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上浆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7132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上浆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所述浆料包括15份~25份丙烯酸;10份~30份苯乙烯;10份~30份醋酸乙烯酯;30份~5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并通过溶液共聚反应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浆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能和较低的吸湿再粘性,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控,制得的浆料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按重量份计,所述浆料包括15份~25份丙烯酸;10份~30份苯乙烯;10份~30份醋酸乙烯酯;30份~5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并通过溶液共聚反应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浆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能和较低的吸湿再粘性,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控,制得的浆料性能稳定。【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变性淀粉、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类浆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三大纺织上浆用浆料。变性淀粉浆料是纺织上浆的主浆料组分,与天然纤维亲和力强,成膜性好,易于退浆,但由于淀粉大分子链是由环状结构的葡萄糖剩基构成的,玻璃化温度较高,大分子链的柔顺性较差,因此淀粉类浆料的浆膜硬而脆,且与涤纶纤维的亲和力较差,粘附性能不够。聚乙烯醇浆料成膜性好,且浆膜强度高、弹性好,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具有较好的粘附性,但聚乙烯醇浆料的生物降解性较差,欧洲一些国家已禁止使用聚乙烯醇浆料。聚丙烯酸类浆料是取代聚乙烯醇浆料发展的重要方向。聚丙烯酸类浆料按照侧链官能团的不同,可分为三类: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及其盐类,聚丙烯酸酯类。聚丙烯酰胺是一个亲水性很强的浆料,因此对疏水性强的涤纶纤维的粘附性不足。聚丙烯酸浆料是锦纶的适用浆料,但对涤纶纤维的粘附性较弱。且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及其盐类浆料吸湿再粘性大,只能少量使用于混合浆料中。聚丙烯酸酯类浆料主要是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为了水溶的需要,配以丙烯酸共聚单体;这类浆料对合成纤维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能,但吸湿和再粘性较强,玻璃化温度低,浆膜较软,限制了其作为主浆料的使用。且聚丙烯酸类浆料多采用乳液聚合法生产,乳化剂的存在往往会恶化其使用性能,如产生泡沫、影响与其它浆料的相容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该浆料对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能且吸湿再粘性低,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纺织上浆用浆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15份?25份丙烯酸;10份?30份苯乙烯;10份?30份醋酸乙烯酯;30份?5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种纺织上浆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按质量计,称取30g?50g丙烯酸、20g?60g苯乙烯、20g?60g醋酸乙烯酯以及60g?IOOg丙烯酸-2-乙基己酯混合,制得混合物A,称取所述混合物AlOOg,加入0.4g?Ig过氧化苯甲酰,制得混合物B ;2)、取三分之一量的所述混合物B于一 5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IOOmL乙醇,力口热四口烧瓶中溶液的温度至80°C,搅拌,并控制搅拌速度为100?120转/分,搅拌20min后,滴加剩余的三分之二量的所述混合物B,控制滴加完成所需的时间为l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3h,制得浆料初料;3)、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将所述浆料初料的PH值调节至PH6.5?7.0,加入250mL蒸馏水,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将减压蒸馏后所得产物用蒸馏水稀释至400mL。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丙烯酸-2-乙基己酯为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到丙烯酸类树脂产品,可用于合成纤维织物加工、粘合剂、涂料、塑料改性等方面。醋酸乙烯酯为无色液体,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醇树脂和合成纤维。能共聚生产多种用途粘合剂,还能与氯乙烯、丙烯腈、丁烯酸、丙烯酸、乙烯单体共聚接枝、嵌段等制成不同性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醋酸乙烯酯中较长的侧链,使得浆料的粘附性能得到了提闻。苯乙烯单体的玻璃化温度较高且和涤纶纤维的“苯环”具有相似结构,再配以丙烯酸共聚单体,使得浆料具有较低的吸湿再粘性。丙烯酸也可以用衣康酸替代。此外,本专利技术采用溶液聚合法对丙烯酸、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四类单体进行共聚,并且没有采用乳化剂,保证了浆料的性能稳定,不会受破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较佳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实施例1I)、称取40g丙烯酸、30g苯乙烯、30g醋酸乙烯酯以及IOOg丙烯酸_2_乙基己酯混合,制得混合物A。称取制得的混合物AlOOg,加入0.5g过氧化苯甲酰,制得混合物B ;2)、取三分之一量,即33.5g混合物B于一 500mL的四口烧瓶中,四口烧瓶中装有搅拌装置、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将IOOmL乙醇加入四口烧瓶中,并加热四口烧瓶中溶液的温度至80°C。搅拌,并控制搅拌速度为100转/分,搅拌20min后,滴加剩余的三分之二量,即67g混合物B,控制滴加完成所需的时间为l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3h,制得浆料初料;3)、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将上述步骤2)制得的浆料初料的pH值调节至PH6.5,加入250mL蒸馏水,然后减压蒸馏,将减压蒸馏后所得产物用蒸馏水稀释至400mL,即制得浆料。实施例2I)、称取30g丙烯酸、40g苯乙烯、40g醋酸乙烯酯以及90g丙烯酸_2_乙基己酯混合,制得混合物A。称取制得的混合物AlOOg,加入0.6g过氧化苯甲酰,制得混合物B ;2)、取33.6g混合物B于一 500mL的四口烧瓶中,四口烧瓶中装有搅拌装置、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将IOOmL乙醇加入四口烧瓶中,并加热四口烧瓶中溶液的温度至800C。搅拌,并控制搅拌速度为110转/分,搅拌20min后,滴加剩余的67g混合物B,控制完成滴加所需的时间为l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3h,制得浆料初料;3)、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将上述步骤2)制得的浆料初料的pH值调节至PH6.8,加入250mL蒸馏水,然后减压蒸馏,将减压蒸馏后所得产物用蒸馏水稀释至400mL,即制得浆料。实施例3I)、称取30g丙烯酸、40g苯乙烯、60g醋酸乙烯酯以及70g丙烯酸_2_乙基己酯混合,制得混合物A。称取制得的混合物AlOOg,加入0.Sg过氧化苯甲酰,制得混合物B ;2)、取三分之一量、即33.6g混合物B于一 500mL的四口烧瓶中,四口烧瓶中装有搅拌装置、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将IOOmL乙醇加入四口烧瓶中,并加热四口烧瓶中溶液的温度至80°C。搅拌,并控制搅拌速度为120转/分,搅拌20min后,滴加剩余的三分之二量、即67.2g混合物B,控制完成滴加所需的时间为l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3h,制得浆料初料;3)、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将上述步骤2)制得的浆料初料的pH值调节至PH7.0,加入250mL蒸馏水,然后减压蒸馏,将减压蒸馏后所得产物用蒸馏水稀释至400mL,即制得浆料。将甲酯浆、丁酯浆以及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浆料进行对涤纶的粘附性能测试,测试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15001-2008中的粗纱试验法进行测定,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浆料对涤纶纤维的粘附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纺织上浆用浆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15份~25份丙烯酸;10份~30份苯乙烯;10份~30份醋酸乙烯酯;30份~5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一种纺织上浆用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计,称取30g~50g丙烯酸、20g~60g苯乙烯、20g~60g醋酸乙烯酯以及60g~100g丙烯酸-2-乙基己酯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上浆用浆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15份~25份丙烯酸;10份~30份苯乙烯;10份~30份醋酸乙烯酯;30份~5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志勇李曼丽陶建勤张再兴丁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