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声衰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282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6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衰减板(100),包括以下主要元件:具有声学孔的声阻表层(110);实心表层(120);声学结构(130),所述声学结构包括吸声材料,并布置在所述声阻表层(110)和实心表层(12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表层(120)是结构性的并且构造成以在所述声衰减板(100)的实心表层(120)和所述声阻表层(110)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横向隔板(121,1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衰减板(100),包括以下主要元件:具有声学孔的声阻表层(110);实心表层(120);声学结构(130),所述声学结构包括吸声材料,并布置在所述声阻表层(110)和实心表层(12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表层(120)是结构性的并且构造成以在所述声衰减板(100)的实心表层(120)和所述声阻表层(110)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横向隔板(121,122)。【专利说明】结构性声衰减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喷气发动机机舱的声衰减板,涉及到装备有这种板的机舱元件,并且涉及相关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涡轮发动机机舱中使用声衰减板,尤其是通过捕获噪声,以减少来自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噪音排放,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这些板通常包括中空的芯体结构类型(通常称为“蜂窝”结构)或多孔材料结构类型的吸音材料。这种吸音材料覆盖在其下侧上,也就是说,不与机舱内的空气流相接触的一侧,这一侧具有不透气的内表层,被称为“实心的”,用作声学反射器。这种吸音材料还覆盖在与其相对的上侧上,也就是说,与机舱内的空气流相接触的一侧,这一侧具有穿孔的透气外表层,被称为“声阻的”或“声学的”,用作使声能消散。这种声学板,在其主要功能之外,还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性能以传递作用力,尤其是气动力,它们接收所述作用力,将其传传递到所述机舱的结构性连接件,否则它提供的声衰减质量可能会下降。具体地,已知的声衰减板,其中,在相关的两个表层之间和/或在所述表层之一和所述声学结构之间实现有加强件和/或隔板,以确保所述板的良好结构性能。这些隔板和/或加强筋通常沿着所述板分布于所述声学结构中。从文件FR2933224中可知这种板的一个例子,其中,隔板存在于声学结构内,并且,此外,与穿过所述声学结构每一侧的机械紧固装置相关联,以连接该板的所述两个表层。虽然在文件FR2933224中所述的板的不同实施例减少了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的声学结构的对接缺陷,但是,隔板的存在仍然会增加所述板组成部件的误差和错位的风险,不利于所述板的声学质量。在所述声学结构是复合的,由一个或多个叠置和/或并列的蜂窝芯块组成时,这种缺陷更普遍。在声学结构中隔板的存在会影响所述板的有效声学表面以及所述板的质量。这种隔板沿所述声学结构应用到所述声学结构中的任何机械固定装置中。而且,这种板的制造繁琐,这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相关的维护成本。此外,文献FR2933224公开了一种板,其中,不与声学结构接触的表层是自加强的,以确保所述板的良好结构性能。为了确保板整体的良好结构性能,这种解决方案并没有使所述板从在所述两个表层之间使用加强件和/或隔板中解脱出来。如果加强件被应用在所述结构的内部,那么也就减少了声学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声衰减板,这种板在满足结构性能的同时,其有效声学表面被最优化。还需要提供了一种特征在于减轻重量的声衰减板,如果需要,所述板可以容易和快速地制造和修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复合声学结构的堆叠误差的声衰减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简单且有效的方式对构成它的声学结构提供防腐蚀保护的声衰减板。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以下主要元件的声衰减板,:-具有声学孔的声阻表层,-实心表层,-声学结构,所述声学结构包括吸音材料,并且布置在所述声阻表层和实心表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表层是结构性的,并构造成以在所述声衰减板的实心表层和声阻表层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横向隔板。隔板是指一种元件,所述元件适用于:-确保所述两个表层之间的连接,-满足在声衰减板中的加强功能,-保持所述板的两个表层之间的恒定距离。使用本专利技术,消除了嵌入在所述声学结构中的任何隔板和加强件,与现有技术中具有相同尺寸的声衰减板相比,它有利于增加所述板的有效声学表面。此外,提供具有一种表层的声学结构,在所述表层处的结构性能足以消除任何结构化声学结构的使用。在不涉及任何声学结构的组成部件的胶合或者膨胀泡沫的实施例中,声学孔不大可能有堵塞的风险。因为所述声阻表层没有考虑结构性,所以仍然需要仅检查在壳体上的声阻表层的适当外围结合,所述检查要求的级别比在现有技术中所规定的低,因此降低了不合格率。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声学板可以更容易地在实心表层上安装声学结构和声阻表层,确保了高的工业可行性,即快速执行,降低生产成本,因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板的组装步骤被极大地减少了,并且,容易维护和修理,因为简化了相关板的组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声衰减板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的可选特征,所述特征可以单独考虑或以所有可能的方式组合:-所述实心表层被配置为在所述声学结构的每个侧面上形成位于实心表层和所述声阻表层之间的横向隔板,形成接收壳体,在其凹部容纳所述声学结构;-实心表层形成其所接收的声学结构的印记。-实心表层包括至少一个返回件,所述返回件沿着所述的声学结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声阻表层;-所述返回件进一步延伸到所述声阻表层上;-实心表层是整体式的;-实心表层集成了加强件;-实心表层在至少一部分以双层壁形成,在所述双层壁中设置有加强结构;-面向声学表面的表层内表面为粗糙表面;-所述声学结构通过嵌入容纳在壳体的凹部;-所述声学结构使用弹性装置和/或机械紧固装置,通过压缩容纳在壳体的凹部;-所述弹性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锚定所述声学结构的装置;-这些锚定装置包括波纹状的声学结构和/或在其一侧或两侧都具有齿的声学结构;-所述弹性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在所述声学结构和实心表层之间的界面处,适合于在厚度方向被压缩;-所述弹性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从面向实心表层和/或声阻表层的支承表面的声学结构表面延伸出来;-所述减震器的形式是置于所述声学结构表面上的弹性材料的点状球;-所述机械紧固装置中的至少一部分适用于将所述实心表层和声阻表层在两个表层的界面处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吸音板的机舱元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参考本文所附的附图阅读以下非限制性的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a至I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板的方法的剖视图;-图2a至2b,图3a至3b,图4a,图5a,图6a,图6c,图7a至7b,图8个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板的其它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a,5a和6a分别是图4b, 5b, 6b中的区域A, B, C的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板的实心表层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a至ld,声衰减板100包括:-具有声学孔的声阻表层110,-实心表层120,-声学结构130,该声学结构包括吸音材料,并且布置在所述声阻表层110和实心表层120之间。如这些图所示,声学结构130可包括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由蜂窝芯单元或NIDA形成。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它可以包括具有吸音性能的多孔材料,以取代NIDA结构。这种多孔材料具有开放的结构,即,能够吸收声波能量的开放单元。例如,上面提及的多孔材料可以由泡沫型材料或展开形式的材料制成。这种声学结构130可以是或者不是分布式的声学类型。声学结构1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谐振器,可以是由或不是由数个蜂窝/多孔层形成,所述多孔层由隔片分开或不由隔片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衰减板(100),包括以下主要元件:‑具有声学孔的声阻表层(110),‑实心表层(120),‑声学结构(130),所述声学结构包括吸声材料,并且布置在所述声阻表层(110)和实心表层(12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表层(120)是结构性的,并且构造成以在所述声衰减板(100)的实心表层(120)和声阻表层(110)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横向隔板(121,12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伯纳德·沃琪尔埃里克·皮隆克里斯多夫·玛胡
申请(专利权)人:埃尔塞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