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31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墨容器填充结构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记录装载内的墨容器和具有其中填充墨容器并且安装在墨容器的输送口内的墨填充部分,其中在墨容器从墨容器填充部分拆卸时,防止墨从墨输送口滴落以防止污染操作者的手或墨容器填充部分周边。它布置成将安装部分(20)安装在墨容器(1)的输送口(11)内的方向(箭头(A)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墨排放口的墨容器,以及由墨容器和其中装载墨容器的墨容器装载部分形成的墨容器装载结构。
技术介绍
在例如模板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的记录设备中广泛使用地可更换的墨容器,并且已经提出多种墨容器。作为以上所述的墨容器,已经提出如日本特许公开公报NO.10(1999)-29298中披露那样的墨容器,该墨容器具有设置在其一个端表面内的墨排放口,并且通过墨排放口从记录设备水平方向装载和拆卸。但是,这种墨容器的不利之处在于,由于在墨容器的墨排放口保持水平方向的情况下墨容器装载到记录设备的墨容器装载部分内,即使在墨容器内的墨用完,墨也可残留在墨排放口的内侧和/或墨排放口附近,在墨容器从记录设备上拆卸时,残留的墨可从墨容器流出,污染操作者的手或记录设备的墨容器装载部分的周围部分。特别是,在墨容器填充低粘度墨时,残留的墨更容易流出。考虑到以上问题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从记录设备拆卸的墨容器以及一种墨容器装载结构,在墨容器装载结构中可以防止当墨容器从记录设备上拆卸时墨从墨容器中流出而污染操作者的手或记录设备的墨容器装载部分的周围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墨容器装载结构,该结构包括墨容器,墨容器设置其中存储墨的容器主体和墨容器内的墨通过其中排放的墨排放口,以及墨容器装载部分,墨容器装载部分设置其中装载墨容器并与墨容器的墨排放口接合的墨容器接合部分,其中改进包括墨容器的墨排放口和墨容器接合部分的墨容器接合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指向。按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墨容器,该墨容器用于所述的墨容器装载结构中,并且墨排放口在墨容器装载方向上设置在墨容器的端表面内。“墨容器装载方向”指的是其中在墨容器装载到墨容器装载部分内时墨容器运动的方向。例如,虽然优选的是墨容器装载方向与所述墨容器接合方向相同,墨容器装载方向不必须如此。按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墨容器,墨容器设置其中存储墨的墨容器主体和容器主体内的墨通过其中排放的墨排放口,其中改进包括墨容器的墨排放口形成在容器主体的端表面内,使得墨排放口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容器主体的上侧表面延伸的方向向下倾斜指向。容器可形成为使得其中形成由有墨排放口的端表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于墨排放口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另外,可以提供一种通气孔,该通气孔用于在形成有墨排放口的端表面的上部内将大气纳入容器主体内,使得通气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容器主体的上侧表面延伸的方向向下倾斜指向。墨排放口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可平行于通气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墨排放口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指的是墨在墨排放口的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上排出的方向。另外,“上侧表面”指的是与其中离开墨容器的侧表面形成墨排放口的端表面内的墨排放口的一侧相对的墨容器的侧表面。即,墨排放口在其上设置在所述端表面内的所述侧指的是下侧,并且与墨排放口在其上设置在所述端表面内的所述侧相对的所述侧指的是所述墨容器内的上侧。另外,“其中形成有墨排放口的端表面的法线的方向”指的是墨从所述端表面的法线延伸的方向排出的方向。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墨容器装载结构,由于墨容器的墨排放口和墨容器接合部分的墨容器接合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指向,在墨容器内的墨用完之后残留在墨排放口的内侧和/或墨排放口附近的墨可被造成流到记录设备,由此可在墨容器从记录设备拆卸时,防止残留的墨从墨容器流出,以防止污染操作者的手或记录设备的墨容器装载部分的周围部分。另外,可以回收被造成流到记录设备的墨,以便重新使用。当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墨容器装载结构的墨容器内的墨排放口在墨容器装载方向上设置在墨容器的端表面内时,由于墨排放口和墨容器的接合部分的接合可在墨容器装载到记录设备内同时实现,有助于墨容器装载在记录设备内。