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宏斌专利>正文

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15650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贝氏奥林螨Oulenzia bakeri Hughes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关键技术是以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作为培养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料。培养出的贝氏奥林螨可以作为肉食性螨类的饲料螨,用于肉食性螨类的培养,培养出的肉食性螨类可以释放到农、林作物上,控制农、林作物上植食性害螨(或害虫)的危害。或者,培养出的贝氏奥林螨也可以直接释放到农、林作物上,作为当地肉食性螨类的食物来源,增加肉食性螨类在农、林作物上的种群数量,近而增强肉食性螨类对植食性害螨(或害虫)的控制作用,从而减少植食性害螨(或害虫)对农、林作物的为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贝氏奥林螨Oulenzia?bakeri?Hughes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技术是以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作为培养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料。培养出的贝氏奥林螨可以作为肉食性螨类的饲料螨,用于肉食性螨类的培养,培养出的肉食性螨类可以释放到农、林作物上,控制农、林作物上植食性害螨(或害虫)的危害。或者,培养出的贝氏奥林螨也可以直接释放到农、林作物上,作为当地肉食性螨类的食物来源,增加肉食性螨类在农、林作物上的种群数量,近而增强肉食性螨类对植食性害螨(或害虫)的控制作用,从而减少植食性害螨(或害虫)对农、林作物的为害。【专利说明】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贝氏奥林螨{Oulenzia bakeri Hughes)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贝氏奥林螨Oulenzia bakeri Hughes是蛛形纲,无气门目,温特螨科,奥林螨属中的一种螨类,其同物异名为 Oulenzia arboricoIaOudemans, Calvolia bakeri Hughes,Calvolia arboricola (Oudemans) Jk.Lenzia arboricola OudemansCFan, et al.2012;Hughes, 1962 )。其中Oulenzia, Calvolia和均指动物分类学中的一个属。贝氏奥林螨栖息于橡胶树、黄麻和柑桔树的叶片和果实上(Fan,et al.2012 ;Hughes, 1962 ;Muma, 1965 ;Buosi, 2006 ;Reinaldo, 2001)。国际上一直以来认为它以植物叶片为食(Baker, 1952),但只是猜测它的食性,并没有进行任何生物学研究,更未见以该螨作为肉食性螨类的饲料螨,对肉食性螨类进行培养的任何资料。由于该螨在中国还没有中文名,因此根据中文的定名习惯,本专利技术人将其中文名定为贝氏奥林螨。本专利技术人在对该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了以酵母作为培养料的核心成分培养贝氏奥林螨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之一提供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任务之二提供贝氏奥林螨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是以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是以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作为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料,用以培养贝氏奥林螨。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可以单独用以培养贝氏奥林螨,也可以加入其它介质(如面粉、麦皮、蛭石、木屑,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形成混合物后,再用以培养贝氏奥林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其工艺流程是: 第一步:将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或其与其它介质的混合物放入一个透气且能防止螨虫逃逸的培养容器或载体中; 第二步:然后在培养容器或载体中加入I只以上的贝氏奥林螨; 第三步:再将培养容器或载体移入培养室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温度为5-35°C,空气相对湿度为50-100% RH,有无光照均可;根据容器的大小、加入的贝氏奥林螨的数量,以及培养条件的不同,培养10-100天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应用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培养出的贝氏奥林螨可以作为肉食性螨类的饲料螨,应用于培养肉食性螨类,肉食性螨类的具体物种是指斯氏纯绥螨{Typhlodromips) swirskii Athias-Henriot、加州纯绥螨 Neoseiulus (Atnblyseius) californicus (McGregor)、伪纯绥螨 Neoseiulus(Amblyseius) fallacies (Garman) >H1.1?^ Amblyseiuseharai Amitai & Swirsk1、梓樣近盲绥螨 Amblydromalus (Atnblyseius) limonicusQarman & McGregor、安德森纯^ Amblyseius andersoni Chant, M^ ^ Amblyseius {Iphiseius) degeneransBerlese、一种小盲绥螨 Typhlodromips {Transeius) montdorensis Schicha、一种真绥螨及/此/狀gal licus Kreiter & Tixier0 (说明:此处肉食性螨类的名称在中国有很多叫法,但它们各自都只有一种学名,而上述一种小盲绥螨Typhlodromips {Transeius)montdorensis Schicha 和一种真绥螨及ASeiw1S gal licus Kreiter & Tixier 尚无中文名。)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其应用,在使用贝氏奥林螨作为饲料螨培养上述肉食性螨类时,可以先在上述培养容器或载体中培养贝氏奥林螨,当培养容器或载体中,每0.1克培养料中的贝氏奥林螨达到I只以上时,再加入肉食性螨类,并使肉食性螨类在每0.1克培养料中的数量达到I只以上;或者,也可以在所述培养容器或载体中同时加入贝氏奥林螨和肉食性螨类(其比例为I 一 100只贝氏奥林螨:I只肉食性螨类)。上述两种培养方式的培养条件与上述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的工艺流程的第三步相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应用包括:培养出的贝氏奥林螨,经过包装后,可以直接释放到农、林作物中,作为当地肉食性螨类的补充食物,以增加肉食性螨类的食物来源,从而增加肉食性螨类在农、林作物中的种群数量,近而增强肉食性螨类对农、林作物上的植食性害螨(或害虫)的控制作用,从而减少植食性害螨(或害虫)对农、林作物的危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的新颖性在于:国内外尚无贝氏奥林螨生物学的任何研究资料,更没有任何贝氏奥林螨培养方法的相关资料,本专利技术人是在详细研究该螨的生物学后首次提出以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作为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料的核心成分,并对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首次提出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条件 是:温度为5-35°C,空气相对湿度为50-100% RH,有无光照均可。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贝氏奥林螨可以作为上述肉食性螨类的饲料螨,进行上述肉食性螨的培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的创造性在于:国际上一直以来认为贝氏奥林螨是以植物叶片为食的(Baker, 1952),而本专利技术人在在对该螨的生物学进行研究后,创造性地专利技术了以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作为它的培养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的实用性在于:培养出的贝氏奥林螨可作为肉食性螨类的饲料螨,用于培养肉食性螨类,培养出的肉食性螨类进行包装后,可释放到农林作物上,起到控制害螨、害虫为害的目的,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或者,培养出的贝氏奥林螨,也可以经过包装后,直接释放到农、林作物中作为当地肉食性螨类的补充食物,以增加肉食性螨类的食物来源,从而增加肉食性螨类在农、林作物上的种群数量,近而增强肉食性螨对植食性害螨、害虫的捕食与控制作用,减少植食性害螨、害虫对农、林作物的危害。传统技术使用仓储螨类作为肉食性螨类的饲料螨,但有较多资料表明仓储螨类(例如腐食酪螨、椭圆食粉螨、甜果螨)会引起人体皮肤及呼吸道的过敏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贝氏奥林螨Oulenzia bakeri Hughes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以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作为培养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料;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可单独使用,直接作为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料,或者将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加入面粉、麦皮、蛭石、木屑等其它介质形成混合物后,再作为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料;所述的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的工艺流程如下:第一步:将酵母或含酵母成分的物质,或其与面粉、麦皮、蛭石、木屑等其它介质形成的混合物放入一个透气且能防止螨虫逃逸的培养容器或载体中;第二步:然后在培养容器或载体中加入1只以上的贝氏奥林螨;第三步:再将培养容器或载体移入培养室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温度为5‑35℃,空气相对湿度为50‑100%RH,有无光照均可;根据容器的大小、加入的贝氏奥林螨的数量,以及培养条件的不同,培养10‑100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宏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