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1965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1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所述装置由固定架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两侧安装板上的前置导向杆、过渡导丝杆、上喂丝杆、下喂丝杆组成,前置导向杆、过渡导丝杆、上喂丝杆、下喂丝杆在安装板上依次从上至下按序排列,前置导向杆和过渡导丝杆所在平面与过渡导丝杆和上喂丝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45-150°,过渡导丝杆和上喂丝杆所在平面与上喂丝杆和下喂丝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70-17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安装在细纱机摇架前端,改变了长丝喂入方式,消除了长丝磨损胶辊和罗拉的现象,实现长丝与短纤维须条的多方位、立体性动态包缠纺纱。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属纺织加工
。所述装置由固定架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两侧安装板上的前置导向杆、过渡导丝杆、上喂丝杆、下喂丝杆组成,前置导向杆、过渡导丝杆、上喂丝杆、下喂丝杆在安装板上依次从上至下按序排列,前置导向杆和过渡导丝杆所在平面与过渡导丝杆和上喂丝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45-150°,过渡导丝杆和上喂丝杆所在平面与上喂丝杆和下喂丝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70-17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安装在细纱机摇架前端,改变了长丝喂入方式,消除了长丝磨损胶辊和罗拉的现象,实现长丝与短纤维须条的多方位、立体性动态包缠纺纱。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专利说明】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长丝环锭复合纺纱过程中,将长丝前置于前罗拉钳口前方,并立体式喂入到环锭复合纺纱成纱区的装置,属于纺织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材料的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服装面料风格款式的需求愈来愈高,对纺纱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各种纺纱方法层出不穷,如赛络菲尔纺、赛络纺、紧密纺、缆型纺、包芯纺、嵌入纺等等,这些纺纱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纺纱加工手段,显著提高成线品质。其中赛络菲尔纺、嵌入纺、包芯纺等纺纱方法涉及到短纤维和长丝,属于环锭长丝复合纺纱范畴。赛络菲尔纺是将一根长丝与一根粗纱须条以一定隔距喂入到前罗拉钳口,实现长丝与短纤维须条之间相互包缠成纱。包芯纱是将一根长丝从一根或两根粗纱须条中间喂入前罗拉钳口,实现短纤维为鞘、长丝为芯的纱复合线结构。美国专利号US 7 913 483 B2,【公开日】2010年7月I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为Embedded type system positioningspinning method,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将两根长丝以一定间距喂入前罗拉钳口,将两根须条分别以一定间距左右对称地喂入前罗拉钳口,形成一侧的长丝与该侧短纤维须条预先包缠,然后再与另一侧预包缠后的复合纱线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形成结构更加复杂的复合纱线。中国专利号ZL 200410066146.2,【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为羊毛、长丝和氨纶三合一弹力纱的纺纱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在细纱机加装一个长丝喂入装置和一个氨纶喂入装置,氨纶经导纱孔定位,喂入在前罗拉钳口处经过正常牵伸的粗纱条须条中间,长丝也通过导纱孔直接喂入到前罗拉钳口处,最终在纺纱区长丝和中间包着氨纶的须条一起加捻,形成羊毛、长丝和氨纶三合一弹力纱。中国专利号ZL 20081004 2509.7,【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为一种集聚复合纱的纺纱装置,采用该装置复合纺纱时,长丝仍旧从前罗拉钳口喂入,经集聚罗拉,最终与集聚的短纤维须条进行并合加捻成纱。中国专利号CN 200310103660,【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长丝复合细纱、其制造方法、使用它的坯布?织物及复合纺纱用的开纤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在环锭细纱机上进行长短复合细纱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将合成纤维复丝电气开纤成散纤维状,然后进入前罗拉钳口与短纤维须条进行加捻复合纺纱。上述现有长丝复合纺纱方法及装置共同特点是:将长丝从环锭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后端喂入到前罗拉,与经牵伸系统牵伸后的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成纱。该特点意味着环锭长丝复合纺纱过程中,长丝要与前罗拉和前胶辊产生摩擦,常规纺纱时容易出现长丝所接触的胶辊部分磨损,超高速纺纱时,甚至出现长丝所接触的罗拉部分磨损,复合环锭纺纱器件损耗大。