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界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5215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围界保护系统,包括围护单元和入侵监测单元,围护单元包括设置在待保护区域周边的围栏或栅栏,入侵监测单元包括周向设置在围护单元上和/或埋设在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本设计利用无源光纤对外界入侵进行监测,再识别出入侵方式和位置而进行系统预警和实时报警,采用无源光纤的监测方式,对于大面积监控区域或长线性监控区域均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并且光纤耐环境性能极好,狂风暴雨等恶劣环境也不会影响监测精度,而且即使被入侵者剪断,系统仍然能够继续提供有效的报警能力而不会陷入瘫痪状态,并且无需外电源、中继器及信号处理器等其他器件,施工及维护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围界保护系统,包括围护单元和入侵监测单元,围护单元包括设置在待保护区域周边的围栏或栅栏,入侵监测单元包括周向设置在围护单元上和/或埋设在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本设计利用无源光纤对外界入侵进行监测,再识别出入侵方式和位置而进行系统预警和实时报警,采用无源光纤的监测方式,对于大面积监控区域或长线性监控区域均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并且光纤耐环境性能极好,狂风暴雨等恶劣环境也不会影响监测精度,而且即使被入侵者剪断,系统仍然能够继续提供有效的报警能力而不会陷入瘫痪状态,并且无需外电源、中继器及信号处理器等其他器件,施工及维护便捷。【专利说明】围界保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围界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围界保护系统一般包括围栏或栅栏单元和入侵监测单元,通过入侵监测单元监测外周围是否有入侵者或破坏,而以往采用的入侵监测单元中的监测元件一般采用红外线传感器、电子脉冲绳或震动传感器,虽能够实现简单的防御功能,但都存在一些弊端,对于红外线传感器,布置红外射线束使之划定欲监视的周界,每当有人穿过该周界时则引起红外射线束的暂时中断,从而启动警报信号,该系统误报率高,植物叶子、小动物都会引起红外报警,没有阻挡人员入侵的功能;对于电子脉冲绳,是利用电子脉冲绳来划定欲监视的周界,电子脉冲每分钟60次扫描电子墙的每一根导线,每个脉冲峰值有5 — 8千伏,使入侵者难以攀越,这样的系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但不能多次入侵探测,无法定位入侵位置,不能全天候监控;而对于震动传感器,其安装在网片上或空心立柱内,安装在网片上时只需剪断线缆就可以使其失去作用,就失去了监测功能,而安装在立柱上时报警不灵敏,会经常性地造成漏报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围界保护系统,其通过无源光纤的参数变化能够精确地监测出入侵的位置和入侵的方式,以便采取应对措施,高效、精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围界保护系统,包括围护单元和入侵监测单元,所述的围护单元包括设置在待保护区域周边的围栏或栅栏,所述的入侵监测单元包括周向设置在所述的围护单元上和/或埋设在所述的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优选地,所述的围护单元的上端设置有中空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光纤护管,周向设置在所述的围护单元上的所述的无源光纤穿在所述的光纤护管内。优选地,所述的围护单元包括横向延伸的横筋,周向设置在所述的围护单元上的所述的无源光纤捆扎在所述的横筋上。优选地,埋设在所述的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沿直线或者S型延伸。优选地,埋设在所述的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距围护单元的垂直距离为 800-1500mm。优选地,埋设在所述的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的埋入深度为80_150mm。优选地,所述的围栏包括沿待保护区域周边埋设的多根立柱、连接在相邻两根所述的立柱之间的围栏片,所述的围栏片由多根围栏丝编织、焊接或卷绕而成。优选地,所述的栅栏包括沿待保护区域周边埋设的多根立柱、连接在相邻两根所述的立柱之间的栅栏片,所述的栅栏片包括两根横杆和固定在两根所述的横筋上的多根竖杆。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声光报警单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利用周向设置在围护单元上和/或埋设在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对外界入侵进行监测,再识别出入侵方式和位置而进行系统预警和实时报警,采用无源光纤的监测方式,对于大面积监控区域或长线性监控区域均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并且光纤耐环境性能极好,狂风暴雨等恶劣环境也不会影响监测精度,而且即使被入侵者剪断,系统仍然能够继续提供有效的报警能力而不会陷入瘫痪状态,并且无需外电源、中继器及信号处理器等其他器件,施工及维护便捷。【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围界保护系统的主视示意图(无源光纤装于栅栏上端的光纤护管内);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围界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无源光纤捆扎在围栏中的横筋上);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围界保护系统的主视示意图(无源光纤埋设在围栏的外周边的地面下);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围界保护系统的立体示意图(无源光纤装于围栏上端的光纤护管内);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围界保护系统的立体示意图(无源光纤埋设在围栏的外周边的地面下)。附图中:1、栅栏;2、围栏;3、无源光纤;4、光纤护管;5、横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以下详细描述: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围界保护系统,包括围护单元和入侵监测单元,围护单元包括设置在待保护区域周边的围栏2或栅栏1,入侵监测单元包括周向设置在围护单元上和/或埋设在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3,即可以单独采用周向设置在围护单元上的无源光纤3,或者单独采用埋设在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3,再或者采用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围护单元的上端设置有中空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光纤护管4,周向设置在围护单元上的无源光纤3穿在光纤护管4内,围护单元包括横向延伸的横筋5,周向设置在围护单元上的无源光纤3捆扎在横筋5上,埋设在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3沿直线或者S型延伸,进一步地,埋设在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3距围护单元的垂直距离为800-1500mm,埋设在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3的埋入深度为80-150mm ;围栏2包括沿待保护区域周边埋设的多根立柱、连接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的围栏片,围栏片由多根围栏丝编织、焊接或卷绕而成,栅栏I包括沿待保护区域周边埋设的多根立柱、连接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的栅栏片,栅栏片包括两根横杆和固定在两根横筋上的多根竖杆,或者其他结构的现有的围栏或栅栏均可实施本方案,另外,该系统中还可以再加入声光报警单元,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系统装好后,外界环境的小幅变化(如运动、震动、压力等),都能够引起无源光纤3的变形,从而改变其内部光信号传输的参数,将监测结果与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判断出入侵的类型和形式,实现系统预警和实时报警,以便进行后续处理,一般,利用常规的通信光缆对长达100公里的围界或线性监控区进行入侵地点的实时精确定位的情况下,定位精度可达到10米以内,并且,光纤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即使在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下仍能够正常工作,且保持非常低的漏报及误报率。该系统具有很很强的抗破坏能力,即使传输光缆被入侵者剪断,系统仍然能够继续提供有效的报警能力而不会陷入瘫痪状态,并且,无源光纤3监测系统不需外电源、中继器及信号处理器等器件,更加便于施工和维护,并且可以与视频设备联动,可以采用专线、局域网、ADSL或3G等网络接入方式。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围界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护单元和入侵监测单元,所述的围护单元包括设置在待保护区域周边的围栏或栅栏,所述的入侵监测单元包括周向设置在所述的围护单元上和/或埋设在所述的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界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护单元的上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围界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护单元和入侵监测单元,所述的围护单元包括设置在待保护区域周边的围栏或栅栏,所述的入侵监测单元包括周向设置在所述的围护单元上和/或埋设在所述的围护单元的外周边的地面下的无源光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华徐律吴海刘海军季伟陆西湖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