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26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由墨斗装置、左侧调整装置、右侧调整装置和整体调整装置组成,左侧调整装置与右侧调整装置结构对称,墨斗装置由油墨斗、油墨漏斗、油墨刮刀和刮刀压板组成;左侧调整装置和右侧调整装置由安装板A、安装板B、固定座、垫圈、垫片、弹簧、推动销、隔板、密封垫、压板和油墨槽固定座组成;整体调整装置由轴、隔环、定位块和挡块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各密封处的接触压力可独立自由调整,其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好,可提高印刷品质量,改善印刷环境。(*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属于印刷机械

技术介绍
与其它印刷方式相比,柔版印刷仅采用一根网纹辊进行计量传墨,因此油墨供应装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质量的好坏,当墨斗与网纹辊在接触供墨时,各个方向均存在摩擦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使得墨斗与网纹辊之间的间隙扩大,又由于传统柔版轮转印刷机的墨斗为一整体结构,不能对各个密封处的接触压力进行独立调整,造成墨斗两侧的油墨泄漏严重,不但浪费油墨,而且极易弄脏印刷品,影响印刷质量,使操作条件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不漏墨的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墨斗装置、左侧调整装置、右侧调整装置和整体调整装置组成,左侧调整装置与右侧调整装置通过螺钉对称设于墨斗装置的两端,并通过轴与机身墙板连接,整体调整装置置于轴和机身墙板上。所述的墨斗装置由油墨斗、油墨漏斗、油墨刮刀和刮刀压板组成,油墨漏斗置于油墨斗的下端,两把油墨刮刀分别设于油墨斗的两侧,刮刀压板置于油墨刮刀上。所述的左侧调整装置和右侧调整装置由安装板A、安装板B、油墨槽固定座、弹簧、推动销、密封垫、隔板、压板、油墨槽组成,弹簧置于安装板A中,推动销置于油墨斗与安装板A之间,密封垫、隔板、压板置于油墨斗上,油墨槽通过安装板A、安装板B、置于油墨槽固定座上,所述的整体调整装置由隔环、定位块和挡块组成,隔环置于机身墙板的内侧,定位块和挡块置于机身墙板的外侧。本技术通过螺钉与左侧调整装置、右侧调整装置连接为一整体,再通过一根轴与机身墙板连接,整体调整装置安装在轴和机身墙板上,左侧调整装置与右侧调整装置结构对称,可彼此独立工作。油墨斗靠在网纹辊上,圆周方向布有上下两把刮刀,轴向布有左右两处密封垫。在网纹辊转动时,刮刀将多余的油墨刮去,其余各处的接触压力均可独立自由调整,因此既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油墨室进行供墨,又能防止油墨泄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处与网纹辊的接触磨损,使它们之间的相对压力降低,可能引起油墨泄漏,此时只需再次调整各处的调整螺钉,恢复它们之间的相对压力,即可防止油墨泄漏,达到最初的设计目的。因为各处的磨损程度可能不同,各处需要调整的度量也不一定相同,而本技术各处接触压力可独立自由调整,从而使防泄漏能力增强。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好,可提高印刷品质量,改善印刷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墨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左右侧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由墨斗装置1、左侧调整装置2、右侧调整装置3和整体调整装置4组成,左侧调整装置2与右侧调整装置3结构对称,墨斗装置1的两端通过螺钉与左侧调整装置2和右侧调整装置3连接为一整体,再通过一根轴21与机身墙板22连接,整体调整装置4安装在轴21和机身墙板22上。如图2所示,为墨斗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墨斗装置1由油墨斗5、油墨漏斗6、油墨刮刀7和刮刀压板8组成。