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烟气废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0607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垃圾焚烧烟气废热利用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1和热量回收热交换器6,热量回收热交换器6分为热蒸发区域和进出气区域,进出气区域设置有垃圾焚烧烟气入口2和烟气出口7,垃圾焚烧烟气入口2连通到热蒸发区域的路径上还依次设置有烟气转向阀3和进烟气关闭阀5,热蒸发区域连通到烟气出口7的路径上还设置有出烟气关闭阀,热蒸发区域内设置有蒸发管,蒸发管的出汽端连接有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的冷水输出口连通到蒸发管的进水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污泥脱水部件停机时,不必使得发热部件也停机的问题,安全性能高,蒸汽分配精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垃圾焚烧烟气废热利用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1和热量回收热交换器6,热量回收热交换器6分为热蒸发区域和进出气区域,进出气区域设置有垃圾焚烧烟气入口2和烟气出口7,垃圾焚烧烟气入口2连通到热蒸发区域的路径上还依次设置有烟气转向阀3和进烟气关闭阀5,热蒸发区域连通到烟气出口7的路径上还设置有出烟气关闭阀,热蒸发区域内设置有蒸发管,蒸发管的出汽端连接有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的冷水输出口连通到蒸发管的进水端。本技术可解决污泥脱水部件停机时,不必使得发热部件也停机的问题,安全性能高,蒸汽分配精确。【专利说明】垃圾焚烧烟气废热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烟气废热利用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环保污泥处理

技术介绍
沉淀法生产的污泥的含水率为80%以上,带压滤机和新近采用中心压滤工艺的倾析器的含水率可达66.7,室压滤机可使得污泥的含水率达到40%,但是这种脱水方式需要先加入脱水机。若不先加入脱水机,生物污泥不能在高压下脱水。因为滤布会很快被污染物堵塞而不能让水通过,因此,扣除脱水剂后,室压滤机脱水仅仅能得到含水率为66.7%-75%的污泥,调理剂的添加量为干污泥的0.1-0.3倍,污泥在加热条件下脱水时,脱水后的含水率可达50%-60%,而且无需额外的过滤前处理,从耗能来看,该工艺的唯一缺点是费用较高,因为此调理工艺需要耗能,而且所得滤液含有机物较多,其生物处理阶段需要充氧而耗能,现有技术中需要产生蒸汽的部件与发热部件合二为一,其目的是减少生产成本,但该种方法应用到污泥的蒸发脱水时,不易与控制蒸汽量,当污泥脱水部件出现故障时,需要停止发热部件,而一般的发热部件开启时不能随意停机,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需要独立设置加热生产蒸汽的部件与发热部件和污泥脱水部件联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垃圾焚烧烟气废热利用系统及处理方法,解决污泥脱水部件停机时,不必使得发热部件也停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垃圾焚烧烟气废热利用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和热量回收热交换器,热量回收热交换器分为热蒸发区域和进出气区域,进出气区域设置有垃圾焚烧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垃圾焚烧烟气入口连通到热蒸发区域的路径上还依次设置有烟气转向阀和进烟气关闭阀,热蒸发区域连通到烟气出口的路径上还设置有出烟气关闭阀,热蒸发区域内设置有蒸发管,蒸发管的出汽端连接有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的冷水输出口连通到蒸发管的进水端。上述结构的处理方法是: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一般为污泥脱水部件。由垃圾焚烧炉生产出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从垃圾焚烧烟气入口进入到热量回收热交换器内部,经过烟气转向阀和进烟气关闭阀后进入到热蒸发区域,对蒸发管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其内部的水变为水蒸气。蒸发管将其内部的水蒸汽输送到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为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加热,并将冷却后的水输入到蒸发管的进水端。当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故障停机时,只需要开启烟气转向阀和关闭进烟气关闭阀,使得高温烟气转向,致使垃圾焚烧炉不需要停机而继续工作。因此整个系统由于热量回收热交换器的外置独立设置,而得以维持独立的运转。解决污泥脱水部件停机时,不必使得发热部件也停机的问题。优选的,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连通到蒸发管出汽端的路径上还设置有2个并联的三通阀,2个三通阀的输入端均连接到蒸发管的出汽端,2个三通阀的输出端A均连接到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2个三通阀的输出端B均连接到蒸发管的进水端。