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印钞厂专利>正文

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198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墨斗刀片由多个小刀片和隔色片支架组合而成,隔色片支架相嵌在相邻两个小墨刀片间;隔色片支架中间有一凹槽,隔色片插入此凹槽内,凹槽两边和小刀片等高;在各小刀片下方相对应有调节螺钉,用来调节每种油墨的出墨量,隔色片和凹槽底面有一定间隙,隔色片的尾部搁放在旋转支点上,顶柱在弹簧的推动下能使隔色片圆弧面始终紧贴墨斗辊表面,隔色片前端底部和墨辊接触的角度为直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装置加工简单、隔色效果好、隔色片使用寿命长、调整出墨量时不影响隔色效果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装置为根据产品印刷的特殊要求而设计的专用隔色墨斗,可以使印刷机利用一个墨斗同时存放两种颜色以上的油墨,印刷出具有特殊效果的产品。
技术介绍
传统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一块整体墨斗刀片上安装隔色装置,墨斗刀片和墨斗辊都不开凹槽。这种方式的弊端主要有隔色片加工困难,每一片隔色片的底面和墨斗辊中心距离难以保持一致;隔色片前端底部和墨辊接触的角度为锐角,隔色片容易折断,使用寿命短;调整出墨量时,容易影响隔色效果。2.采用墨辊开凹槽,隔色片插入凹槽内的方式。此种方式需要隔色片和墨斗辊凹槽配合较紧,引起墨斗辊受力太重,损坏其它部件,也存在调整出墨量时,容易影响隔色效果。3.采用墨斗刀片和墨辊都开凹槽,隔色片分别插入两凹槽内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主要有由于墨辊凹槽和刀片凹槽是分开加工的,很难保证两凹槽在一直线上,加工成本很高;其次它也存在需要隔色片和墨斗辊凹槽配合较紧,引起墨斗辊受力太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该装置加工简单、隔色效果好、隔色片使用寿命长、调整出墨量时不影响隔色效果。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墨斗刀片由多个小刀片和隔色片支架组合而成,隔色片支架相嵌在相邻两个小墨刀片间;隔色片支架中间有一凹槽,隔色片插入此凹槽内,凹槽两边和小刀片等高;在各小刀片下方相对应有调节螺钉,用来调节每种油墨的出墨量,且调节时各小刀片互不干涉,也不影响隔色装置;隔色片插入凹槽内时,和凹槽底面有一定间隙,它的定位是依靠墨斗辊圆弧和旋转支点的自动定位,隔色片的尾部搁放在旋转支点上,凹槽正上方设有推动隔色片的带有弹簧的顶柱,顶柱在弹簧的推动下能使隔色片圆弧面始终紧贴墨斗辊表面,且隔色片使用时间越长,它和墨斗辊圆弧越吻合,隔色效果越好,从而保证了隔色效果;隔色片前端底部和墨辊接触的角度为直角,使隔色片不容易损坏。本技术采用了隔色片支架,隔色片安装方便,能依靠墨斗辊圆弧和旋转支点的自动定位,在弹簧力作用下能使隔色片圆弧始终紧贴墨斗辊,方便了隔色片加工,由于隔色片底部留有间隙,因此不需考虑每一片隔色片的底面和墨斗辊中心距离保持一致也能确保隔色片圆弧面紧贴墨斗辊表面;单独调节出墨量时,不影响隔色装置;隔色片前端底部和墨辊接触的角度为直角,隔色片不容易损坏。本技术具有装置加工简单、隔色效果好、隔色片使用寿命长、调整出墨量时不影响隔色效果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弹簧2—旋转支点3—顶柱4—隔色片5—小刀片 6—墨斗辊7—调节螺钉8—隔色片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装置主要包括多个小刀片5、隔色片支架8以及隔色片4,隔色片支架8是安装在两个小刀片5之间,小刀片5的宽度由产品的规格而定。在每一片小刀片5下面至少有一个相对应的调节螺钉7,用来调节出墨量,每一片刀片5的出墨量调整是相互独立的,且调整时不影响隔色片支架8,因此不影响隔色效果。隔色片支架8中间开一凹槽,隔色片4插入此凹槽内,它的尾部搁在一旋转支点2上,底部和凹槽底面有一定间隙,这样隔色片可以依靠墨斗辊圆弧和旋转支点的自动定位,顶柱3在弹簧1的推动下能使隔色片圆弧面始终紧贴墨斗辊表面。隔色片4前端底部和墨斗辊6接触的角度为直角,使隔色片4不容易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小墨刀片、至少一个隔色片,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小墨刀片之间设有隔色片支架,隔色片支架中间有一供隔色片插入的凹槽,凹槽两边和小墨刀片等高;隔色片和凹槽底面有一间隙,凹槽内有一供隔色片的尾部搁放的旋转支点,隔色片前端底部和墨辊接触的角度为直角,在各小墨刀片下方至少有一个调节每种油墨出墨量的调节螺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正上方设有推动隔色片的带有弹簧的顶柱。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墨斗刀片由多个小刀片和隔色片支架组合而成,隔色片支架相嵌在相邻两个小墨刀片间;隔色片支架中间有一凹槽,隔色片插入此凹槽内,凹槽两边和小刀片等高;在各小刀片下方相对应有调节螺钉,用来调节每种油墨的出墨量,隔色片和凹槽底面有一定间隙,隔色片的尾部搁放在旋转支点上,顶柱在弹簧的推动下能使隔色片圆弧面始终紧贴墨斗辊表面,隔色片前端底部和墨辊接触的角度为直角。本技术具有装置加工简单、隔色效果好、隔色片使用寿命长、调整出墨量时不影响隔色效果等优点。文档编号B41F31/00GK2841338SQ20052004428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葛立胜, 吴文迅 申请人:上海印钞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机墨斗隔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小墨刀片、至少一个隔色片,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小墨刀片之间设有隔色片支架,隔色片支架中间有一供隔色片插入的凹槽,凹槽两边和小墨刀片等高;隔色片和凹槽底面有一间隙,凹槽内有一供隔色片的尾部搁放的旋转支点,隔色片前端底部和墨辊接触的角度为直角,在各小墨刀片下方至少有一个调节每种油墨出墨量的调节螺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立胜吴文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印钞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