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963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内的芯夹,所述外框的一端设置有防尘帽,所述外框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对置的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二阻挡片的一端也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均与弹性复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设备进行调试时能够有效防止激光外泄从而保护调试人员的安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内的芯夹,所述外框的一端设置有防尘帽,所述外框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对置的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二阻挡片的一端也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均与弹性复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本技术实现了在设备进行调试时能够有效防止激光外泄从而保护调试人员的安全的目的。【专利说明】—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特别是涉及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市面上单联SC (Standard Connector)光纤适配器,一般具有两个防尘帽,这种结构的光纤适配器在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因为正常使用时必须去掉防尘帽,从而在设备调试时会造成激光外泄,不但影响调试人员的工作,而且可能对调试人员的眼睛造成伤害,一般来说集成度越高,这种影响与伤害越加明显。现有的光纤适配器的盖子采用翻盖式设计,翻盖式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需用一只手打开盖子,同时另一只手将SC连接头插入适配器,需两手一起操作,使用不方便。现在亟需一种结构合理,能够在调试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时能够有效防止激光,从而杜绝激光外泄影响调试工作以及威胁调试人员身体安全的光线适配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内的芯夹,所述外框的一端设置有防尘帽,其关键是:所述外框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对置的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二阻挡片的一端也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均与弹性复位装置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一,所述第一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二,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片以及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阻挡片与所述第一弹性片连接,所述第二阻挡片与所述第二弹性片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弹性片包括第一弹性片固定部以及第一弹性片活动部,所述第一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外框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活动部与所述第一阻挡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弹性片活动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导角。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弹性片包括第二弹性片固定部以及第二弹性片活动部,所述第二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外框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片活动部与所述第二阻挡片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弹性片活动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导角。通过实施本技术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内的芯夹,所述外框的一端设置有防尘帽,所述外框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对置的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二阻挡片的一端也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均与弹性复位装置连接。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组成双开门结构,在在使用时只需轻轻一顶就可以打开,在不给其施加外力时会自动复位,这样有效的避免了激光外泄,从而方便调试并且也保证了调试人员的安全。所述第一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能够保证第一阻挡片不会向外侧打开,第二限位凸起能够保证第二阻挡片不会向外侧打开,这种结构保证了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能够紧密闭合,从而避免了激光外泄从而达到保障人员安全的目的。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片以及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阻挡片与所述第一弹性片连接,所述第二阻挡片与所述第二弹性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包括第一弹性片固定部以及第一弹性片活动部,所述第一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外框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活动部与所述第一阻挡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弹性片活动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导角。所述第二弹性片包括第二弹性片固定部以及第二弹性片活动部,所述第二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外框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片活动部与所述第二阻挡片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弹性片活动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导角。这种结构的弹性复位装置能够提供足够的弹性恢复力,从而进一步保证第一阻挡片和第二阻挡片能够紧密闭合,从而避免了激光外泄达到保障人员安全的目的。本技术构思巧妙,且该功能极为实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0是外框;20是芯夹;30是防尘帽;40是阻挡装置;410是第一阻挡片;411是第一限位凸起;420是第二阻挡片;421是第二限位凸起;50是弹性复位装置;510是第一弹性片;511是第一弹性片固定部;512是第一弹性片活动部;520是第二弹性片;521是第二弹性片固定部;522是第二弹性片活动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4所示所示,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内的芯夹,所述外框的一端设置有防尘帽。如图5、6所示,所述外框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对置的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二阻挡片的一端也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均与弹性复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阻挡片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弹性片以及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阻挡片与所述第一弹性片连接,所述第二阻挡片与所述第二弹性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包括第一弹性片固定部以及第一弹性片活动部,所述第一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外框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活动部与所述第一阻挡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弹性片活动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导角。所述第二弹性片包括第二弹性片固定部以及第二弹性片活动部,所述第二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外框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片活动部与所述第二阻挡片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片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弹性片活动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导角。必须指出,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技术做出的一些非限定性举例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在没有偏离本技术的宗旨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做出修改、替换和变更,这些修改、替换和变更仍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内的芯夹,所述外框的一端设置有防尘帽,其特征是:所述外框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对置的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二阻挡片的一端也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C单联双盖光纤适配器,包括外框和设置在所述外框内的芯夹,所述外框的一端设置有防尘帽,其特征是:所述外框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对置的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所述第一阻挡片的一端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二阻挡片的一端也与所述外框的内侧铰接,所述第一阻挡片以及第二阻挡片均与弹性复位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尧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博康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