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定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739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定深装置,包括定深控制器、定深机构、右支架、左支架、放索器和通讯缆;其中左支架和右支架组成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中部安装定深机构的索筒,定深控制器和放索器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两端并位于索筒的两侧,控制筒上设置有与上平台接口,放索器设置有与下平台接口,通讯缆的一端穿过电滑环和索筒一端的端盖作为上通讯端,另一端缠绕在索筒外表面后从放索器中穿出作为下通讯端,定深控制器中的控制电缆穿过索筒另一端的端盖与制动器和止动器内的线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应不同水深对平台进行布放,实现平台水下隐蔽分离并有效缓冲上下平台分离冲击,并保证定深展开动作在水下进行,实现平台自动精确系留于设定深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定深装置,包括定深控制器、定深机构、右支架、左支架、放索器和通讯缆;其中左支架和右支架组成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中部安装定深机构的索筒,定深控制器和放索器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两端并位于索筒的两侧,控制筒上设置有与上平台接口,放索器设置有与下平台接口,通讯缆的一端穿过电滑环和索筒一端的端盖作为上通讯端,另一端缠绕在索筒外表面后从放索器中穿出作为下通讯端,定深控制器中的控制电缆穿过索筒另一端的端盖与制动器和止动器内的线圈连接;本技术能够适应不同水深对平台进行布放,实现平台水下隐蔽分离并有效缓冲上下平台分离冲击,并保证定深展开动作在水下进行,实现平台自动精确系留于设定深度。【专利说明】通讯定深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讯定深装置,属于海洋环境下使用的水下平台

技术介绍
以往的水下平台的系留方式通常为:利用钢缆缠绕至一个可转动的络车上,布放现场测量水深,根据平台的耐压强度确定可布设的最大水深,从而最终确定绕索长度,布放困难且无法实现在水下完成系留展开,平台布设深度精度不足,导致平台耐压设计需考虑充分余量;另外由于平台展开时的索上冲击得不到有效的缓冲,因此为保证布放安全,缆索设计较粗,导致络车体积大,给绕索、布放及回收带来极大的不便。在水下多平台同时工作时,平台间通讯能力有限甚至无通讯能力,导致平台携载设备重复、平台形体大,增加布放难度和平台的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定深装置,能够自动控制布设深度和放索冲击,同时可满足多平台水下通讯需求。一种通讯定深装置,该定深装置包括定深控制器、定深机构、右支架、左支架、放索器和通讯缆;所述定深控制器包括控制筒、定深控制板、端盖、深度传感器、保险器、定深电池组和控制电缆,定深控制板、定深电池组和控制电缆均置于控制筒内,端盖上分别安装深度传感器、保险器和控 制板,控制板通过控制电缆分别与深度传感器、保险器和电池组连接;所述定深机构包括制动器、止动器、电滑环、索筒和端盖;所述制动器包括转子、定子、磁粉、线圈和轴套,其中转子和定子均为空腔圆柱体,定子外表面加工有环形缺口 ;定子安装在转子的空腔内,线圈安装在定子的环形缺口内,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磁粉,转子和定子套装在轴套上;所述止动器包括基体、磁轭组、牙嵌、弹簧、齿环和轴套,基体的圆周面上开有安装槽;基体的安装槽内安装磁轭组,基体的端面与牙嵌固连,基体、牙嵌和齿环均套装在轴套上,弹簧安装基体与轴套之间的空腔内,且其一端抵住牙嵌,另一端由销子限位;所述制动器、止动器和电滑环均安装在索筒内,制动器和止动器通过轴套安装在索筒的中心轴上,制动器的转子外表面与索筒固定连接,右端与止动器的齿环固定连接,索筒的两端安装端盖,电滑环的定轴与索筒端盖固连,转轴外表面与索筒固连;整体安装关系:左支架和右支架组成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中部安装定深机构的索筒,定深控制器和放索器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两端并位于索筒的两侧,控制筒上设置有与上平台接口,放索器设置有与下平台接口,通讯缆的一端穿过电滑环和索筒一端的端盖作为上通讯端,另一端缠绕在索筒外表面后从放索器中穿出作为下通讯端,定深控制器中的控制电缆穿过索筒另一端的端盖与制动器和止动器内的线圈连接。所述的放索器包括放索单元和导索座,放索单元包括接头、固定臂、活动臂和自锁销;其中固定臂为筒体,内表面加工有环形卡槽,活动臂沿径向加工有销孔;固定臂的一端安装有接头,活动臂从固定臂的另一端安装在固定臂的内腔,活动臂上的销孔安装自锁销,两个放索单元对称安装在导索座的两端,活动销的一端与导索座内的连接轴固连,放索器通过两端的接头与右支架和左支架固连。有益效果:(I)本技术通过定深机构内的制动器、止动器和电滑环的配合,并通过控制索筒转动带动通信缆转动能够适应不同水深对平台进行布放,实现平台水下隐蔽分离并有效缓冲上下平台分离冲击,并保证定深展开动作在水下进行,实现平台自动精确系留于设定深度,并可自动调节系留缆绳索张力,保护其不被布放冲击绷断,且系留缆具备通讯功能,可实现多平台控制中心集成,且通过自动控制索上张力,可大幅放宽缆索的强度要求,可节省大量的重量及安装空间,布设过程中全程采集平台所处水深,平台可精确布深,可节省平台强度裕度,实用水域更宽,此外,多平台间的通讯可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多平台一体控制,提高平台的搭载能力。