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481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包括裸光纤、将所述裸光纤夹在中间的出光板和保护板,其中,所述保护板上具有与所述裸光纤的设置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裸光纤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出光板覆盖在放置所述裸光纤一侧的所述保护板上;所述裸光纤的弯曲半径使得至少一部分光能够从所述裸光纤中射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面光发生装置,通过采用光纤传输光束,解决了面光源装置与初始光源产生装置的光电隔离问题,进而增加了面光源的应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采用裸光纤弯曲处表面发光以及出光板的方式,从而使出射光线更加柔和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还提供了可任意设定轮廓的出光板,从而解决了对面光发生装置的形状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包括裸光纤、将所述裸光纤夹在中间的出光板和保护板,其中,所述保护板上具有与所述裸光纤的设置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裸光纤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出光板覆盖在放置所述裸光纤一侧的所述保护板上;所述裸光纤的弯曲半径使得至少一部分光能够从所述裸光纤中射出。根据本技术提出的面光发生装置,通过采用光纤传输光束,解决了面光源装置与初始光源产生装置的光电隔离问题,进而增加了面光源的应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采用裸光纤弯曲处表面发光以及出光板的方式,从而使出射光线更加柔和均匀;本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还提供了可任意设定轮廓的出光板,从而解决了对面光发生装置的形状需求。【专利说明】一种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面光源被应用在多个领域中,它具有光线柔和、不伤眼、省电、光线自然的特点;但是传统面光源具有发光终端没有实现光电分离,并且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在高温、高湿、易燃、易爆等特殊应用环境有较高成本要求以及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或至少能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包括:裸光纤、将所述裸光纤夹在中间的出光板和保护板,其中,所述保护板上具有与所述裸光纤的设置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裸光纤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出光板覆盖在放置所述裸光纤一侧的所述保护板上。所述裸光纤的弯曲半径使得至少一部分光能够从所述裸光纤中射出。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所述裸光纤的设置形状为螺旋状。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所述裸光纤的设置形状为M型。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所述裸光纤的设置形状为U型。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所述裸光纤的设置形状为S型。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所述裸光纤为多模光纤。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所述出光板的出光面为凹凸起伏状。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所述出光板的材质为:聚碳酸酯、亚克力或聚苯乙稀。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所述出光板为圆形或方形。可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所述出光板和所述保护板为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面光发生装置,通过采用光纤以光束的方式传输点光源,从而解决了面光发生装置与初始光源产生装置的光电隔离问题,进而增加了面光发生装置的应用范围和安全性;通过采用裸光纤弯曲处表面发光以及出光板的方式,从而使照明光线更加柔和均匀;本专利技术的面光发生装置还提供了轮廓可任意设定的出光板,从而解决了对面光装置的形状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的A-A剖面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保护板俯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的B-B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如下: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裸光纤110、出光板120、保护板130、保护板凹槽131和保护板凸台132。【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面光发生装置可选因素较多,可以设计出多种实施例,因此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包括裸光纤110、将所述裸光纤夹在中间的出光板120和保护板130。首先传输光纤将光束传入裸光纤110中,然后至少一部分光线从裸光纤110弯曲位置透射出来,进而射入出光板120中进一步扩散,最后从出光板120出光面均匀射出,向周围环境提供面光照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中,所述裸光纤110能够根据实际所需的面光照明需求在平面内弯曲成任意形状(例如,螺旋状、U型、M型或S型结构)。其中,所述裸光纤110为传输光纤去掉外层后的光芯,光线能从裸光纤弯曲位置的表面射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中,保护板130具有与裸光纤110弯曲形状对应的凹槽结构131 (例如,螺旋状、U型、M型或S型凹槽结构)。凹槽131内覆盖有反光纸,该反光纸能将裸光纤弯曲位置射向保护板130的光线反射,使光线射向出光板120方向,提闻了光线的有效使用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中,所述出光板120选用PC(聚碳酸酯)、PMMA (亚克力)或PS (聚苯乙稀)作为基材,并在其中加入了扩散粒子。光线在出光板120中进行扩散,从而使经过出光板120的光线变的均匀柔和。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出光板120的轮廓能设定为任意形状,例如,圆形或方形。出光板120的出光面优选为凹凸起伏状,从而使从出光面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中,出光板120和保护板130连接方式优选为螺纹或卡扣连接。保护板130边缘具有凸台结构132,与出光板120之间形成空腔结构来装配裸光纤110。并且,凸台结构132内侧贴有封边条,用于实现保护板130轮廓边缘的光封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中,裸光纤110优选为多模光纤,可以用于传输多种颜色的光束,并且选用不易折断的塑料材质,从而保证裸光纤110在有限平面区域内可弯曲成任意的形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示例性说明。实施例1根据图1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的俯视图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包括裸光纤110和出光板120以及保护板130 (图1未示出)。裸光纤110为U型结构,与出光板120面接触。根据图2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的A-A剖面图(图2的剖面结构与图1相对应)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了保护板130,保护板130的边缘具有凸台结构132。保护板130与出光板120将裸光纤110夹紧固定。出光板120的出光面为凹凸起伏状,能够对光线进行散射。在实施例1中,裸光纤为U型弯曲状,其裸光纤的弯曲半径使得至少一部分光能够从裸光纤的弯曲位置射出。光束从外接的传输光纤进入裸光纤110后,从裸光纤110的弯曲位置射出。射入出光板120的光线在出光板120中进一步扩散后从出光板120的出光面射出,对周围环境提供面光照明。实施例2根据图3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的俯视图可以看出: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包括了裸光纤110、出光板120和保护板130 (图3未示出)。裸光纤110弯曲成螺旋状。根据图4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裸光纤式面光发生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裸光纤(110)、将所述裸光纤(110)夹在中间的出光板(120)和保护板(130),其中,所述保护板(130)上具有与所述裸光纤(110)的设置形状相匹配的凹槽(131),所述裸光纤(110)放置在所述凹槽(131)内;所述出光板(120)覆盖在放置所述裸光纤(110)一侧的所述保护板(130)上;其中,所述裸光纤(110)的弯曲半径使得至少一部分光能够从所述裸光纤(110)中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仲奎马晋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邦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