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性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5591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20:47
一种临时性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系统,基于生活小区配套的化粪池改建,将化粪池第一格改建成消化调节池,第二格改建成接触氧化池,第三个改建成沉淀池。不存在寻找污水站用地困难的问题,不需要改造生活小区原有污水管网的问题,不需要土建或钢结构等构筑物。除了电气控制柜为地上式设备,其他设备都为沉水式设备、投资少。市政管网建成后,只需拆除设备即可恢复污水管网和化粪池功能,施工方便,污水处理良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临时性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系统,基于生活小区配套的化粪池改建,将化粪池第一格改建成消化调节池,第二格改建成接触氧化池,第三个改建成沉淀池。不存在寻找污水站用地困难的问题,不需要改造生活小区原有污水管网的问题,不需要土建或钢结构等构筑物。除了电气控制柜为地上式设备,其他设备都为沉水式设备、投资少。市政管网建成后,只需拆除设备即可恢复污水管网和化粪池功能,施工方便,污水处理良好。【专利说明】一种临时性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临时性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新区的房地产小区不断增多,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保护的问题。由于城市新区在建设城市市政污水管网及城市污水处理厂与房地产生活小区建设周期不配套的问题,房地产小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无法排入原有规划的市政污水管网,进行专业的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自然环境。因此需要在生活小区内建设临时污水处理站处理小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或地方污水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排入自然环境,至城市新区市政污水管网和配套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调试完成后接入市政管网。很多房地产小区在规划中并无设计污水处理站,需要在小区内寻找新的用地,并且需要将小区产生的污水通过管网收集排入污水处理站,但通常在用地紧张的小区内寻找新的用地较为困难,原有规划的小区污水管网也需要变更,当市政管网建成后,难于恢复。因此需要一种临时性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良好,占地面积少,对生活小区污水管网改造少,施工方便,投资少,并且当市政污水管网建成后便于后期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生活小区配套的化粪池改建的临时性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系统。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时性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生活小区配套的化粪池改建,包括消化调节池,与污水管连通,设置有栅格、搅拌装置、切割提升泵、液位控制器和电磁阀;该栅格设置于污水管的出水口处,该搅拌装置由电磁阀控制,该消化调节池内还设置有厌氧污泥和兼性污泥,该切割提升泵由液位控制器控制将水解酸化后的废水提升至下一反应池;接触氧化池,设置有生物填料、沉水式鼓风机、生物曝气器、好氧污泥和集水装置;沉水式鼓风机的输出端与生物曝气器和搅拌装置相连以提供气源;该集水装置设有多个与下一反应池连通的出水口以将混合液均匀布水至下一反应池;沉淀池,设置有斜板填料和排放管,该排放管与沉淀池连通将以上清液排出。优选的,将化粪池第一格改建成消化调节池,第二格改建成接触氧化池,第三个改建成沉淀池,在第一格与第二格的之间的过水孔内设置管道堵头,在第二格与第三格的之间的过水孔之间设置有所述集水装置。优选的,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还设置有混合液回流泵和混合液回流管,该混合液回流管一端连接混合液回流泵输出端,另一端连通至消化调节池以将好氧硝化处理后的混合液回流至消化调节池。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内还设置有污泥回流泵和污泥回流管,该污泥回流管一端与污泥回流泵输出端相连,另一端连通至消化调节池以将沉淀池中的污泥进行减量消化处理。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内为MBR膜池,且用MBR膜代替所述斜板填料。