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077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0 10:05
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多条驱动线、多条感测线、虚拟键、自感测线以及屏蔽线。触控面板具有显示区与非显示区。驱动线在显示区内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中。感测线在显示区内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虚拟键位于非显示区,且位于驱动线与感测线之间并屏蔽驱动线与感测线。自感测线位于非显示区,与虚拟键连接,且位于驱动线与感测线之间,以屏蔽驱动线与感测线。屏蔽线位于非显示区,与虚拟键连接,且位于驱动线与感测线之间,以屏蔽驱动线与感测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依照其感测方式的不同而大致上区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声波式触控面板以及电磁式触控面板。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CapacitiveTouchPanel)因智能型手机销售量快速增长而受到瞩目。一般来说,触控面板包括主动区与周边区,主动区包括分别在X、Y方向上延伸的感测电极,用以定位出目标物的触控位置,周边区则包括信号走线以及与信号走线连接的周边电路。为了应映市场需求,现阶段的触控面板会在周边区设置作为功能键的虚拟键(virtualkey)。然而,由于虚拟键在周边区通常需要大范围的面积,因此压缩了其余信号走线的配置面积,导致难以达到缩减周边区面积与加大显示屏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能缩减信号走线所需的配置空间。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使得自感测线、虚拟键以及屏蔽线能作为驱动线与感测线的屏蔽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多条驱动线、多条感测线、虚拟键、自感测线以及屏蔽线。触控面板具有显示区与非显示区。驱动线在显示区内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中。感测线在显示区内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虚拟键配置于非显示区中,且位于驱动线与感测线之间并屏蔽驱动线与感测线。自感测线配置于非显示区中,与虚拟键连接,且位于驱动线与感测线之间,以屏蔽驱动线与感测线。屏蔽线配置于非显示区中,与虚拟键连接,且位于驱动线与感测线之间,以屏蔽驱动线与感测线。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虚拟键与该些驱动线之间的距离为100um至500um。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虚拟键与该些驱动线之间的距离为300um至500um。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非显示区具有相邻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该虚拟键位于该第一侧,该些感测线配置于该第一侧,以及该些驱动线由该第二侧延伸至该第一侧。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方向垂直该第二方向。上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装置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一驱动单元与一感测单元,其中该些驱动线该与该驱动单元连接,该些感测线与该感测单元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触控装置包括具有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触控面板,其具有多条驱动线、多条感测线、虚拟键、自感测线以及屏蔽线,其中驱动线与感测线分别在显示区内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延伸,且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中,虚拟键、自感测线以及屏蔽线配置于非显示区中且位于驱动线与感测线之间,屏蔽线经由虚拟键与自感测线电性连接。首先,依序驱动驱动线,并同时感测感测线的电压变化,依据感测结果判断触控面板上的触碰位置,其中当驱动驱动线时,自感测线接收一屏蔽信号,使得自感测线、虚拟键以及屏蔽线屏蔽驱动线与感测线。接着,驱动自感测线,并通过自感测线的信号变化判断虚拟键是否被碰触,其中当驱动自感测线时,驱动线接收一接地信号,以及感测线不进行感测。上述的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该屏蔽信号为一接地信号。上述的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方向垂直该第二方向。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将虚拟键、自感测线及屏蔽线配置于驱动线与感测线之间,在驱动方法的搭配下,自感测线、虚拟键以及屏蔽线能屏蔽位于其两侧的驱动线与感测线。也就是说,将虚拟键的驱动信号走线以及屏蔽驱动线与感测线的屏蔽信号走线合并,以节省走线所需的配置空间,进而缩减虚拟键与驱动线之间的距离以及触控装置的周边区面积。如此一来,有利于触控装置朝向窄边框设计发展,使得触控装置具有更大的可显示屏幕。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方块示意图;图3绘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驱动驱动线与虚拟键的时序控制图。其中,附图标记:10:触控装置100:触控面板102:基板104:显示区106:非显示区106a:第一侧106b:第二侧150:自感测线160:屏蔽线200:电路板210:驱动单元220:感测单元S201、S202:步骤d:距离A1:第一方向A2:第二方向D1-DN:驱动线S1-SN:感测线VK:虚拟键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触控装置10包括触控面板100,触控面板100包括配置于基板102上的多条驱动线D1-DN、多条感测线S1-SN、虚拟键VK、自感测线150以及屏蔽线160。