2个并联的三通阀形成配送蒸汽的形式,但蒸汽量大时,可以通过三通阀将部分的蒸汽直接输入到蒸发管的进水端,并对蒸发管内的水加热。避免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过热而造成设备故障。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一个三通阀即可完成上述工作,但为了精确的控制蒸汽量的分配,才采用2个三通阀并列组合。优选的,负荷输出利用装置为热调理污泥处理装置或发电设备或预热器或空调器。优选的,为了对冷却水进行加压,驱动蒸发管的循环,还包括氮气装置、压力稳定器、循环泵、流量计,循环泵串联在蒸发管的进水端与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的冷水输出口之间,流量计串联在蒸发管的进水端与循环泵之间,压力稳定器的输出端与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压力稳定器的输入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氮气装置与压力稳定器连接。2个并联的三通阀构多阀控制组,2个并联的三通阀的输入端为多阀控制组的输入端,蒸发管的出汽端依次通过安全阀、温度控制器、高温开关后与多阀控制组的输入端连接。为了保证安全,蒸发管的出汽端依次通过安全阀、温度控制器、高温开关后与多阀控制组的输入端连接,、温度控制器检测到温度过高时,开启高温开关和安全阀,卸载一些高温蒸汽。优选的,蒸发管成Z字形设置。优选的,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连接有热负荷输出控制器,烟气转向阀和进烟气关闭阀之间设置有烟气进口温度计,还包括电气控制柜,电气控制柜同时与热负荷输出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高温开关、流量计、氮气装置、烟气进口温度计连接。热负荷输出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高温开关、流量计、氮气装置、烟气进口温度计均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后,由电气控制柜进行反馈控制操作。负荷输出利用装置为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外壁设置有中空的蒸汽通道。中空腔体内设置流动的污泥,蒸汽通道内通入蒸汽,使得中空腔体受热,加热中空腔体内的污泥。本技术可解决污泥脱水部件停机时,不必使得发热部件也停机的问题,安全性能高,蒸汽分配精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垃圾焚烧炉,2、垃圾焚烧烟气入口,3、烟气转向阀,4、烟气进口温度计,5、进烟气关闭阀,6、热量回收热交换器,7、烟气出口,8、控制电缆,9、安全阀,10、温度控制器,11、电气控制柜,12、高温开关,13、三通控制器,14、三通阀,15、热负荷输出控制器,16、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7、氮气装置,18、压力稳定器,19、循环泵,20、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垃圾焚烧烟气废热利用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I和热量回收热交换器6,热量回收热交换器6分为热蒸发区域和进出气区域,进出气区域设置有垃圾焚烧烟气入口 2和烟气出口 7,垃圾焚烧烟气入口 2连通到热蒸发区域的路径上还依次设置有烟气转向阀3和进烟气关闭阀5,热蒸发区域连通到烟气出口 7的路径上还设置有出烟气关闭阀,热蒸发区域内设置有蒸发管,蒸发管的出汽端连接有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的冷水输出口连通到蒸发管的进水端。上述结构的处理方法是: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 —般为污泥脱水部件。由垃圾焚烧炉I生产出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从垃圾焚烧烟气入口 2进入到热量回收热交换器6内部,经过烟气转向阀3和进烟气关闭阀5后进入到热蒸发区域,对蒸发管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其内部的水变为水蒸气。蒸发管将其内部的水蒸汽输送到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为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加热,并将冷却后的水输入到蒸发管的进水端。当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故障停机时,只需要开启烟气转向阀3和关闭进烟气关闭阀5,使得高温烟气转向,致使垃圾焚烧炉I不需要停机而继续工作。因此整个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垃圾焚烧烟气废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焚烧炉(1)和热量回收热交换器(6),热量回收热交换器(6)分为热蒸发区域和进出气区域,进出气区域设置有垃圾焚烧烟气入口(2)和烟气出口(7),垃圾焚烧烟气入口(2)连通到热蒸发区域的路径上还依次设置有烟气转向阀(3)和进烟气关闭阀(5),热蒸发区域连通到烟气出口(7)的路径上还设置有出烟气关闭阀,热蒸发区域内设置有蒸发管,蒸发管的出汽端连接有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热负荷输出利用装置(16)的冷水输出口连通到蒸发管的进水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胡登燕郑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