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268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3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躺椅,包括框架结构的底座、搁脚板、坐板和靠背,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搁脚板和坐板均通过支撑块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通过支撑轴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坐板和搁脚板之间通过一联动机构互相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轴、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留原来躺椅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大幅度改变联动机构,达到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价格便宜等各种要求,具有更好地实用性;很好地克服了原来躺椅各方面的缺陷,有着更高的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躺椅,包括框架结构的底座、搁脚板、坐板和靠背,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搁脚板和坐板均通过支撑块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通过支撑轴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坐板和搁脚板之间通过一联动机构互相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轴、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本技术在保留原来躺椅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大幅度改变联动机构,达到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价格便宜等各种要求,具有更好地实用性;很好地克服了原来躺椅各方面的缺陷,有着更高的使用价值。【专利说明】升降式躺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式躺椅。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一款舒适多功能的升降式躺椅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现代的躺椅允许使用者向前伸展搁脚板、相对于座部向后后仰靠背和抬升座部以便其、躺靠。可是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座椅上的联动机构机构复杂,复杂的结构限制了电动装置的安装空间,这样就需要增大电动装置的行程或采用多个电动装置来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躺椅联动组件结构复杂、电动装置安装空间受到限制、椅子整体笨重以及价格昂贵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性高的升降式躺椅。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升降式躺椅,包括框架结构的底座、搁脚板、坐板和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搁脚板和坐板均通过支撑块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通过支撑轴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坐板和搁脚板之间通过一联动机构互相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轴、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的底座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板体,所述的坐板上固接有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第一滑槽;两侧所述的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的联动轴,所述的联动轴上分别与第二板体、第五板体、第六板体以及第七板体的一端固接,所述的第二板体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的支撑块上;所述的第七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板体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的第六板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槽内,且可沿所述的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中部与第四板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板体的一端与搁脚板铰接,所述的第三板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五板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的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的第四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靠背的下端铰接。进一步,所述的搁脚板上设有第六轴心和第七轴心,所述的搁脚板通过所述的第六轴心与所述的支撑块枢接,所述的搁脚板通过所述的第七轴心与所述的第三板体枢接;所述的坐板上设有第五轴心和第三轴心,所述的坐板通过所述的第五轴心与支撑块枢接,所述的联动轴通过所述的第六板体与所述的第三轴心枢接,所述的联动轴通过所述的第三轴心可沿所述的坐板上的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的靠背上设有第十一轴心和第二轴心,所述的靠背通过所述的第十一轴心与第四板体枢接;所述第四板体通过第十轴心与第五板体枢接;所述的第五板体通过第九轴心与所述的第三板体枢接;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第一轴心,所述的第一板体通过第一轴心与电动推杆的一端枢接,所述的联动轴通过第八轴心与第七板体的另一端枢接。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槽呈倒L型结构。本技术升降式躺椅的运动原理为:搁脚板前伸和靠背后仰阶段,座部静止不动,按动电控开关,电动推杆缓慢伸长,带动联动轴上的第五板体、第六板体以及第七板体绕着第四轴心顺时针转动。其中第六板体通过第三轴心沿着第一滑槽滑动,坐板保持静止;同时,第五板体带动第九轴心运动,由于第九轴心处于第二滑槽的极限位置,因此带动坐板绕着第六轴心转动;同时,第五板体也带动第十轴心运动,进而带动了靠背绕着第二轴心转动。整个过程靠背与搁脚板进行联动,搁脚板和靠背都运动到极限位置,反之,通过控制电动开关,搁脚板和靠背都回复到初始位置。座部抬升阶段,搁脚板保持在初始位置,按动电控开关,电动推杆缓慢收缩,带动联动轴上的第五板体、第六板体以及第七板体绕着第四轴心逆时针转动。其中第六板体通过第三轴心沿着第一滑槽滑动,进而带动坐板绕着第五轴心转动,转动的过程也即是抬升的过程;同时,第五板体通过第十轴心带动第四板体运动,进而带动靠背绕着第二轴心转动。当座部运行到极限位置时,控制电控开关,整体结构运动与上述相反,座部回复到初始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保留原来躺椅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联动方案,达到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价格便宜等各种要求,具有更好地实用性;很好地克服了原来躺椅各方面的缺陷,有着更高的使用价值。【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同一椅子在初始状态下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同一椅子搁脚板和靠背联动状态下侧视图。图4是同一椅子在座部抬升状态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升降式躺椅,包括框架结构的底座1、搁脚板9、坐板6和靠背4,所述的底座I上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的搁脚板9和坐板6均通过支撑块8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2上,所述的靠背4通过支撑轴5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2上;所述的靠背4、坐板6和搁脚板9之间通过一联动机构互相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轴10、第三板体11和第四板体12 ;所述的底座I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板体3,所述的坐板6上固接有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第一滑槽27 ;两侧所述的支撑块8之间设置有所述的联动轴10,所述的联动轴10上分别与第二板体7、第五板体25、第六板体26以及第七板体29的一端固接,所述的第二板体7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的支撑块8上;所述的第七板体29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板体3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13,所述的第六板体26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槽27内,且可沿所述的第一滑槽27滑动;所述的第五板体25的中部与第四板体12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板体11的一端与搁脚板9铰接,所述的第三板体1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28,所述的第五板体25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槽28内并可沿所述的第二滑槽28滑动;所述的第四板体1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靠背4的下端铰接。进一步,所述的搁脚板9上设有第六轴心19和第七轴心20,所述的搁脚板9通过所述的第六轴心19与所述的支撑块8枢接,所述的搁脚板9通过所述的第七轴心20与所述的第三板体11枢接;所述的坐板6上设有第五轴心18和第三轴心16,所述的坐板6通过所述的第五轴心18与支撑块8枢接,所述的联动轴10通过所述的第六板体26与所述的第三轴心16枢接,所述的联动轴10通过所述的第三轴心16可沿所述的坐板6上的第一滑槽27滑动;所述的靠背4上设有第十一轴心24和第二轴心15,所述的靠背4通过所述的第十一轴心24与第四板体12枢接;所述第四板体12通过第十轴心23与第五板体25枢接;所述的第五板体25通过第九轴心22与所述的第三板体11枢接;所述的底座I上设有第一轴心14,所述的第一板体3通过第一轴心14与电动推杆13的一端枢接,所述的联动轴10通过第八轴心21与第七板体的另一端枢接。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槽27呈倒L型结构。本技术升降式躺椅的运动原理为:搁脚板前伸和靠背后仰阶段,座部静止不动,按动电控开关,电动推杆13缓慢伸长,带动联动轴10上的第五板体25、第六板体26以及第七板体29绕着第四轴心17顺时针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降式躺椅,包括框架结构的底座、搁脚板、坐板和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搁脚板和坐板均通过支撑块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通过支撑轴铰接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靠背、坐板和搁脚板之间通过一联动机构互相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轴、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的底座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板体,所述的坐板上固接有一对处于平行位置的第一滑槽;两侧所述的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的联动轴,所述的联动轴上分别与第二板体、第五板体、第六板体以及第七板体的一端固接,所述的第二板体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的支撑块上;所述的第七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板体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的第六板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滑槽内,且可沿所述的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的第五板体的中部与第四板体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三板体的一端与搁脚板铰接,所述的第三板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五板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的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的第四板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靠背的下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富强郑忠明黄俊季磊吕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