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881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核电站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所述三通供水管的钢筋结构包括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所述标准截面段钢筋是对截面呈内圆外方的直线段沿顺水流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内外层布置受力钢筋;所述局部加固段钢筋在三通交汇处配置加固钢筋,在标准截面段与交汇段相交叉位置,采用标准截面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叠加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扩大了三通管道的直径,使成型后的核电站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结构更牢固,满足核电站运营中各种工况的要求,保障了核电站循环水管的正常运行。具有的实用性强,扩大循环水管的直径,节约场地、优化布置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核电站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所述三通供水管的钢筋结构包括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所述标准截面段钢筋是对截面呈内圆外方的直线段沿顺水流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内外层布置受力钢筋;所述局部加固段钢筋在三通交汇处配置加固钢筋,在标准截面段与交汇段相交叉位置,采用标准截面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叠加配置。本技术采用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扩大了三通管道的直径,使成型后的核电站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结构更牢固,满足核电站运营中各种工况的要求,保障了核电站循环水管的正常运行。具有的实用性强,扩大循环水管的直径,节约场地、优化布置的有益效果。【专利说明】核电站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管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属于核电站建筑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以及核电站在国内的推广建设,核电站采用的机组容量越来越大,对循环冷却水的用水量要求越大,使得核电站采用的循环水压力水管直径增大,从原来的内径3.2m已增加为4.4m,内水压力增加至600kpa,水管埋深增大为地下十几米。由于现有预制混凝土管或PCCP管的制造技术限制,不能满足国内核电站大直径循环水管的埋深和内水压力要求,国内核电站大直径的循环供水管普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管,该混凝土管截面型式为内圆外方。在混凝土支管和母管以及母管与母管之间经常会有几条管道交叉相通的情况,对于预制混凝土三通供水管或金属三通供水管,三通交叉管为常见的常规接头型式,而对于现浇制作的内圆外方钢筋混凝土断面,三条管道交叉位置的设计异常复杂,目前还没有现浇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且现在管道内径还未能达到4.4m。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还没有大直径现浇混凝土三通供水管的钢筋结构,提供一种核电站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提高大直径三通供水管的结构性能,保障核电站循环水管的正常运行。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核电站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包括三通供水管,所述三通供水管为钢筋结构和混凝土构成,其特征在于:三通供水管的钢筋结构包括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所述标准截面段钢筋是指对三通供水管中截面呈内圆外方的直线段的内外层布置受力钢筋,包括沿顺水流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的内外层布置受力钢筋;所述局部加固段钢筋是指在三通供水管的三通交汇处配置加固钢筋;在标准截面段与交汇段相交叉位置,形成标准截面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叠加配置。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截面段钢筋在垂直水流方向设置外方形受力钢筋及内圆形受力钢筋,外方形受力钢筋及内圆形受力钢筋紧贴供水管的内、外壁布置,在布置外方形受力钢筋及内圆形受力钢筋时预留规范要求保护层厚度;所述标准截面段钢筋在顺水流方向配置通长钢筋,通长钢筋布置于外方形受力钢筋及内圆形受力钢筋的内侧;所述局部加固段钢筋,根据三通交汇处呈蝶形断面形状按顺水流方向及垂直水流方向分别布置异形钢筋构成局部加固段钢筋,垂直水流方向钢筋布置于供水管外壁,且预留规范要求保护层厚度;标准截面段与交汇段的交叉位置,采用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叠加配置,标准截面段钢筋布置于局部加固段钢筋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局部加固段钢筋在三通供水管的交汇处内壁呈蝶形,配筋时考虑钢筋的形状与蝶形内壁一致,在三通供水管交汇处增加有内层加固钢筋,即三通供水管交汇处包括顶板上层钢筋和底板下层钢筋、侧面钢筋、内层钢筋、内层加固钢筋。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层钢筋和底板下层钢筋除常规顶板、底板外层筋沿水流方向布置,在三通供水管交汇处还设有横向钢筋;所述内层钢筋除常规顶板、底板内层筋沿水流方向布置,还设有与水流方向垂直的加密钢筋,该加密钢筋设置在三通交汇处,该加密钢筋两两垂直;所述三通交汇处内层加固钢筋在三通交汇处配置垂直水流方向的加密筋,形成三角型,然后通过纵向钢筋两两相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科学合理,采用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扩大了三通管道的直径,通过在呈蝶形的三通供水管交汇处增加内层加固钢筋,使成型后的核电站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结构更牢固,能够满足核电站运营中各种工况的要求,保障了核电站循环水管的正常运行。本技术具有的实用性强,扩大循环水管的直径,节约场地、优化布置的有益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核电站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核电站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侧视图。图3是中核电站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核电站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核电站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核电站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交汇处的蝶形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顶板上层和底板下层的配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内层钢筋的配筋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三通交汇处内层加固筋的配筋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三通交汇处配筋的剖视图。图12是图8中1-1的剖视图。图13是图8中2-2的剖视图。图14是图8中3-3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14所 示的核电站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所述三通供水管I为钢筋结构和混凝土构成,该三通供水管I内水压力:设计内水压力350kpa~450kpa,试验压力最大值为650kpa ;管道埋深在地面以下20m内;该三通供水管I为两支管1-1合并为一主管1-2,支管1-1与主管1-2均为内圆外方形状,三通供水管I内径为4400mm,壁厚1000mm,两支管1-1间夹角为90度,主管1-2与支管1-1夹角135度的结构数据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如图1所示,选取若干个不同位置的切割点对三维模型进行剖析,得到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I的内部结构,该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I交汇处内壁呈蝶形,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三通供水管I的钢筋结构包括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所述标准截面段钢筋是指对三通供水管I中截面呈内圆外方的直线段的内外层布置受力钢筋,包括沿顺水流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的内外层布置受力钢筋;所述局部加固段钢筋是指在三通供水管I的三通交汇处配置加固钢筋;在标准截面段与交汇段相交叉位置,形成标准截面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叠加配置。所述标准截面段钢筋在垂直水流方向设置外方形受力钢筋及内圆形受力钢筋,夕卜方形受力钢筋及内圆形受力钢筋紧贴供水管的内、外壁布置,在布置外方形受力钢筋及内圆形受力钢筋时预留规范要求保护层厚度;所述标准截面段钢筋在顺水流方向配置通长钢筋,通长钢筋布置于外方形受力钢筋及内圆形受力钢筋的内侧;所述局部加固段钢筋,根据三通交汇处呈蝶形断面形状按顺水流方向及垂直水流方向分别布置异形钢筋构成局部加固段钢筋,垂直水流方向钢筋布置于供水管外壁,且预留规范要求保护层厚度;标准截面段与交汇段的交叉位置,采用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叠加配置,标准截面段钢筋布置于局部加固段钢筋的外侧。所述局部加固段钢筋在三通供水管I的交汇处内壁呈蝶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核电站大直径现浇三通压力混凝土供水管的钢筋结构,包括三通供水管(1),所述三通供水管(1)为钢筋结构和混凝土构成,其特征在于:三通供水管(1)的钢筋结构包括标准截面段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所述标准截面段钢筋是指对三通供水管(1)中截面呈内圆外方的直线段的内外层布置受力钢筋,包括沿顺水流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的内外层布置受力钢筋;所述局部加固段钢筋是指在三通供水管(1)的三通交汇处配置加固钢筋;在标准截面段与交汇段相交叉位置,形成标准截面钢筋和局部加固段钢筋叠加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琴马兆荣乔旭斌冯活蔚刘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