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70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记录设备。该记录设备包括:记录头,其具有设置了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元件列,并且将所述记录元件列中分散位置处的记录元件作为块;扫描单元,用于使所述记录头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时分驱动单元,用于以块的递增单位为单位来驱动所述记录元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记录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与所述记录元件列相对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倾斜有关的信息;以及改变单元,用于基于获得的信息,以各个记录元件为递增单位,改变要提供给记录元件组的、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记录数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存储位置,所述组由所述记录元件列中的各块中的连续记录元件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记录数据从设置在记录头上的墨排 出口排出墨滴以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设备
技术介绍
喷墨记录设备具有配置为包括墨排出口阵列和相应排列 的记录元件的记录头。记录元件为加热器和压电装置等用于排 出墨滴的能量生成单元。重复如下记录扫描,从而将图像记录 在记录介质上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记录头,同时在记录区域 中排出墨滴,并且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上输 送.i己录介质。有这样一种结构可以从记录头的各墨排出口列(记录元件 列)的所有墨排出口同时排出墨滴,由于这种结构所需的电源容 量的原因,因而从喷墨记录设备的电源的增加成本的角度来看, 这种结构是困难的。因此,以时分多路复用式来驱动记录元件 以回避该问题。可以如下说明时分驱动。在各墨排出口列中, 将记录元件分成多个组,并且将各组中的记录元件分配成不同 块。同时或大体上同时驱动属于相同块的记录元件,并且顺序 驱动各块的记录元件,其中在各块的记录元件之间存在间歇, 依次驱动所有记录元件从而形成一个周期。在主扫描方向上重 复这样,从而在记录区域中进行一 次主扫描的记录。这里,对于喷墨记录设备,由于记录头的安装误差或记录 头的组装误差,可能将记录头以倾斜方式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与该倾斜相对应的点形成位置的偏差, 该偏差还被称为"倾斜移位"。现参考图3 0和3 1说明该倾斜移位。图30示出将记录头理想地安装到喷墨记录设备并且没有 倾斜移位的状况下在记录介质上所形成的点的布局。在图30中, 与通过箭头B所表示的副扫描方向平行安装记录头ll,并且, 记录头11沿着通过箭头A所表示的主扫描方向在记录介质12上 从左向右移动,/人而进4亍记录。沿着箭头B乂人图中的底部向顶 部输送记录介质,图的顶部为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并且图的 底部为副扫描方向的上游侧。这里,假定记录头U具有128个墨排出口 13,其中相应地 配置记录元件(未示出)。将这些记录元件分成8组(组0到组7), 每一组具有16个记录元件。将各组的记录元件分配成不同块, 并且顺序驱动这些组,其中在相同块中的记录元件之间存在间 歇。这里,通过/人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开始4安顺序取16个记录 元件,将记录元件分成组0到组7。另外,从副扫描方向的下游 侧开始在各组中取记录元件,在各组中分配块1到15。因此,以驱动顺序为块O、块l、块2......块15的周期,驱动这些组中的记录元件。只要没有倾斜移位,就在相同列(具有一个像素宽度的区域) 内形成通过块1到块15中的记录元件的 一 个周期的驱动所形成 的点。图30示出下面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12上所形成的点的布 局按照块0到块15的顺序驱动记录元件,并且将三列即第一列 到第三列的记录数据分配给这些记录元件。因此,将通过各组 的记录元件一个周期的驱动所形成的点置于相同列内,并且可 以获得高记录质量的图像。另 一方面,图31示出利用与图30中的相同结构记录图像时 发生了倾斜移位的情况下的点的布局。如图31所示,在主扫描 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移位形成由分配成相同块的记录元 件所形成的点。此外,存在形成于列的外部位置处的点,其中这些点本应形成于所述列内。例如,在组2中,乂人块0到3的四个 点形成于列的外部位置处,其中这四个点本应形成于所述列内。 因此,倾斜移位导致点形成于它们本应形成的列的外部位置处, 从而导致图像质量差。