如图3所示,为左右侧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左侧调整装置2和右侧调整装置3由安装板A9、安装板B10、油墨槽固定座11、弹簧12、推动销13、密封垫14、隔板15、压板16、油墨槽17组成,弹簧12置于安装板A9中,推动销13置于油墨斗5与安装板A9之间,密封垫14、隔板15、压板16置于油墨斗5上,油墨槽17通过安装板A9、安装板B10、置于油墨槽固定座11上。所述的整体调整装置4由隔环18、定位块19和挡块20组成,隔环18置于机身墙板22的内侧,定位块19和挡块20置于机身墙板22的外侧。将油墨漏斗6装在油墨斗5上,将垫片、弹簧12放入安装板A9中,将推动销13安放在油墨斗5中后将安装板A9与油墨斗5固定,将密封垫14、隔板15、压板16装在油墨斗5的两端,油墨斗1圆周方向布有上下两把油墨刮刀7,用刮刀压板8将油墨刮刀7压住,通过安装板A9、固定座、垫圈、安装板B10将整个油墨槽17安装在两侧的油墨槽固定座11上,将轴21依次穿过机身墙板22、左隔环18、油墨槽固定座11,对称穿透,然后用右隔环18将轴21定位,把定位块19和挡块20装在机身墙板22上,调整好油墨槽17的位置后将油墨槽17在轴21上锁死,装好各处调整、紧定螺钉后,油墨供应装置组装完成。在油墨供应装置工作时,油墨斗1靠在网纹辊上,油墨斗1圆周方向布有上下两把刮刀,轴向布有左右两处密封垫14,在网纹辊转动时,刮刀将多余的油墨刮去,先调整好各密封处的接触压力,保证油墨供应正常且不泄漏。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接触处的磨损,使得接触间隙扩大,可能引起漏墨,此时应对接触压力进行调整,因各处的磨损可能不同,通过分别独立调整左侧调整装置2、右侧调整装置3和整体调整装置4的调整螺钉,对各处的接触压力进行调整,通过轴上的定位块19和挡块20可对油墨槽17进行圆周方向回转角度的微调,实现网纹辊与整个油墨斗1接触压力的调整,恢复各处的接触压力,确保油墨不泄漏。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墨斗装置(1)、左侧调整装置(2)、右侧调整装置(3)和整体调整装置(4)组成,左侧调整装置(2)与右侧调整装置(3)通过螺钉对称设于墨斗装置(1)的两端,并通过轴(21)与机身墙板(22)连接,整体调整装置(4)置于轴(21)和机身墙板(2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墨斗装置(1)由油墨斗(5)、油墨漏斗(6)、油墨刮刀(7)和刮刀压板(8)组成,油墨漏斗(6)置于油墨斗(5)的下端,两把油墨刮刀(7)分别设于油墨斗(5)的两侧,刮刀压板(8)置于油墨刮刀(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调整装置(2)和右侧调整装置(3)由安装板A(9)、安装板B(10)、油墨槽固定座(11)、弹簧(12)、推动销(13)、密封垫(14)、隔板(15)、压板(16)、油墨槽(17)组成,弹簧(12)置于安装板A(9)中,推动销(13)置于油墨斗(5)与安装板A(9)之间,密封垫(14)、隔板(15)、压板(16)置于油墨斗(5)上,油墨槽(17)通过安装板A(9)、安装板B(10)、置于油墨槽固定座(1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调整装置(4)由隔环(18)、定位块(19)和挡块(20)组成,隔环(18)置于机身墙板(22)的内侧,定位块(19)和挡块(20)置于机身墙板(22)的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由墨斗装置、左侧调整装置、右侧调整装置和整体调整装置组成,左侧调整装置与右侧调整装置结构对称,墨斗装置由油墨斗、油墨漏斗、油墨刮刀和刮刀压板组成;左侧调整装置和右侧调整装置由安装板A、安装板B、固定座、垫圈、垫片、弹簧、推动销、隔板、密封垫、压板和油墨槽固定座组成;整体调整装置由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柔版轮转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墨斗装置(1)、左侧调整装置(2)、右侧调整装置(3)和整体调整装置(4)组成,左侧调整装置(2)与右侧调整装置(3)通过螺钉对称设于墨斗装置(1)的两端,并通过轴(21)与机身墙板(22)连接,整体调整装置(4)置于轴(21)和机身墙板(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和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闵太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