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复合饲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13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奶牛复合饲料,由以下原料构成:秸秆20~28重量份(以干物质计)、胡萝卜0.8~1.2重量份(以干物质计)、降解菌种500~1500毫升/吨秸秆(以干物质计)、红糖0.8~1.5kg/吨秸秆(以干物质计)和适量水。经过备料、揉搓粉碎、混合、喷淋,压缩打捆,薄膜包装,密闭发酵,检验入库工序后得到奶牛爱吃的复合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饲料带有青贮的酸香、胡萝卜的酸甜,菌体蛋白含量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高,适口性特别好,奶牛等草食动物非常喜欢采食,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奶牛挑食性问题,又便于保存和运输,为当地奶牛养殖提供优质功能性粗饲料,而且加工成本相对便宜,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饲料,具体说是奶牛饲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奶牛饲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统计资料,我国秸杆有6.4亿吨,作为反刍动物需要的粗饲料,受技术能力的限制,大量秸杆不能为奶牛业所用。且在已经利用的秸杆中,只有15%左右经过加工处理,未经处理的秸杆消化率低、蛋白含量低、适口性差,造成奶牛采食量低,制约奶牛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把秸秆加工成奶牛饲料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青贮:就是把含水量在50%~70%的新鲜农作物秸秆铡短、压实、密封,进行厌氧发酵。具有工艺简单,存贮量大等特点,但原料要有一定的含水量,一般制作青贮的原料水分含量应保持在50%~70%,低于或高于这个含水量,均不易青贮;原料要有一定的糖分含量。一般要求原料含糖量不得低于1%~1.5%。青贮时间要求苛刻。2、微贮: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秸秆发酵活性菌,然后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贮藏,经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饲料。适口性明显增强、秸秆的消化率和采食量提高,同时具备不易发霉腐败,能够长期保存等优点。但营养物质互补性差,饲料的消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3、青干草压块:就是使用秸秆压块机把牧草、可饲用的农作物秸秆生产成饲草块。一般散容牧草、秸秆容量为20-50kg/m3,便于储存和运输,而且饲喂时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容量和饲料的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营养也有待进一步丰富。2004年第6期的《农村百事通》就证实:增加奶牛饲料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胡萝卜等茎类植物及红糖,对保证奶牛的奶质、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奶牛饲料的营养多样性、保证饲料的长久低廉供应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奶牛复合饲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奶牛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与青贮相比较,克服了青贮技术对物料的局限性,采取薄膜包装,取用更方便;与微贮相比较,由于添加了互补性的营养物质,改进了发酵工艺,营养更加全面,使饲料的消化率大大提高;与青干草压块相比较,加工的产品营养更为丰富,适口性好,饲料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奶牛复合饲料,由以下原料构成:秸秆20~28重量份(以干物质计)、胡萝卜0.8~1.2重量份(以干物质计)、降解菌种500~1500毫升/吨秸秆(以干物质计)、红糖0.8~1.5kg/吨秸秆(以干物质计)和适量水。所述的秸秆可以为半干玉米秸秆、干玉米秸秆、麦秸、稻草等农作物秸秆。所述的降解菌种是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物。所述的适量水保证了总含水量在40%~50%。如取:稻草秸秆(干物质)24份,胡萝卜(干物质)1份,菌种1000毫升/吨秸秆(干物质),红糖1.4kg/吨秸秆(干物质)。又经测定:稻草秸秆的含水量20%时,胡萝卜水分90%,则物料比例计算:胡萝卜的比例为1,那么秸秆的配比是:24*(1-90%)/(1-20%)=3,即秸秆(含水量20%):胡萝卜(水分90%)=3:1。此时胡萝卜和秸秆混合后的含水量为(3*20%+1*90%)/(3+1)=37.5%。若要求产品总含水量要求为50%,补充水用量的百分比为50%-37.5%=12.5%。一种奶牛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由以下步骤制得:一、备料、喷淋、混合:按照重量份选择没有发生霉变变质的农作物秸秆和没发生腐烂的胡萝卜,将秸秆有序的送入揉搓机进行揉搓,同时将经过粉碎胡萝卜投放在揉碎的秸秆-->上,制得秸秆、胡萝卜混合物待用;按照比例将降解菌种放入少量的红糖水中,搅拌均匀,控制混合液体在35℃~40℃之间,复活60~120分钟后制得生物菌种混合液待用;在输送秸秆、胡萝卜混合物的过程中将生物菌种混合液和需要补充的水用自动定量喷淋装置喷洒其上,并搅拌混合均匀。