由前罗拉和前胶辊压持形成的前罗拉钳口,呈直线状,通常专业术语又称之为前罗拉钳口线;长丝和短纤维都经前罗拉钳口喂入后,输出进入纺纱加捻区,进行汇合加捻成纱的长丝和短纤维须条时刻位于同一平面内,无法实现空间上的多方位、立体式抱缠纺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复合纺纱的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所述的装置由固定架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两侧安装板上的前置导向杆、过渡导丝杆、上喂丝杆、下喂丝杆组成,安装板呈曲线状,前置导向杆、过渡导丝杆、上喂丝杆、下喂丝杆在安装板上依次从上至下按序排列,前置导向杆上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位于第一导向槽和安装板之间,上喂丝杆设置有第一上喂丝槽和第二上喂丝槽,第二上喂丝槽位于第一上喂丝槽和安装板之间,下喂丝杆设置有第一下喂丝槽和第二下喂丝槽,第二下喂丝槽位于第一下喂丝槽和和安装板之间,第一导向槽、第一上喂丝槽、第一下喂丝槽在同一平面上,第二导向槽、第二上喂丝槽、第二下喂丝槽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前置导向杆和过渡导丝杆所在平面与过渡导丝杆和上喂丝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 145-150°。所述过渡导丝杆和上喂丝杆所在平面与上喂丝杆和下喂丝杆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70-17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其优点在于:采用固定架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安装板,安装板呈曲线状,安装板内侧面形状与细纱机前罗拉、前胶辊压持所形成外侧曲面形状对应,使得在安装板上依次从上至下按序排列的前置导向杆、过渡导丝杆、上喂丝杆、下喂丝杆,直接前置在细纱机前罗拉、前胶辊所成外侧面之前,使得喂入长丝经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直接喂入环锭复合纺纱区,不再经过前罗拉钳口喂入,消除了普通环锭复合纺纱过程中,将长丝从环锭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后端喂入到前罗拉钳口,产生长丝磨损胶辊和罗拉的现象。特别地,长丝最终喂入到环锭复合纺纱区进行加捻时,从上置喂丝杆喂入的长丝加捻握持端在上置喂丝杆上,从下置喂丝杆喂入的长丝加捻握持端在下置喂丝杆上,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短纤维须条加捻握持端为前罗拉钳口线,上置喂丝杆、下置喂丝杆与前罗拉钳口线不重合,且在整个纺纱过程中长丝与短纤维须条加捻汇聚点随导纱钩升降也不断变化,因此进行抱缠加捻成纱的长丝和短纤维须条不都位于同一平面内,实现长丝与短纤维须条的多方位、立体性动态包缠纺纱。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上一下式喂丝工艺上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两下式喂丝工艺上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两上式喂丝工艺上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受迫内外转移式长丝复合环锭纺纱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附图。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由固定架5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5两侧安装板4上的前置导向杆1、过渡导丝杆8、上喂丝杆9、下喂丝杆10组成,固定架5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各开有一对贯通螺纹固定孔,方便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螺钉安装在细纱机摇架上,同时拆卸便捷;安装板4呈曲线状,安装板4内侧面形状与细纱机前罗拉14、前胶辊15压持所形成外侧曲面形状对应,前置导向杆1、过渡导丝杆8、上喂丝杆9、下喂丝杆10在安装板4上依次从上至下按序排列,前置导向杆I位于安装板4最上端,过渡导丝杆8、上喂丝杆9位于与前皮辊15外侧面对应的一段安装板4上,下喂丝杆10位于与前罗拉14外侧面对应的一段安装板4上,前置导向杆I和过渡导丝杆8所在平面与过渡导丝杆8和上喂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置立体式长丝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固定架(5)和垂直对称安装在固定架(5)两侧安装板(4)上的前置导向杆(1)、过渡导丝杆(8)、上喂丝杆(9)、下喂丝杆(10)组成,安装板(4)呈曲线状,前置导向杆(1)、过渡导丝杆(8)、上喂丝杆(9)、下喂丝杆(10)在安装板(4)上依次从上至下按序排列,前置导向杆(1)上设有第一导向槽(2)和第二导向槽(3),第二导向槽(3)位于第一导向槽(2)和安装板(4)之间,上喂丝杆(9)设置有第一上喂丝槽(7)和第二上喂丝槽(6),第二上喂丝槽(6)位于第一上喂丝槽(7)和安装板(4)之间,下喂丝杆(10)设置有第一下喂丝槽(11)和第二下喂丝槽(12),第二下喂丝槽(12)位于第一下喂丝槽(11)和安装板(4)之间,第一导向槽(2)、第一上喂丝槽(7)、第一下喂丝槽(11)在同一平面上,第二导向槽(3)、第二上喂丝槽(6)、第二下喂丝槽(12)位于同一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治刚凌良仲徐卫林叶汶祥曹根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