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电缆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887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材料电缆沟,包括若干互相连接的主体,该主体由复合材料制成,该主体包括底板和组装在该底板两侧的侧板,相邻该主体互相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是平滑的。上述复合材料电缆沟结构稳定,充分实现了运输和安装的简便性,并能同时保证复合材料电缆沟在安装时不会对电缆保护层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输电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材料电缆沟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沟是最为常见的专供敷设电缆或安装附件的构筑物,如何快速、高效的安装,并顺利通过工程验收,避免返工情况的发生,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深度的不同,电缆沟可分为两种类型,深度不大于1m时,采用砖砌体表面抹灰电缆沟,大于1m时大多采用现浇混凝土电缆沟。砖砌电缆沟由于砖砌抹灰的工艺要求较高,抹灰的质量普遍偏低,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砖砌电缆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较差,常出现倾斜、倒塌、变形等问题。现浇钢筋混凝土电缆沟则存在支模困难,沟体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难以得到保证,且沟壁保护层较薄,受反复冻融影响,使用多年以后表面破损严重,不便修复;电缆沟沟壁表面粗糙,施工不当易产生棱角,在敷设电缆过程中易损伤电缆保护层。上述两种电缆沟由于资源耗费较多,且现场湿作业程序多,施工周期较长,安全文明施工差,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电缆沟,该复合材料电缆沟结构稳定,安装方便,并能防止电缆保护层受到损伤。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复合材料电缆沟,包括若干互相连接的主体,该主体由复合材料制成,该主体包括底板和组装在该底板两侧的侧板,相邻该主体互相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是平滑的。上述主体互相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是平滑的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上述主体互相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形成突起的棱角时,该主体互相连接的部位形成的棱角处设置为圆角;第二种情况是当上述主体互相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没有形成突起的棱角时,该主体互相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地,上述侧板和底板通过固定件配接。该固定件可以为螺栓,通过螺栓固定时,位于主体内表面的螺栓嵌入到主体内部或该螺栓为圆头螺栓。优选地,上述侧板和底板通过插接结构插接固定。该插接结构可以是该侧板与底板之间相互配合的插槽和插条。更为优选地,还可以通过螺栓加固上述插接结构的连接部分,通过螺栓固定时,位于主体内表面的螺栓嵌入到主体内部或该螺栓为圆头螺栓。优选地,当上述底板和侧板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形成突起的棱角时,该底板和侧板连接的部位形成的棱角处设置为圆角;当上述底板和侧板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没有形成突起的棱角时,该底板和侧板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地,上述主体之间通过插接结构插接固定。该插接结构可以是该主体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相互配合的插槽和插条。更为优选地,还可以通过螺栓加固上述插接结构的连接部分,通过螺栓固定时,位于主体内表面的螺栓嵌入到主体内部或该螺栓为圆头螺栓。优选地,上述主体之间通过固定结构配接。该固定结构可以是螺栓,通过螺栓固定时,位于主体内表面的螺栓嵌入到主体内部或该螺栓为圆头螺栓。该固定结构还可以是固定框架。更为优选地,上述主体通过与上述固定结构插接固定。该插接结构可以为分别设置在该固定结构和该主体上的插槽和插条。更为优选地,上述固定结构和上述主体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更为优选地,上述定位结构为设置在上述固定结构上的凹槽和与该凹槽配合设置在上述主体上的突起。优选地,上述主体还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电缆支架,该电缆支架支撑电缆部位的棱角设置为圆角。优选地,若干上述底板形成该复合材料电缆沟的底面,该底面间隔设置有排水口。该多个排水口可以通过管道将上述复合材料电缆沟内的水排出。优选地,上述主体上设置有地下固定结构。该地下固定结构可以是向主体外延伸的条状结构。该地下固定结构可以防止上述复合材料电缆沟在地下发生移动。并能增加上述复合材料电缆沟在地下的固定力,防止因为土地浮力的问题,使该复合材料电缆沟上浮。优选地,上述地下固定结构设置在上述固定结构底部。该地下固定结构可以是上述固定框架底部向外伸出的条状结构。该复合材料电缆沟在组装的接缝处形成棱角的,将棱角设置成圆角结构;未形成棱角的使主体的内表面平齐;并将外露的螺栓等用圆头的螺栓,或直接将螺栓嵌入到主体内;将电缆支架外露的棱角设置了圆角。以上设置确保了复合材料电缆沟内部没有尖锐的棱角,避免了在安装时对电缆保护层造成损伤。上述复合材料电缆沟结构稳定,充分实现了运输和安装的简便性,并能同时保证复合材料电缆沟内表面平滑,防止安装时对电缆保护层造成损伤。上述复合材料电缆沟,可以通过上述固定件或插接结构很简便地将上述侧板和底板组装在一起,通过插接结构或者是固定结构可以简便地将上述主体和主体组装起来,使该复合材料电缆沟的运输和安装方便,节省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由于若干主体的结构相同,所以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实现批量制造。如果建立国际或国家标准还可以实现不同地区或场所的通用性,并能方便维修或更换损坏的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复合材料电缆沟1000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固定框架110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电缆支架13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复合材料电缆沟2000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复合材料电缆沟3000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复合材料电缆沟4000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复合材料电缆沟5000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底板51的立体示意图;图9(a)、(b)、(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相邻侧板52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000、2000、3000、4000、5000——复合材料电缆沟;100、200、300、400、500——主体;101、58、501——插条;102——排水口;110、210、310——固定框架;111、59、511——插槽;112、412——定位槽;113、313、413、513——地下固定结构;11、41、51——底板;12、42、52——侧板;13、53——电缆支架;14、214、314、414、415——螺栓;15——圆头螺栓;16、56——圆角;57、517——插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材料电缆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电缆沟,包括若干互相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主体包括底板和组装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相邻所述主体互相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是平滑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电缆沟,包括若干互相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由复合材料
制成,所述主体包括底板和组装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相邻所述主体
互相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是平滑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互相连接
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或所述主体互相连接的部位形成
的棱角处设置为圆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
板连接的部位的主体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或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连
接的部位形成的棱角处设置有圆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之间通过
插接结构配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电缆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斌孔维贞黄华亮缪如建朱勇方江宋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