(2)本技术的放索器采用两个放索单元和导索座配合形成,且放索单元结构简单,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可靠地将绳索放置在设定深度,同时采用对称结构能够保证整个定深装置处于平衡稳定状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通讯定深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定深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定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止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放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定深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其中,1-定深控制器、2-定深机构、3-右支架、4-左支架、5-放索器、6_通讯缆、7-保险器、8-深度传感器、9-定深控制板、10-定深电池组、11-制动器、12-止动器、13-电滑环、14-索筒、15-端盖、16-转子、17-定子、18-线圈、19-磁粉、20-磁轭组、21-牙嵌、22-弹簧、23-齿环、24-导索座、25-接头、26-固定臂、27-活动臂、28-自锁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定深装置,该定深装置包括定深控制器1、定深机构2、右支架3、左支架4、放索器5和通讯缆6 ;其中右支架3和左支架4组成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中部安装定深机构2的索筒,定深控制器I和放索器5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两端并位于索筒的两侧,通讯缆6缠绕在定深机构3上。如附图2所示,定深控制器I包括控制筒、定深控制板9、端盖、深度传感器8、保险器7、定深电池组10以及控制电缆;安装时将上述其它部件置于控制筒内并密封,端盖上开孔分别用于安装深度传感器8和保险器7,保险器7控制定深电池组10给控制板9供电,控制板9也安装在端盖上,控制板9通过控制电缆分别与深度传感器8、保险器7和电池组10连接。如附图3所示,定深机构2包括制动器11、止动器12、电滑环13、索筒14和端盖15,索筒14用于缠绕通信缆,内部安装制动器11、止动器12及电滑环13。电滑环13保证索筒14旋转过程释放的通讯缆与上通讯端导通,制动器11通过电流输出获取制动力矩,控制定深过程中通信缆上的张力,止动器12用于定深过程结束后对机构索筒14锁定。如附图4所示,制动器是11实现定深装置完成自动定深功能的核心组件,包括转子16、定子17、磁粉19、线圈18和轴套,其中转子16和定子17均为空腔圆柱体,定子17外表面加工有环形缺口,定子17安装在转子16的内腔,线圈18安装在定子17的环形缺口内,转子16和定子17套装在轴套上;转子16的外表面与索筒14固定连接,右端与止动器12固定连接,线圈18通过控制电缆与控制器的控制板9连接,转子16和定子17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磁粉19,磁粉19在定子17和转子16相对运动的时候形成滑差力矩产生力,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讯定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深装置包括定深控制器(1)、定深机构(2)、右支架(3)、左支架(4)、放索器(5)和通讯缆(6);所述定深控制器(1)包括控制筒、保险器(7)、深度传感器(8)、控制板(9)、端盖、定深电池组(10)和控制电缆,定深控制板(9)、定深电池组(10)和控制电缆均置于控制筒内,端盖上分别安装深度传感器(8)、保险器(7)和控制板(9),控制板(9)通过控制电缆分别与深度传感器(8)、保险器(7)和定深电池组(10)连接;所述定深机构(2)包括制动器(11)、止动器(12)、电滑环(13)、索筒(14)和端盖;所述制动器(11)包括转子(16)、定子(17)、线圈(18)、磁粉(19)和轴套,其中转子(16)和定子(17)均为空腔圆柱体,定子(17)外表面加工有环形缺口;定子(17)安装在转子(16)的空腔内,线圈(18)安装在定子(17)的环形缺口内,转子(16)和定子(17)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磁粉(19),转子(16)和定子(17)套装在轴套上;所述止动器(12)包括基体、磁轭组(20)、牙嵌(21)、弹簧(22)、齿环(23)和轴套,基体的圆周面上开有安装槽;基体的安装槽内安装磁轭组(20),基体的端面与牙嵌(21)固连,基体、牙嵌(21)和齿环(23)均套装在轴套上,弹簧(22)安装基体与轴套之间的空腔内,且其一端抵住牙嵌(21),另一端由销子限位;所述制动器(11)、止动器(12)和电滑环(13)均安装在索筒(14)内,制动器(11)和止动器(12)通过轴套安装在索筒(14)的中心轴上,制动器(11)的转子(16)外表面与索筒(14)固定连接,右端与止动器(12)的齿环(23)固定连接,索筒(14)的两端安装端盖,电滑环(13)的定轴与索筒(14)的端盖固连,转轴外表面与索筒(14)固连;整体安装关系:左支架(3)和右支架(4)组成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中部安装定深机构(2)的索筒(14),定深控制器(1)和放索器(5)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两端并位于索筒(14)的两侧,控制筒上设置有与上平台接口,放索器(5)设置有与下平台接口,通讯缆(6)的一端穿过电滑环(16)和索筒(14)一端的端盖作为上通讯端,另一端缠绕在索筒(14)外表面后从放索器(5)中穿出作为下通讯端,定深控制器(1)中的控制电缆穿过索筒(14)另一端的端盖与制动器(11)和止动器(12)内的线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维乐杨光聂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