二、压缩打捆:用液压打捆机将物料混合物挤压成型。三、薄膜包装:将成型打捆的物料缠绕1-3层塑料薄膜,每层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05-2毫米。四、密闭发酵:将在塑料薄膜带内密封的物料放置以下天数完成发酵:在40℃≥日气温≥20℃时,放置7-10天即完成发酵;在20℃≥日气温≥10℃时,放置10-20天即完成发酵;在10℃≥日气温≥5℃时,放置20-30天即完成发酵。五、检验入库:抽取2~5%的产品,颜色为浅黄至棕褐色,气味为醇香味,水分含量在40%-50%之间,4≤PH值≤5为合格成品,存放入库。实验报告: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牛选择:选择河南省奶牛繁育中心试验牛60头,要求产奶量接近,头胎牛且体况正常,产奶时期较为接近(4-5个月)。2、试验方法:把60头牛随即分为2组,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采取二个不同阶段(对照、试验)对比试验。预饲期,每头每天投喂青贮饲料15kg,试验期,A组每头每天投喂青贮饲料15kg、本专利技术复合饲料10kg;A组每头每天投喂青贮饲料25kg,试验期做好产奶记录。-->每天每头供试牛日粮组成如下表:精料(Kg)青贮料(Kg)干草(Kg)牛汉堡(Kg)糟渣(Kg)对照组B14255010实验组A141521010饲喂方法:每天三次上料,先粗后精,自由饮水。试验时间:2007年2月1日~3月20日,予试期10天,试验期30天。3、产奶统计试验牛每天挤奶三次,及时记录每次产奶量。利用DHI系统,每隔5天采集一次奶样测定乳成分。产奶量纪录表    单位:kg日期2月11日2月12日2月13日2月14日2月15日2月16日2月17日2月18日2月19日2月20日A组1119110011211124111911111112111310901109B组1078105610841081107210041059106410581010日期2月21日2月22日2月23日2月24日2月25日2月26日2月27日2月28日2月29日2月30日A组1098108210811087107910681051106610691058B组1063104810431052102910111033104210221013日期3月1日3月2日3月3日3月4日3月5日3月6日3月7日3月8日3月9日3月10日A组1048106110551051105710501044104210401046B组10029981003992998987996986983982牛乳乳脂率、乳蛋白率测定情况表:项目对照组试验组乳脂率3.40±0.333.62±0.31乳蛋白率2.76±0.323.41±0.42二、结果与分析:-->在试验期内,A组共产奶32351kg,平均产奶量为35.95kg,B组共产奶26902kg,平均产奶量为29.89kg。采用配对试验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进行两组的平均产奶量比较,差异极显著。牛乳乳脂率、乳蛋白率明显提高,差异极显著。可见,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根据中原地区奶牛饲养中存在的粗饲料加工的问题,主要以秸秆、胡萝卜为原料,经过揉搓粉碎后利用率高,这样生产出的饲草带有青贮的酸香、胡萝卜的酸甜,菌体蛋白含量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高,适口性特别好,奶牛等草食动物非常喜欢采食。2、本专利技术复合饲料压缩后密度大,便于保存和运输,作为商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奶牛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构成:    秸秆20~28重量份(以干物质计)、胡萝卜0.8~1.2重量份(以干物质计)、降解菌种500~1500毫升/吨秸秆(以干物质计)、红糖0.8~1.5kg/吨秸秆(以干物质计)和适量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牛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构成:秸秆20~28重量份(以干物质计)、胡萝卜0.8~1.2重量份(以干物质计)、降解菌种500~1500毫升/吨秸秆(以干物质计)、红糖0.8~1.5kg/吨秸秆(以干物质计)和适量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牛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秸秆可以为半干玉米秸秆或干玉米秸秆或麦秸或稻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牛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降解菌种是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牛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加入的适量水保证总含水量在40%~50%。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奶牛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得:一、备料、喷淋、混合:按照重量份选择没有发生霉变变质的农作物秸秆和没发生腐烂的胡萝卜,将秸秆有序的送入揉搓机进行揉搓,同时将经过粉碎胡萝卜投放在揉碎的秸秆上,制得秸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霆刘伟王学君王淑梅王世坤赵戬王晓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花花牛奶牛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