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1448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设备包括新风进风部分和排风部分。新风部分包括新风管道、连接于新风管道上的室外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净化装置、全热交换装置和送风机;还包括第一旁通管道和第二旁通管道。排风部分包括主排风管道、依次布置于主排风管道上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第五风阀和排风机。该控制方法根据室外空气污程度和室内外空气温度之差,控制所有风阀、净化装置和全热交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智能型,有效降低了设备总能耗,增长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整个设备的经济性;同时,本设备有效提高了空气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该设备包括新风进风部分和排风部分。新风部分包括新风管道、连接于新风管道上的室外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净化装置、全热交换装置和送风机;还包括第一旁通管道和第二旁通管道。排风部分包括主排风管道、依次布置于主排风管道上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第五风阀和排风机。该控制方法根据室外空气污程度和室内外空气温度之差,控制所有风阀、净化装置和全热交换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智能型,有效降低了设备总能耗,增长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整个设备的经济性;同时,本设备有效提高了空气处理的效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暖通
,涉及一种用于新风净化和全热交换的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室外空气污染十分严重,雾霾天气对人体有害,尤其是颗粒物2.5 (即PM2.5,指的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严重超标时。针对上述问题,空气净化机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但是,现有空气净化机一般应用于室内,对室外进入的新风不能在其进入室内之前即进行净化,只能等其进入室内后进行净化,从而不可避免地增大了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随着人们对家居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热交换器也称为现有家居和办公场所普遍使用的产品。但是,将新风技术和全热交换技术有效结合的技术还很少,2012年10月3日公开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新风全热交换净化机组”提出了一种结合新风净化和全热交换的技术,但是该技术设备中新风净化装置和全热交换装置始终一起工作,会缩短净化装置和全热交换装置的使用寿命,整个设备的耗电量较大,且空气处理的效率较低。因此,能够根据室内外空气状况和温度情况而进行新风净化和全热交换的智能技术具有极强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室内外空气污染状况和温度情况进行智能型新风净化和全热交换的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包括新风进风部分和排风部分;所述新风进风部分包括新风管道、连接于所述新风管道上的室外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净化装置、全热交换装置和送风机;所述新风管道一端端口为新风入口,另一端端口为新风出口 ;从所述新风入口到所述新风出口的方向,所述室外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位于前端,之后依次为所述净化装置、所述全热交换装置和所述送风机;紧邻所述净化装置之前的新风管道上连接有第一风阀,紧邻所述全热交换装置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上连接有第二电动阀;所述新风部分还包括第一旁通管道和第二旁通管道,第一旁通管道一端连通紧邻第一电动阀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另一端连通紧邻所述送风机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第二旁通管道连通紧邻第二电动阀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另一端连通紧邻所述送风机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所述排风部分包括主排风管道、依次布置于所述主排风管道上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第五风阀和排风机;所述主排风管道上处于第五风阀和所述排风机之间的管段经过所述全热交换装置。所述排风部分还包括排风支管道和位于所述排风支管道上的第六风阀;所述排风支管道一端连接紧邻第五风阀前的所述排风主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排风机。所述排风部分还包括连接于第五风阀前的所述主排风管道上的有机化合物检测装置,以检测室内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含量。所述室外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为颗粒物2.5探测器,以检测所述颗粒物2.5的含量;所述颗粒物2.5指的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所述所有风阀均为电动阀。所述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上设置有吊具,用以辅助所述设备的吊装。所述吊具共四个,位于所述设备的四个角。一种控制上述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开启所述排风机和所述送风机;检测室外空气污染程度、室外空气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室内外空气温度之差;(12)根据所述室外空气污程度和所述室内外空气温度之差,控制所述所有风阀、所述净化装置和所述全热交换装置。所述步骤(2)包括:(21)当所述室外空气污染程度超过或者等于污染阈值,且所述室内外空气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温度差阈值时,打开第一风阀、第四风阀和第六风阀,关闭第三风阀、第二风阀和第五风阀,打开所述净化装置,关闭所述全热交换装置;(22)当所述室外空气污染程度低于所述污染阈值,且所述室内外空气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打开第三风阀、第四风阀、第二风阀和第五风阀,关闭第一风阀和第六风阀,关闭所述净化装置,打开所述全热交换装置;(23)当所述室外空气污染程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污染阈值时,且所述室内外空气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打开第一风阀、第二风阀和第五风阀,关闭第三风阀、第四风阀和第六风阀,打开所述净化装置和所述全热交换装置;(24)当所述室外空气污染程度低于所述污染阈值,且所述室内外空气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打开第三风阀和第六风阀,关闭第一风阀、第二风阀、第四风阀和第五风阀,关闭所述净化装置和所述全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污染阈值和所述温度差阈值为设定值。所述温度差阈值等于8摄氏度。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根据室外空气的污染程度和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智能地选择是否对进入室内之前的空气进行净化或者全热交换。在室外空气的污染程度不高时,不对室外空气进行净化,减少了净化装置的能耗,增长了其使用寿命,也增强了空气处理的效率。而当室内外空气温度差较低时,不将室外空气与室内污风进行热交换,减少了全热交换装置的能耗,增长了其使用寿命,也增加了空气处理的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智能型,有效降低了设备总能耗,增长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整个设备的经济性;同时,空气处理的效率也得以有效提闻。【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在室外空气质量差,室内外温差小时新风和污风流动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在室外空气质量好,室内外温差大时新风和污风流动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在室外空气质量差,室内外温差大时新风和污风流动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在室外空气质量好,室内外温差小时新风和污风流动的示意图。附图中:1、新风管道;11、第一旁通管道;12、第二旁通管道;101、新风入口 ;102、新风出口 ;2、室外PM2.5探测器;301、第一温度探测器;4、净化装置;5、全热交换器;6、送风机;701、第一电动阀;702、第二电动阀;703、第三电动阀;704、第四电动阀;705、第五电动阀;706、第六电动阀;8、主排风管道;81、第一支排风管道;82、第二支排风管道;801、污风入口 ;802、污风出口 ;9、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探测器;302、第二温度探测器;10、排风机;1101、第一吊耳;1102、第二吊耳;1103、第三吊耳;1104、第四吊耳;1201、新风流动方向;1202、新风流动方向;1203、新风流动方向;1204、新风流动方向;1301、污风流动方向;1302、污风流动方向;1303、污风流动方向;1401、新风流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与全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进风部分和排风部分;所述新风进风部分包括新风管道、连接于所述新风管道上的室外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净化装置、全热交换装置和送风机;所述新风管道一端端口为新风入口,另一端端口为新风出口;从所述新风入口到所述新风出口的方向,所述室外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位于前端,之后依次为所述净化装置、所述全热交换装置和所述送风机;紧邻所述净化装置之前的新风管道上连接有第一风阀,紧邻所述全热交换装置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上连接有第二电动阀;所述新风部分还包括第一旁通管道和第二旁通管道,第一旁通管道一端连通紧邻第一电动阀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另一端连通紧邻所述送风机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第二旁通管道连通紧邻第二电动阀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另一端连通紧邻所述送风机之前的所述新风管道;所述排风部分包括主排风管道、依次布置于所述主排风管道上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第五风阀和排风机;所述主排风管道上处于第五风阀和所述排风机之间的管段经过所述全热交换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智黄建沈浩李力群刘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三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