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墨容器,由于墨容器的墨排放口形成在容器主体的端表面内,使得墨排放口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容器主体的上侧表面延伸的方向向下倾斜指向,在容器主体的上侧表面保持在水平方向的情况下,在墨容器装载在记录设备内时,墨排放口的中心轴线可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指向,由此在墨容器内的墨用完之后残留在墨排放口内侧或墨排放口附近的墨可被造成流到记录设备,并且可在墨容器从记录设备拆卸时防止残留的墨从墨容器流出,以防止污染操作者的手或记录设备的墨容器装载部分的周围部分。另外,当容器主体形成为使得其中形成有墨排放口的端表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于本专利技术墨容器内墨排放口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墨排放口可相对于端表面形成在90°上。因此,有助于制造产品过程中的加工。另外,当用于将大气纳入容器主体内的通气孔设置在其中形成有墨排放口的端表面的上部内,使得通气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相对于容器主体的上侧表面延伸的方向向下倾斜指向,有助于墨容器装载到记录设备内。与例如通气孔相对于容器主体的上侧表面位于90°的情况相比,当通气孔形成为使得其中形成有通气孔的端表面的法线相对于容器主体的上侧表面延伸的方向向下倾斜指向时,较大量的墨可容纳在墨容器中。另外,当墨排放口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平行于通气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时,有助于墨排放口和墨容器的通气孔和墨容器装载部分的接合。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用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墨容器装载结构中的墨容器的透视图;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墨容器装载结构的视图;图3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墨容器的视图;图4是表示在箭头Y方向上看到的图3所示墨容器的视图;图5A和5B是表示图3所示墨容器的操作和作用的视图;图6是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墨容器的视图;以及图7是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墨容器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此后将参考附图描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墨容器装载结构。图1是示意表示用于此实施例的墨容器装载结构的墨容器的视图。用于此墨容器装载结构中的墨容器1如图1所示包括由树脂制成的大致矩形的墨容器主体10。填充在墨容器主体10内的墨通过其中排放的墨排放口11和将大气纳入容器主体10内的通气孔12设置在墨容器主体10的端表面10上。虽然在此实施例是矩形,墨容器主体10不必须局限于矩形容器,而可以具有其它多种形状。例如,墨容器主体10可以是圆柱形形状。图2示意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墨容器装载结构。墨容器装载结构包括如上所述构造的墨容器1和墨容器装载部分2,在墨容器装载部分2中装载墨容器1,并且设置包括与墨容器1的墨排放口11接合的墨抽吸孔21和与墨容器1的通气孔12接合的通气孔22。墨抽吸孔21和通气孔22各自是圆柱形形状,并且墨排放口11和墨容器1的通气孔12各自安装在圆柱形墨抽吸孔21和圆柱形通气孔22中。另外,墨抽吸孔21和通气孔22构造成,使得墨容器1的墨排放口11和通气孔12各自可从中拆卸。如图2所示,此实施例的墨容器部分2构造成使得墨容器1的墨排放口11和通气孔12的的墨容器接合方向(各自由箭头A所示)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指向。当墨容器装载部分2如上所述构造时,在墨用完时残留在墨排放口11和通气孔12内侧和/或墨排放口11和通气孔12附近的墨可被造成流到墨容器装载部分2,由此在墨容器1从墨容器装载部分2拆卸时,可防止残留墨从墨容器1流出,以防止污染操作者的手或记录设备的墨容器装载部分2的周围部分。另外,可以回收被造成流到墨容器装载部分2的残留墨,以重新使用。此实施例的墨容器1的墨排放口11和通气孔12通过例如阀的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容器装载结构,该结构包括墨容器,该墨容器设置其中存储墨的容器主体和墨容器内的墨通过其中排放的墨排放口,以及墨容器装载部分,该墨容器装载部分设置其中装载墨容器并与墨容器的墨排放口接合的墨容器接合部分,其中改进包括:墨容器的墨排放 口和墨容器接合部分的墨容器接合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指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若山贵宏宫泽隆松田雅志
申请(专利权)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