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126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3 18:57
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是应用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中骨料抛洒时的卸料部位,在提高耐磨性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噪声。整个结构由皮带机1、皮带2、带轮3、头罩4、快换卡6、耐磨损板7六大部分组成。皮带机1通过带轮3带动皮带2进行骨料的抛洒,在耐磨损板7上卸料。(*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是应用于建筑机械
中骨料抛洒时的卸料部位,在提高耐磨性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噪声。整个结构由皮带机1、皮带2、带轮3、头罩4、快换卡6、耐磨损板7六大部分组成。皮带机1通过带轮3带动皮带2进行骨料的抛洒,在耐磨损板7上卸料。【专利说明】一种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耐磨损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在骨料输送系统中,因卸料时砂石骨料与钢结构碰撞会有很大噪声,且因常时间工作磨损,卸料部位会不同程度的磨损,造成结构的损坏,需不断更换,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极大浪费。目前为保护主体结构对以前的耐磨损结构常采用增加板厚及采用特殊材料的方式,如增加锰衬板或增加橡胶衬板等提高耐磨性,一般生产砂石料5、6千方后仍需更换,且更换不方便,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骨料卸料部位易磨损、更换频繁且不方便的现象,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耐磨性,成本低廉,维修简单实用的新型耐磨损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产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个设备由皮带机1、皮带2、带轮3、头罩4、快换卡6、耐磨损板7六大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皮带机1、皮带2、带轮3位于右侦牝头罩4位于左侧,耐磨损板7位于头罩4的后面,快换卡6位于耐磨损板7、头罩4中间位置,其中,耐磨损板7由基板8、上挡板9、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基板16组成,位于头罩4的后面,基板8与基板16相连,基板16相对于基板8倾斜20°,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均匀布置在基板8,间距为30mm,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均匀布置在基板16上,间距为30mm,在头罩4的后面通过快换卡6安装耐磨损板7,当皮带机I工作时,带轮3带动皮带2将砂石骨料5输送到头罩4内,当骨料抛料时,第一次的骨料填至耐磨损板7的沟槽内,形成耐磨层,以后输送的骨料每次抛至耐磨层上,极大减缓了磨损情况及噪声。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均由斜板17、角钢18、斜板19组成,其中,斜板17与斜板19位于角钢18的两端,斜板17的与斜板19的上部倾斜角度均为38°。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耐磨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同时更换方便,极大降低了噪音,通过该型式结构的应用,极大改善了设备的利用率,给厂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皮带机耐磨损结构图图中:1.皮带机2.皮带3.带轮4.头罩5.砂石骨料6.快换卡7.耐磨损板图2是耐磨损板图图中:8.基板I 9.上挡板10.耐磨槽I 11.耐磨槽2 12.耐磨槽3 13.耐磨槽4 14.耐磨槽515.耐磨槽6 16.基板2图3是耐磨槽图图中:17.斜板I 18.角钢19.斜板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由皮带机1、皮带2、带轮3、头罩4、快换卡6、耐磨损板7六大部分组成。皮带机1、皮带2、带轮3位于右侧,头罩4位于左侧,耐磨损板7位于头罩4的后面,快换卡6位于耐磨损板7、头罩4中间位置。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的各部分位置组成:皮带机1、皮带2、带轮3位于右侧,头罩4位于左侧,由基板8、上挡板9、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基板16组成的耐磨损板7位于头罩4的后面,快换卡6位于耐磨损板7、头罩4中间位置,由斜板17、角钢18、斜板19组成的六个耐磨槽均匀布置在基板8与基板16上,其中斜板17与斜板19位于角钢18的两端,斜板17与斜板19上部的倾斜角度均为38°。下面对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各部分总成的结构和功能分别介绍如下:1.耐磨损板7由基板8、上挡板9、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基板16组成,位于头罩4的后面,其中,基板8与基板16相连,基板16相对于基板8倾斜20°,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均匀布置在基板8,间距为30mm,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均匀布置在基板16上,间距为30mm,当骨料从皮带2上抛料时,骨料与耐磨损板7相碰,将骨料引导到出料口,上挡板9位于耐磨损板7的上端,防止抛洒的骨料向上飞溅;2.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均由斜板17、角钢18、斜板19组成,其中,斜板17与斜板19位于角钢18的两端,斜板17与斜板19的上部倾斜角度均为38°,当骨料从皮带2上抛料后,第一次的骨料填至由斜板17、角钢18、斜板19构成的槽内,形成耐磨层,以后输送的骨料每次抛至耐磨层上,极大减缓了磨损情况及噪声。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骨料输送时,驱动带轮3开始动作,骨料输送皮带机I带动皮带2上的砂石骨料5沿一定轨迹抛至由基板8、上挡板9、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基板16组成的耐磨损板7上,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六个耐磨槽均由斜板17、角钢18、斜板19组成,第一次的骨料填至由斜板17、角钢18、斜板19构成的槽内,形成耐磨层,以后输送的骨料每次抛至耐磨层上,极大减缓了磨损情况及噪声。【权利要求】1.一种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整个设备由皮带机(I)、皮带(2)、带轮(3)、头罩(4)、快换卡(6)、耐磨损板(7)六大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皮带机(I)、皮带(2)、带轮(3)位于右侦牝头罩(4)位于左侧,耐磨损板(7)位于头罩(4)的后面,快换卡(6)位于耐磨损板(7)、头罩(4)中间位置,其中,耐磨损板(7 )由基板(8 )、上挡板(9 )、耐磨槽(10 )、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基板(16)组成,位于头罩(4)的后面,基板(8)与基板(16)相连,基板(16)相对于基板(8)倾斜20。,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均匀布置在基板(8),间距为30mm,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均匀布置在基板(16)上,间距为30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其特征是: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均由斜板(17)、角钢(18)、斜板(19)组成,其中,斜板(17)与斜板(19)位于角钢(18)的两端,斜板(17)与斜板(19)的上部倾斜角度均为38°。【文档编号】B65G11/16GK203638519SQ201320774081【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专利技术者】马士伟, 焦庆霞, 车丽丽, 谢丽君, 张胡英, 林法 申请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料输送机耐磨损结构,整个设备由皮带机(1)、皮带(2)、带轮(3)、头罩(4)、快换卡(6)、耐磨损板(7)六大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皮带机(1)、皮带(2)、带轮(3)位于右侧,头罩(4)位于左侧,耐磨损板(7)位于头罩(4)的后面,快换卡(6)位于耐磨损板(7)、头罩(4)中间位置,其中,耐磨损板(7)由基板(8)、上挡板(9)、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基板(16)组成,位于头罩(4)的后面,基板(8)与基板(16)相连,基板(16)相对于基板(8)倾斜20°,耐磨槽(10)、耐磨槽(11)、耐磨槽(12)均匀布置在基板(8),间距为30mm,耐磨槽(13)、耐磨槽(14)、耐磨槽(15)均匀布置在基板(16)上,间距为3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士伟焦庆霞车丽丽谢丽君张胡英林法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