因此,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利用包括用以检测与倾斜移 位有关的信,l的方法的结构对倾斜移位进行校正,并且基于与 倾斜移位有关的信息改变记录头的排出定时。日本特开 2004-09489说明了 一种利用时分驱动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设 备,其中,根据倾斜移位,通过改变从记录緩冲器读出的记录 数据的位置,来改变记录头的排出定时。参考图32和33说明日本特开2004-09489中所述的倾斜移位 校正方法。该喷墨记录设备具有与图30所示的相同结构,将设 置在记录头11上的记录元件分成8组即组0到组7,各组均具有16 个记录元件,并且向各组的记录元件分配块编号O到15。以驱动顺序为块0、块l、块2......块15的周期,驱动这些组中的记录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对于下面的例子进行说明使用记录 头11的所有墨排出口 13在第 一 列到第三列这三列的区域中形成 点,以记录图^(象。另外,假定对于记录介质12顺时针方向倾斜地安装记录头 11,由于发生了倾斜移位,因而在由记录头ll的两端处的墨排 出口 13所形成的点位置之间,在主扫描方向上产生了约一列的 移位。图3 2是示出分配成组0到组7的记录元件的喷嘴编号、驱动 编号、记录数据和点位置的图。注意,图32中的点布局示意性 示出在没有倾斜移位的情况下在记录介质12上所形成的点的布 局。另外,喷嘴编号是假想分配给记录元件的编号,按照从副 扫描方向的下游侧开始的顺序向记录元件分配0到127。对于日本特开2004-09489所述的结构,根据倾斜移位,对 于各组都改变从记录緩冲器读出的记录数据的位置。如果存在 一列的倾斜移位,则如图32所示,使从原始列在主扫描方向改 变一列,读出分配给组4到组7的记录元件的记录数据。具体地,将记录数据分配给组0到组3的记录元件,从而4吏 得在第一列到第三列的区域中形成点。另一方面,由于记录数 据的读取位置的改变,因而将记录数据分配给组4到组7的记录 元件,从而使得在第二列到第四列的区域中形成点。图33示出通过如参考图32所述改变记录数据读取位置在 记录介质上实际所形成的点的布局。在图33中,记录介质12上 组4到7的位置处所示的白色圈表示在不进行上述校正的情况下 由分配给组4到7的记录元件的第 一 列的记录数据所形成的点的 位置。由于根据日本特开2004誦09489的倾斜移位校正,因而在 从通过白色圈所表示的位置开始在主扫描方向上向右偏移一列 的位置处,形成组4到7的点。因此,从图33可以看出,对于副 扫描方向的下游和上游侧的相同块中的点,可以抑制主扫描方 向上的移位量。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4-09489号公报的校正方法改变了 组内所有记录元件的记录数据读取位置。因此,在改变了记录 数据读取位置的组中可能存在这样的点这些点落在它们本应 所处的列的外部。例如, 一企查组4的第一列,我们可见如果不 进行倾斜移位校正,则块12到15的4个点位于第一列中,并且块 0到11的其余12个点位于第一列的左侧。才艮据该倾斜移位校正, 对于该组内的所有记录元件,将第一列的记录数据分配给第二 列的记录定时,因而块12到15的4个点将位于第二列中,而不是 位于它们本应所处的第 一 列中。此外,根据记录头的倾斜量,即使在点本应所处的列的外部位置处存在所述点,也可能存在不进行校正的组,如组1到3。因此,对于根据日本特开2004-09489的校正方法,虽然可以减轻倾斜移位对于图像质量下降的影响,但是也可能存在以 下情况在点本应形成的区域的外部位置处形成所述点。另夕卜, 如果记录头的倾斜量小,则出现下面的情况存在不进行校正 的组,对于点本应形成的列的外部位置处的这些点没有进行校 正。因此可以明白根据相关技术的倾斜移位4交正方法在可以 抑制图像质量下降的程度上受到限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设备,包括: 记录头,其具有记录元件列,其中在所述记录元件列中,设置有多个记录元件,并且将所述记录元件列中分散位置处的记录元件作为块; 扫描单元,用于使所述记录头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 时分驱动单元,用于以块为递增单位,来驱动所述记录元件;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记录数据;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与所述记录元件列相对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倾斜有关的信息;以及 改变单元,用于基于所获得的信息,以各记录元件为递增单位,来改变要提供给记录元件组的、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记录数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存储位置,所述组由所述记录元件列中的各块中的连续记录元件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勅使川原稔高桥喜一郎枝村哲也丸晶子村山仁昭中野孝俊梅泽雅彦池上信介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