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2例如是玻璃基板、塑料基板、可挠基板或其它基板。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可以是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或平板计算机(TabletPC)等等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装置,在此并不以此为限制。触控面板100具有显示区104与非显示区106。非显示区106例如是环绕显示区104,且具有相邻的第一侧106a与第二侧106b,但并不以此为限。驱动线D1-DN在显示区104内在第一方向A1上延伸,且由显示区104延伸至非显示区106中。感测线S1-SN在显示区104内在第二方向A2上延伸,且由显示区104延伸至非显示区106中。其中,第一方向A1与第二方向A2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A1例如是垂直第二方向A2。触控面板100可以例如是电容式触控屏幕,其内设置有多个以透明电极(如氧化铟锡(ITO)或类似材料)或单层、多层金属材料的金属网格(metalmesh)制成的感测电极(未绘示),该些感测电极可利用自电容式(self-capacitance)或互电容式(mutual-capacitance)或前述两者并用的操作方式,以检测并接收使用者透过手指或其它介质进行的操作,例如:按压、滑动等,进而同时作为触控面板100的输入/输出接口(I/Ointerface)。然而,触控面板100也可以是电阻式触控屏幕或光学式触控屏幕等等,在此并不以此限制。此外,触控面板100亦可搭配一显示接口(displayinterface),例如液晶显示接口(LCD)、有机发光组件显示接口(OLED)或其它适当的显示接口,以显示触控面板100的各种操作/执行画面。也就是说,虽然图1中的显示区104内是以绘示驱动线D1-DN与感测线S1-SN为例,但实际上可以更包括与驱动线D1-DN与感测线S1-SN连接的电极。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更包括电路板200。电路板200包括驱动单元210与感测单元220,其中驱动线D1-DN及自感测线150例如是与驱动单元210连接,感测线S1-SN例如是与感测单元2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00例如是配置于非显示区106的第一侧106a,感测线S1-SN例如是延伸至非显示区106的第一侧106a,以及驱动线D1-DN例如是由非显示区106的第二侧106b延伸至第一侧106a。虚拟键VK配置于非显示区106中,且位于驱动线D1-DN与感测线S1-SN之间并屏蔽驱动线D1-DN与感测线S1-S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触控面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非显示区,包括;多条驱动线,在该显示区内在一第一方向上延伸,且由该显示区延伸至该非显示区中;多条感测线,在该显示区内在一第二方向上延伸,且由该显示区延伸至该非显示区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不同;一虚拟键,配置于该非显示区中,且位于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之间,以屏蔽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一自感测线,配置于该非显示区中,与该虚拟键连接,且位于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之间,以屏蔽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以及一屏蔽线,配置于该非显示区中,与该虚拟键连接,且位于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之间,以屏蔽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31 TW 102139593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触控面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非显示区,包括;多条驱动线,在该显示区内在一第一方向上延伸,且由该显示区延伸至该非显示区中;多条感测线,在该显示区内在一第二方向上延伸,且由该显示区延伸至该非显示区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不同;一虚拟键,配置于该非显示区中,且位于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之间,以屏蔽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一自感测线,配置于该非显示区中,与该虚拟键连接并向电路板方向延伸,且位于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之间,以屏蔽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以及一屏蔽线,配置于该非显示区中,与该虚拟键连接并向显示区方向延伸,且位于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之间,以屏蔽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其中,该触控装置设置为:依序驱动该些驱动线,并同时感测感测线的电压变化,依据感测结果判断该触控面板上的触碰位置,其中当驱动该些驱动线时,该自感测线接收一屏蔽信号,使得该自感测线、该虚拟键以及该屏蔽线屏蔽该些驱动线与该些感测线;以及驱动该自感测线,并通过该自感测线的信号变化判断该虚拟键是否被碰触,其中当驱动该自感测线时,该些驱动线接收一接地信号,以及该些感测线不进行感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虚拟键与该些驱动线之间的距离为100um至500u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虚拟键与该些驱动线之间的距离为300um至500u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非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宇庄文奇陈逸祺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