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宜专利>正文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2252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2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成一体的前接头、正压室和后接头构建一个用于正常输液的直输通路以及一个在输液器具撤离后利用残留于正压室内的药液实现正压缓释输液的缓释通路,并通过主体设置于正压室内的切换组件对两个输液通路进行切换,使输液器具连接输液时建立直输通路,和使输液器具撤离时延时关闭直输通路后切换启用缓释通路,在此基础上通过缓释阀的设置使残留的药液实现缓慢输注以保证留置导管长时间维持正压状态,从而达到输液器具分离瞬间实现正压封管和使留置导管留置期间可长效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导管内防止形成血栓的双重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防止留置导管与输液器具分离瞬间产生回血,以及在血管内留置期间血液回流而形成血栓或堵塞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包括PICC等在内的静脉留置针,作为静脉输液钢针的优良替代产品自1958年应用于临床至今,其优缺点均异常突出,其缺点主要体现为留置导管的凝血以及堵塞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严重的和大面积的、也是公认的。至目前,为静脉留置针应用而引发的并发症及消除其使用风险,已衍生形成正压接头及导管冲洗器两种主要的处置方案。两种处置方案中,其中以美国ICU医疗公司的可来福接头为代表的正压接头产品,包括著名的德国贝朗公司B.BRAUN或者美国BD公司的正压接头,并非真正有效地解决了问题。正压接头的使用是在输注器具与静脉留置针分离瞬间可产生反推作用,防止产生分离时的负压效应,阻止导管产生回血这种回血现象美国早期研究较为充分,称之为“注射器相关回血”,据韩伟等人在《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4卷第2期发表的论文《可来福接头与肝素帽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分析比较研究》一文的实验数据就报道称,应用可来福正压接头的回血数是6%,而是用肝素帽封管的回血数竞达88%!该文章并未探讨长时间留置时的回血数,在江西、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监测到的大量临床数据证实,在输注器具与留置导管分离后30分钟,即可见回血进入留置导管中,这个比例高达74%以上。这种回血是已知导致留置导管内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的直接原因,这些凝血栓隐藏在留置导管末端,隐藏在我们并不透明的血管内,肉眼无法直接观察而相对隐蔽。另外,静脉输液通常的绝对高度在100cm左右,换言之,输液时加注于留置导管内的压差约达10kPa,若不加以处理,这些凝血或血栓在多数情况下都被推回到血管内,明显的风险在于,这些凝血栓并不一定能在血管内碎解,它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也许正超过留置针所带来的便利。临床数据表明,现有技术方案的正压接头,效果是有限的,其益处局限于输注器具分离瞬间,而导管冲洗器冲洗留置导管的技术方案,不但增加了治疗费用和护理的劳动强度,还面临其使用方式间隔的6小时中血栓的形成风险仍然未能充分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同时能防止“注射器相关回血”以及留置期间的回血现象,即具备现有正压接头的性能同时,也具备长效防止留置时回血问题,无须使用导管冲洗器冲洗导管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彻底解决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现象的留置导管防血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包含连接为一体的前接头、正压室和后接头,所述前接头为一外圆锥接头或外圆锥接头与内螺纹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或为以穿刺方式连通留置导管外端接口的异形接头,所述后接头为一内圆锥接头或内圆锥接头与外螺纹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所述正压室为一可产生正压的中空腔,中空腔内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可伸缩杯形囊,杯形囊有一囊腔,所述正压室一端连通前接头,另一端连通后接头,所述前接头、正压室和后接头三者连通构建一可供输液的直输通路,所述前接头与后接头之间设置有一输液通路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设置在正压室内腔,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将由前接头、正压室和后接头构建的直输通路切换至缓释通路。进一步地,所述正压室的中空腔腔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凹陷于腔壁的输液槽,该输液槽是输液通路的构成部分,其作用是防止囊腔在中空腔内膨大时,不致堵塞输液通路,液体可从凹陷的槽沟中通过。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由导柱、后封、杯形囊、针管、弹簧、中封、中支撑板、前封和缓释阀组合构成,其中所述导柱轴向穿过杯形囊的封闭端中心并固定杯形囊,所述针管安装在导柱穿过杯形囊的一端,所述弹簧由导柱和针管穿过其内圈并置于杯形囊的囊腔内,其一端抵紧在囊腔一端,另一端固定在中支撑板上,所述杯形囊开口端周边与中支撑板密合相连,所述中支撑板与正压室的内壁密合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针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针管侧孔,前端为锋利的针尖。进一步地,导柱在后接头内腔一端的端头处,设置有进液口,其与设置于导柱侧向的导柱侧孔连通,进液口是本专利技术连接输注器具时的药液入口。进一步地,所述后封、中封和前封分别用于闭合或开启导柱侧孔、针管侧孔和针尖,所述中封和前封的横向厚度分别大于针管侧孔和针尖的孔径或长度。作为优选,所述后封、中封和前封采用具有一定形变密封能力和可穿刺的高分子材料制造,医用橡胶为硅胶均可。