放头顺序排放多个墨滴而形成相对大墨滴,所述顺序墨滴在到达目标介质之前汇合,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压力产生装置,用于以近似等于(n+1/2)×Tc的时间间隔排放除了在一给定周期内不跟随有任何其它墨滴的 墨滴(最后一个墨滴)之外的一个或多个墨滴,在此,n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Tc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受压墨室的谐振周期,从当相应的在前墨滴被排放时起测量所述时间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行内充大桥干夫野田浩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