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区块缺陷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5995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4:42
一种液晶显示器区块缺陷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液晶显示器通电,使液晶显示器处于工作状态;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对液晶显示器进行电性和外观质量检查,检测液晶显示器的柔性印制电路是否存在粘着力缺陷。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将液晶显示器循环置于低温和高温环境中,加速液晶显示器区块缺陷的暴露,再通过对FPC进行电性检查辅以外观检查,发现存在粘着力缺陷的FPC,可以在短时间内暴露液晶显示器在设计阶段潜在的可能需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才出现的FPC粘着力下降,导致液晶显示器性能降低或者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包括以下步骤:对液晶显示器通电,使液晶显示器处于工作状态;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对液晶显示器进行电性和外观质量检查,检测液晶显示器的柔性印制电路是否存在粘着力缺陷。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将液晶显示器循环置于低温和高温环境中,加速液晶显示器区块缺陷的暴露,再通过对FPC进行电性检查辅以外观检查,发现存在粘着力缺陷的FPC,可以在短时间内暴露液晶显示器在设计阶段潜在的可能需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才出现的FPC粘着力下降,导致液晶显示器性能降低或者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制电路)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作为重要的电子部件在各行各业已经广泛应用。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为了更有效节省体积和达到一定的精确度,现在的数码相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的IXD (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均采用FPC —体线路配置。由于受工作环境、使用习惯等因素影响,利用FPC —体线路配置的IXD在经过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基板变形使FPC存在粘着力缺陷而容易出现脱落、剥离等异常,最终导致LCD无法正常工作。这种异常一般都是LCD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出现,目前所使用的常规测试方法无法暴露出可能潜在的FPC粘着力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暴露出可能潜在的FPC粘着力缺陷的。一种,包括以下步骤:对液晶显示器通电,使所述液晶显示器处于工作状态;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将所述液晶显示器置于低温环境中,持续第一时长,然后将所述液晶显示器置于高温环境中,持续第二时长,并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长在所述低温和高温环境间进行多次循环切换;所述低温为大于或等于零下25摄氏度,且小于或等于10摄氏度,所述高温为大于或等于50摄氏度,且小于或等于80摄氏度;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电性和外观质量检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器为从生产线上等时间间隔抽取得到,且同批次生产的液晶显示器抽取数量不低于5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间间隔为30分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应力测试是将所述液晶显示器置于冷热冲击机台内进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应力测试的测试条件为:将所述液晶显示器置于零下20摄氏度中持续60分钟,然后切换至60摄氏度持续60分钟,如此完成一个循环后再切换回去,连续进行50个循环测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步骤之前包括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画面品质检测的步骤,若所述画面品质检测通过,则进行所述温度应力测试,否则中止测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画面品质检测的检测环境照度为:200±10勒克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所述温度应力测试之后、所述电性和外观质量检查之前包括在常温下静置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步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常温下静置的时间为至少2小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电性和外观质量检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被检查出柔性印制电路粘着力缺陷的液晶显示器进行设计更改的步骤。上述,使液晶显示器通电处于工作状态后,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将液晶显示器循环置于低温和高温环境中,加速液晶显示器区块缺陷的暴露,再通过对FPC进行电性检查辅以外观检查,发现存在粘着力缺陷的FPC,可以在短时间内暴露液晶显示器在设计阶段潜在的可能需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才出现的FPC粘着力下降,导致液晶显示器性能降低或者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目前通过常规测试方法无法检测出存在FPC粘着力缺陷的LCD在经过长期使用后,由于使用环境变化和电气效应影响,FPC上的元器件出现粘着力点开裂、脱落或剥离等现象而使FPC接触不良,导致LCD某一些区块无法接收到信号而出现异常,通常把IXD的这种缺陷称为区块缺陷。由于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板,与其他连接部件膨胀率和收缩率不一致,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llO:对液晶显示器通电,使液晶显示器处于工作状态。液晶显示器是从生产线上抽取得到的,在本实施例中是从生产线上等时间间隔抽取得到。具体地,可根据液晶显示器生产的时间先后,在每条生产线上每间隔30分钟抽取I件液晶显示器作为样品,且同批次产品抽取样品数不低于5件,间隔时间及抽出件数并不是唯一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在生产线上等时间间隔抽取液晶显示器作为样品,然后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可降低未能发现同批次产品中FPC存在粘着力缺陷的概率,确保测试的有效性。步骤S130: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将液晶显示器置于低温环境中,持续第一时长,然后将液晶显示器置于高温环境中,持续第二时长,并根据第一和第二时长在上述两个环境间进行多次循环切换。其中,低温是指大于或等于零下25摄氏度,且小于或等于10摄氏度,高温是指大于或等于50摄氏度,且小于或等于80摄氏度,第一和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30分钟,且小于或等于90分钟。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将液晶显示器循环置于低温和高温环境中,加速液晶显示器区块缺陷的暴露。本实施例中温度应力测试由低温开始,高温结束,可避免低温结束测试时液晶显示器容易出现结露现象。具体地,可将液晶显示器放置在冷热冲击机台里面,利用冷热冲击机台设置测试条件为:将温度设置为零下20摄氏度,持续60分钟,然后切换至60摄氏度持续60分钟,如此完成一个循环后再切换回去,连续进行50个循环测试。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时长均设置为60分钟,循环次数为50次。可以理解,温度的选择,各时长以及循环次数都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液晶显示器的使用环境进行调整,具体可参考前述的温度和时长范围,结合液晶显示器各元器件的耐温级别来确定。步骤S150:对液晶显示器进行电性和外观质量检查。检查经过温度应力测试后,FPC与连接件有没有出现接触不良或者剥离等现象,即存在粘着力缺陷。具体可以将液晶显示器通电,输入液晶显示器控制讯号,观察液晶显示器画面是否出现区块状异常。若存在粘着力缺陷,则会体现在控制讯号无法传输到液晶显示器屏幕上,对应的液晶控制区域将出现无画面或者画面异常现象。上述,使液晶显示器通电处于工作状态后,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将液晶显示器循环置于低温和高温环境中,加速液晶显示器区块缺陷的暴露,再通过对FPC进行电性检查辅以外观检查,发现存在粘着力缺陷的FPC,可以在短时间内暴露液晶显示器在设计阶段潜在的可能需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才出现的FPC粘着力下降,导致液晶显示器性能降低或者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30之前包括步骤S120:对液晶显示器进行画面品质检测。画面品质检测包含:检查画面是否有亮点、暗点、压力点、断线、暗线、压力线、亮线、漏光、Cell/CF刮伤异物、偏光片异物、偏光片刮伤等,若画面品质检测通过,则进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区块缺陷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液晶显示器通电,使所述液晶显示器处于工作状态;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温度应力测试,包括将所述液晶显示器置于低温环境中,持续第一时长,然后将所述液晶显示器置于高温环境中,持续第二时长,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在所述低温和高温环境间进行多次循环切换;所述低温为大于或等于零下25摄氏度,且小于或等于10摄氏度,所述高温为大于或等于50摄氏度,且小于或等于80摄氏度;对所述液晶显示器进行电性和外观质量检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