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或其中的导柱和针管的组合体沿前接头或后接头方向可往返的行程≥4mm,由于ISO标准中输液注射器具的圆锥接头均规定为≥8mm,因此基于标准化配套设计,优选该行程为8mm,而杯形囊可压缩或复原的行程长度>针尖相对前封的移动长度>导柱侧孔相对后封的移动长度,这三个长度差异可使切换组件在往复行程中,得以巧妙地设置出一个持续的正压来源和直输通路的封闭程序,所述封闭程序即导柱侧孔、针管侧孔和针尖先后依次封闭的程序,这个程序制造了直输通路后端封闭的延时效果,与杯形囊可压缩或复原的行程长度设计所提供的持续正压来源一起,为正压封管和持续长效正压的实现提供了前提。在所述切换组件的导柱和针管的组合体沿前接头或后接头方向往返时,导柱侧孔前推时向前越过后封,后缩时向后越过后封,针管侧孔前推时向前外露于中封,后缩时闭合于中封,针尖前推时向前穿破并外露于后封表面,后缩时至少闭合于后封表面,使针尖闭合。进一步地,所述缓释阀镶嵌在前封中,缓释阀是过滤介质或合并其支撑物的组合,所述过滤介质的气泡点≤正压室所具有的压力。气泡点是膜式、柱型、多空材料等各式过滤介质所固有的物性,而正压室的压力取决于弹簧的屈伸力,气泡点与屈伸力在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属于两个变量,其大小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维持正压的时间长度,在上述中空腔容置液体的容积不变和预先确定弹簧的屈伸力的前提下,先若需时间长,则使用气泡点值高的过滤介质,反之使用气泡点低的过滤介质。在满足临床实用需要前提下,中空腔容置的残留药液优选在0.5~1mL或略大一些时,如这个药液量被确定后,输出越微量,则正压维持时间原理上就越长,但依据物理学的一般原理和试验结论,只要有药液输出,则无论其输出量再微小,都能维持正压。本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设置过滤介质气泡点数值的大小和弹簧屈伸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可以控制正压维持时间在1小时以上,优选为24小时。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切换组件的导柱和针管的组合体沿前接头或后接头方向往返时,会带动包括弹簧在内的杯形囊整体压缩或伸展,这是正压室产生正压的来源,杯形囊要形成有效的压缩或伸展,其囊腔内的空气必须有效排出或再次吸入,为了排气或吸气,所述与杯形囊开口端周边闭合的中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外界贯通或经由前接头间壁与外界贯通的排气通道,所述囊腔的排气或吸气经排气通道进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型式,其与前述的差异在于,所述前接头与正压室之间设有一段延长管。考虑静脉留置针在穿刺输液时需要照顾个体差异性的问题,如亚洲女性、婴幼儿等的手部较小,本专利技术在前接头与正压室之间设有一段延长管,可在使用本专利技术装置时,对这些个体差异进行适用性调整。在很多情况下,输液器具或注射器并非全部具备螺口的锁紧式接头,而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包含连接为一体的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为一外圆锥接头(11)或外圆锥接头(11)与内螺纹(12)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或为以穿刺方式连通留置导管外端接口的异形接头,所述后接头(3)为一内圆锥接头或内圆锥接头与外螺纹(31)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所述正压室(2)为一可产生正压的中空腔(21),中空腔(21)内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可伸缩杯形囊(22),杯形囊(22)有一囊腔(221),所述正压室(2)一端连通前接头(1),另一端连通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三者连通构建一可供输液的直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头(1)与后接头(3)之间设置有一输液通路切换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包含连接为一体的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为一外圆锥接头(11)或外圆锥接头(11)与内螺纹(12)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或为以穿刺方式连通留置导管外端接口的异形接头,所述后接头(3)为一内圆锥接头或内圆锥接头与外螺纹(31)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所述正压室(2)为一可产生正压的中空腔(21),中空腔(21)内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可伸缩杯形囊(22),杯形囊(22)有一囊腔(221),所述正压室(2)一端连通前接头(1),另一端连通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三者连通构建一可供输液的直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头(1)与后接头(3)之间设置有一输液通路切换组件(4);其中所述切换组件(4)由导柱(41)、后封(43)、杯形囊(22)、针管(42)、弹簧(44)、中封(45)、中支撑板(451)、前封(46)和缓释阀(461)组合构成,其中所述导柱(41)轴向穿过杯形囊(22)的封闭端中心并固定杯形囊(22),所述针管(42)安装在导柱(41)穿过杯形囊(22)的一端,所述弹簧(44)由导柱(41)和针管(42)穿过其内圈并置于杯形囊(22)的囊腔(221)内,其一端抵紧在囊腔(221)一端,另一端固定在中支撑板(451)上,所述杯形囊(22)开口端周边与中支撑板(451)密合相连,所述中支撑板(451)与正压室(2)的内壁密合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4)设置在正压室(2)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室(2)的中空腔(21)腔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凹陷于腔壁的输液槽(2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4)用于将由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构建的直输通路切换至缓释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宜陈志强王铮李林风黄广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