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及使用该液晶透镜的立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516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23:44
一种液晶透镜及使用该液晶透镜的立体显示装置,该液晶透镜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材料,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之上的第三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组,该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分别由多个电极间隔排列形成,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四绝缘层,该第四绝缘层上设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组与该第二电极组在沿该第一基板的宽度方向上交替设置,还包括屏蔽层,该屏蔽层设置在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之间,该屏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相邻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屏蔽板,该屏蔽板由导电材料制成。该液晶透镜具有立体显示状态稳定性较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液晶透镜及使用该液晶透镜的立体显示装置,该液晶透镜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材料,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之上的第三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组,该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分别由多个电极间隔排列形成,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四绝缘层,该第四绝缘层上设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组与该第二电极组在沿该第一基板的宽度方向上交替设置,还包括屏蔽层,该屏蔽层设置在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之间,该屏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相邻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屏蔽板,该屏蔽板由导电材料制成。该液晶透镜具有立体显示状态稳定性较高的优点。【专利说明】液晶透镜及使用该液晶透镜的立体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显示装置,特别是一种液晶透镜及使用该液晶透镜的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液晶透镜来实现自由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装置,主要是利用在液晶层两侧的两片基板上分别设置正负电极,并在不同电极上施加大小不同的驱动电压,从而在两片基板间形成具有不同强度的垂直电场,以驱动液晶分子排列而形成可变焦液晶透镜。因此,只需要控制相应电极上的电压分布,液晶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就会相应的改变,从而对像素出射光的分布进行控制,实现自由立体显示和2D/3D自由切换。图1所示为一种常见的液晶透镜100,图中只画出了一个液晶透镜单元,在应用到显示器上时,会有多个液晶透镜100相互配合成一个整体,并设置在显示面板之前起到形成视差的作用。该液晶透镜100包含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正对设置,均由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在第一基板101上设置有第一电极组103,第一电极组103分别由透明导电材料如ITO或者IZO等制成。在第二基板102上设置有第二电极104,第二电极104也为透明导电材料如ITO或者IZO等制成。第二电极104为面电极。第一电极组103包含21个在X方向(即该第一基板101的宽度方向)以相等间隔分开、沿着y方向(即该第一基板101的长度方向)延展并且平行设置的条形电极E01,E02,E03,…,E20,E21。这些条形电极的数量一般为奇数,一般而言各个条形电极具备相同的宽度。在第一电极组103之上设置有第一介电层105,在第一介电层105之上设置有第一配向层106。在第二电极104之上设置有第二配向层107,第一配向层106与第二配向层107 —般由聚酰亚胺制成,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液晶材料108被封装在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的第一配向层106与第二配向层107之间。虽然图1中未画出,但液晶透镜100还包括用于液晶材料封装的周边封框胶以及用于控制z方向(即该第一基板101的厚度方向)液晶盒厚的间隙子(隔离物)等。`该液晶透镜100可以在电压的控制下形成菲涅耳透镜,以便使显示器发出的光形成光程差,从而形成立体图像。与一般抛物型液晶透镜相比,菲涅尔液晶透镜可以降低液晶盒盒厚,使液晶透镜制程变得相对简单,响应时间变小。同时,由于液晶盒盒厚减小,液晶等材料使用量减少,可以降低成本。请参照图2,当需要立体显示时,在第一电极组103的各个条形电极上施加不同的驱动电压,如:使电极EOl的驱动电压为Val,电极E02的电压为Va2,电极E03的电压为Va3,其中Val>Va2>Va3 ;在电极E04, E05, E06与E07上分别施加驱动电压Vbl, Vb2, Vb3和Vb4,且使得Vbl>Vb2>Vb3>Vb4。在每一个透镜单元内,使电压对称设置,即电极E15, E16, E17与E18的驱动电压也分别为Vb4, Vb3, Vb2与Vbl,电极E19,E20与E21的驱动电压也分别为Va3, Va2与Val。液晶透镜中心位置的电极如E08, E09,…,E13,E14等,也设置为对称分布的电压,如:使电极E08与E14驱动电压都为V08,电极E09与E13驱动电压都为V09,......,透镜中心电极Ell的驱动电压设为VII,且V08>V09>V10>V11。由于电压越大,液晶材料中的液晶分子相对旋转角度就会越大,所以,根据以上电压设置,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菲涅尔透镜光程差分布。根据电压设置情况可知,在图3中虚线椭圆框内,相邻的两个电极的驱动电压分别设置为区域极小和极大值,例如:参照图2,电极E03驱动电压为极小值,E04驱动电压为极大值;电极E07驱动电压为极小值,而电极E08为驱动电压极大值等等;这种驱动电压的差值将使位置相邻的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取向处于不稳定状态,立体显示状态下所形成的菲涅尔透镜在此区域内也会造成错误的显示信息,增大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提高立体显示状态的稳定性的液晶透镜及使用该液晶透镜的立体显示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晶透镜,用于立体显示,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材料,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设置,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之上的第三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组,该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分别由多个电极间隔排列形成,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四绝缘层,该第四绝缘层上设有第三电极,该液晶材料封装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电极组与该第二电极组在沿该第一基板的宽度方向上交替设置,还包括屏蔽层,该屏蔽层设置在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之间,该屏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相邻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屏蔽板,该屏蔽板由导电材料制成。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液晶透镜,该液晶透镜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材料,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设置,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之上的第三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组,该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分别由多个电极间隔排列形成,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四绝缘层,该第四绝缘层上设有第三电极,该液晶材料封装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电极组与该第二电极组在沿该第一基板的宽度方向上交替设置,还包括屏蔽层,该屏蔽层设置在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之间,该屏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相邻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屏蔽板,该屏蔽板由导电材料制成,该液晶透镜位于该显示面板之前。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液晶透镜通过在该第一基板上设置第一绝缘层及位于第一绝缘层之上的第三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组,该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组,并且在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之间设置屏蔽层,该屏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相邻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屏蔽板,该屏蔽板可以消除相邻电极组中相邻电极的电压差对液晶分子取向的干扰,从而提升显示的稳定性。所以,该液晶透镜及使用该液晶透镜的立体显示装置具有立体显示状态稳定性较高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一种常见的液晶透镜;图2是图1所示液晶透镜立体显示状况下的液晶分子排布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液晶透镜立体显示状况下的每个透镜单元内光程差分布;图4示出了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透镜,用于立体显示,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材料,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设置,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之上的第三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组,该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及第二电极组分别由多个电极间隔排列形成,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四绝缘层,该第四绝缘层上设有第三电极,该液晶材料封装在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与该第二电极组在沿该第一基板的宽度方向上交替设置,还包括屏蔽层,该屏蔽层设置在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之间,该屏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相邻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屏蔽板,该屏蔽板由导电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贤明张春光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