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限流片的电解液进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844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2:42
带限流片的电解液进液管,包括进液管本体及用于控制电解液进液管内电解液流量的电解液进液管开关,进液管本体内还设有限制电解液流量的限流片,所述限流片为圆形片状结构,限流片中部带有孔洞,限流片设在电解液进液管开关后方的进液管本体管道内,所述限流片的孔洞直径为10~15mm。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限制电解液进液管开关开度过大时的电解液流量,从而提高了电解阴极物理质量,延长了电解液进液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电解精炼的电解液进液管道,尤其是电解液“下进上出”流动方式的电解槽中使用的一种带限流片的电解液进液管
技术介绍
在金属电解车间中,电解液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当中,而电解液常采用“下进上出”的流动方式进入或流出电解槽。在这种电解液循环系统中,电解液进液管从电解槽的外侧进入,绕过电解槽上边缘经电解槽内侧壁延伸至电解槽的底壁,贴近底壁的电解液进液管有开口,进液管内的电解液从开口处流入电解槽内。电解生产中,为保证电解液中金属离子的平衡,电解工人需不定时地调节电解液进液管的开关,以控制电解槽中电解液的流量。但为节约生产成本,电解液进液管开关常使用普通球阀开关,而普通的球阀开关一般不能进行流量微调。因此,电解工人在调节电解液流量时,很难将电解液进液管开关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当电解液进液管开关开度过大时,电解液迅速从上述电解液进液管开口处喷出,将电解槽槽底的阳极泥带起,阳极泥附着在阴极板上影响电解阴极的物理质量,而且,在高压电解液的冲击下,电解液进液管有可能在接口处脱离,缩短了电解液进液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限流片的电解液进液管,它能够解决上面所述由电解液流量过大造成的电解阴极物理质量下降或电解液进液管从接口处脱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带限流片的电解液进液管,包括进液管本体及用于控制电解液进液管内电解液流量的电解液进液管开关,进液管本体内还设有限制电解液流量的限流片,所述限流片为圆形片状结构,限流片中部带有孔洞,限流片设在电解液进液管开关后方的进液管本体管道内。所述限流片的孔洞直径为10~1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电解液进液管内上设置限流片,可限制电解液进液管开关开度过大时的电解液流量,从而提高了电解阴极物理质量,延长了电解液进液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限流片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带限流片的电解液进液管,包括进液管本体3及用于控制电解液进液管内电解液流量的电解液进液管开关1,进液管本体3内还设有限制电解液流量的限流片2,限流片2为圆形片状结构,限流片2中部还带有孔洞4,孔洞4直径为10~15mm,限流片2设在电解液进液管开关1后方进液管本体3的管道内。正常情况下,进液管本体3中的电解液平缓穿过限流片2进入电解槽,当电解液中金属离子失衡或其他原因需要增大电解液流速时,旋转电解液进液管开关1,增大电解液进液管开关1的开度,由于受限流片2中部孔洞4的限制,电解液流量缓慢增加,即使电解液进液管开关1的开度超过了预定范围,电解液流量也不会急剧增加,从而保证了电解生产的顺利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限流片的电解液进液管

【技术保护点】
带限流片的电解液进液管,包括进液管本体及用于控制电解液进液管内电解液流量的电解液进液管开关,其特征在于,进液管本体内还设有限制电解液流量的限流片,所述限流片为圆形片状结构,限流片中部带有孔洞,限流片设在电解液进液管开关后方的进液管本体管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限流片的电解液进液管,包括进液管本体及用于控制电解液进液管内
电解液流量的电解液进液管开关,其特征在于,进液管本体内还设有限制电解
液流量的限流片,所述限流片为圆形片状结构,限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铁梅左剑雄
申请(专利权)人:岑溪市东正动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