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以及覆盖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5866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以及覆盖构件。显示装置具备:显示模块,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覆盖构件,具备透射部和着色部,该透射部与所述显示区域对置,该着色部与所述显示模块的比所述显示区域靠外侧的周边区域对置;以及感光性树脂,将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覆盖构件粘接;所述着色部由使所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的波长的光透射的着色层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主张申请号为JP2012-277725,申请日为2012年12月20的日本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引用于此。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以及覆盖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根据节省空间、节省电力等保护环境的观念,作为显示设备,以液晶监视器、液晶电视、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笔记本电脑为代表,采用液晶面板、有机场致发光(EL)面板的商品增加。尤其,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便携式电话等各种电子设备中,不仅使用液晶面板、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还使用能够通过手指等触摸画面表面来输入信息的触摸面板、对画面的显示部分以外的外周部分进行覆盖隐藏的覆盖玻璃等。作为将这些显示面板、触摸面板、覆盖玻璃等薄板彼此贴合的技术,存在如下技术,即,将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涂敷在一个薄板表面,然后将另一个薄板与其重合,在树脂漫延至需要填充区域之后,照射紫外线来使树脂固化。但是,若考虑到树脂的涂敷量的偏差、抑制气泡等因素,则应该填充树脂的区域是很难仅限制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以下,称为有效区域)的。因此,有时树脂的填充区域比有效区域更向外侧扩大,而到达被光难于透射的遮光层等覆盖的覆盖玻璃的外周部。此时,在遮光层的下方产生了树脂的填充区域中的固化所需的紫外线难于到达的区域。例如,在安装有驱动IC芯片等的显示面板的安装部附近,大面积地覆盖有遮光层,因此紫外线几乎不能到达,从而有可能会产生存在有未固化树脂的区域。在树脂以未固化的状态被放置的情况下,不能够抑制树脂漫延,漫延的树脂侵入显示部分的间隙等,成为显示不良的原因等,有可能会造成质量恶化。另外,最近,为了同时实现小型化以及有效区域的大画面化,对窄边框化的要求不断增高。因此,显示面板也是,比有效区域靠外侧的周边区域的宽度变窄,因此将树脂的漫延停止在周边区域更加重要。在未固化的状态下漫延而漏出至显示面板的外侧的树脂,在将显示面板组装在电子设备主体上时成为障碍,有可能会导致质量恶化。另外,在除去漏出的树脂的工序中,除去的树脂成为污染物质,成为质量恶化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模块,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覆盖构件,具备透射部和着色部,该透射部与所述显示区域对置,该着色部与所述显示模块的比所述显示区域靠外侧的周边区域对置;以及感光性树脂,将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覆盖构件粘接;所述着色部由使所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的波长的光透射的着色层形成。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覆盖构件,与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对置配置,通过感光性树脂而与所述显示模块粘接,其特征在于,具备:透射部,与所述显示区域对置;以及着色部,与所述显示模块的比所述显示区域靠外侧的周边区域对置;所述着色部由使所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的波长的光透射的着色层形成。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能够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SP中应用的显示面板PNL的一例的俯视图。图2是概略表示包括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PNL的显示装置DSP的剖面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覆盖构件CB的一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覆盖构件CB的沿着A-B线的周缘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示意性表示能够在图4所示的覆盖构件CB的着色层11使用的材料的透射光谱的一例的图。图6是概略表示能够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SP中应用的覆盖构件CB的其它例子的剖面的剖视图。图7是概略表示能够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SP中应用的覆盖构件CB的其它例子的剖面的剖视图。图8是概略表示包括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PNL的显示装置DSP的其它例子的剖面的剖视图。图9是概略表示包括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PNL的显示装置DSP的其它例子的俯视图。图10是概略表示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DSP的沿着C-D线的剖面的剖视图。图11是概略表示包括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PNL的显示装置DSP的其它例子的剖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模块,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覆盖构件,具备透射部和着色部,该透射部与所述显示区域对置,该着色部与所述显示模块的比所述显示区域靠外侧的周边区域对置;以及感光性树脂,将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覆盖构件粘接;所述着色部由使所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的波长的光透射的着色层形成。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覆盖构件,与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对置配置,通过感光性树脂而与所述显示模块粘接,具备:透射部,与所述显示区域对置;以及着色部,与所述显示模块的比所述显示区域靠外侧的周边区域对置;所述着色部由使所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的波长的光透射的着色层形成。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关于各图,对发挥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能够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SP中应用的显示面板PNL的一例的俯视图。在此,作为显示面板PNL的一例说明液晶面板,但是也可以应用有机场致发光面板等其它显示面板。显示面板PNL例如为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具备阵列基板AR、与阵列基板AR对置配置的对置基板CT以及保持在阵列基板AR和对置基板CT之间的液晶层LQ。阵列基板AR和对置基板CT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规定的单元间隙(cell cap)的状态下通过密封构件SE而被贴合。该单元间隙是由在阵列基板AR或对置基板CT上形成的未图示的柱状间隔物形成的。液晶层LQ在阵列基板AR和对置基板CT之间的单元间隙中被保持在被密封构件SE包围的内侧。这样的显示面板PNL在被密封构件SE包围的内侧具备用于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ACT。有效区域ACT例如为大致长方形,由m×n个配置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PX构成(其中,m以及n为正整数)。阵列基板AR具备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的栅极布线G、沿着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延伸的源极布线S、与栅极布线G及源极布线S连接的开关元件SW以及与开关元件SW连接的像素电极PE等。隔着液晶层LQ与各像素的像素电极PE分别对置的对置电极CE例如配设于对置基板CT。此外,针对液晶面板的详细结构省略说明,但是构成为能够应用如TN(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模式、OCB(光学补偿弯曲: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模式、VA(垂直排列:Vertical Align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装置以及覆盖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模块,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覆盖构件,具备透射部和着色部,该透射部与所述显示区域对置,该着色部与所述显示模块的比所述显示区域靠外侧的周边区域对置;以及感光性树脂,将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覆盖构件粘接;所述着色部由使所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的波长的光透射的着色层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20 JP 2012-277725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模块,在显示区域显示图像;
覆盖构件,具备透射部和着色部,该透射部与所述显示区域对置,该
着色部与所述显示模块的比所述显示区域靠外侧的周边区域对置;以及
感光性树脂,将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覆盖构件粘接;
所述着色部由使所述感光性树脂固化的波长的光透射的着色层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性树脂介于所述覆盖构件的所述透射部及所述着色部与所述
显示模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块还具备信号供给源,
所述着色部形成为包围所述透射部的框状且与所述信号供给源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性树脂覆盖所述信号供给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层由在由有机类材料形成的母材中含有深色偶氮类有机颜料
的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性树脂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所述着色部由使紫外线波长的
光透射的着色层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模块中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敦史平林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