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生活小区配套的化粪池改建成污水处理站,不存在寻找污水站用地困难的问题,不需要改造生活小区原有污水管网的问题,不需要土建或钢结构等构筑物。除了电气控制柜为地上式设备,其他设备都为沉水式设备、投资少。市政管网建成后,只需拆除设备即可恢复污水管网和化粪池功能,施工方便,污水处理良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其中:1消化调节池;2接触氧化池;3沉淀池;4污水管;5栅格;6厌氧污泥;7兼性污泥;8搅拌装置;9切割提升泵;10液位控制器;11生物填料;12沉水式鼓风机;13生物曝气器;14好氧污泥;15混合液回流泵;16集水装置;17斜板填料;18污泥回流泵;19电磁阀;20排放管;21污泥回流管;22混合液回流管;23空气管道;24管道堵头;25电气控制柜;26化粪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申请基于生活小区原有标配设置的化粪池进行改造。生活小区化粪池基于《03s702标准图集》施工,共设置三个水池,各个水池停留时间为16.5h、5.6h和5.6h,总停留时间为27.7h。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中的除碳脱氮组合工艺用于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即“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其中缺氧工艺停留时间需4h,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为5.5h,沉淀时间为3h,生化工艺共需要时间为12.5h〈27.7h。由于小区污水水量变化大,需要调节池调节水量,所以将化粪池26第一格改建成消化调节池I,实现“调节池+缺氧池”的组合工艺,第二格改建成接触氧化池2,第三个改建成沉淀池3。本申请临时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工程由“消化调节池1+接触氧化池2+沉淀池3”工艺系统组成。原化粪池26在第一格水池和第二格水池设有三个过水孔。因为工艺需求在第一格与第二格的之间的过水孔内设置三个管道堵头24,在第二格与第三格的之间的过水孔之间设置有集水装置16。管道堵头24采用PVC材质的弯头和管道构成。后期恢复化粪池26原有功能时,只需求将管道弯头拔出,即可恢复过水孔。具体结构如下:参照图1、图2,一种临时性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系统,基于生活小区配套的化粪池26改建,包括消化调节池1,与污水管4连通,设置有栅格5、搅拌装置8、切割提升泵9、液位控制器10和电磁阀19。该栅格5设置于污水管4的出水口处用于滤去杂质及悬浮物。该搅拌装置8由电磁阀19控制搅拌时间,实现发酵灭菌。在该消化调节池I内还投放厌氧菌种和兼性菌种,培养厌氧污泥6和兼性污泥7,实现污水的水解酸化,减轻后续好氧处理的负荷。该切割提升泵9由液位控制器10控制将水解酸化后的废水提升至接触氧化池2进行好氧反应。接触氧化池2,设置有生物填料11、沉水式鼓风机12、生物曝气器13、好氧污泥14和集水装置16。沉水式鼓风机12的输出端通过空气管道23与生物曝气器13和搅拌装置8相连,通过生物曝气器13提供好氧菌所需求的氧气,通过好氧菌的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吸收、分解、转化成二氧化碳和谁,并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在接触氧化池2中设有生物填料11,为好氧微生物提供了大面积的活动范围,微生物增长速率快,经生物氧化降解后,污水中的生物污泥具有良好的絮凝和泥水分离效果,通过集水装置16将接触氧化池2的混合液均匀布水至下一反应池,该集水装置16设有多个与下一反应池连通的出水口以将混合液均匀布水至沉淀池3。沉淀池3,设置有斜板填料17和排放管20,通过沉降作用,沉淀池3上清液达标排并通过排放管20排出。接触氧化池2内还设置有混合液回流泵15和混合液回流管22,该混合液回流管22 一端连接混合液回流泵15输出端,另一端连通至消化调节池I以将好氧硝化处理后的混合液回流至消化调节池I进行反硝化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临时性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生活小区配套的化粪池改建,包括消化调节池,与污水管连通,设置有栅格、搅拌装置、切割提升泵、液位控制器和电磁阀;该栅格设置于污水管的出水口处,该搅拌装置由电磁阀控制,该消化调节池内还设置有厌氧污泥和兼性污泥,该切割提升泵由液位控制器控制将水解酸化后的废水提升至下一反应池;接触氧化池,设置有生物填料、沉水式鼓风机、生物曝气器、好氧污泥和集水装置;沉水式鼓风机的输出端与生物曝气器和搅拌装置相连以提供气源;该集水装置设有多个与下一反应池连通的出水口以将混合液均匀布水至下一反应池;沉淀池,设置有斜板填料和排放管,该排放管与沉淀池连通将以上清液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泽林东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嵩湖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