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孝余专利>正文

一种带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88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械,尤其是指一种带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匀墨辊筒组两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该调节结构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带有导槽或导轨的导向板、与导向板上的导槽或导轨构成导轨和导槽配合的滑移块和固定设置在滑移块上的安装块,所述的匀墨辊筒组的匀墨辊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固定在各自的安装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特别是更换了版辊筒后,不需要对匀墨辊筒组和压印辊筒进行更换的一种新型的带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械,尤其是指一种带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与本专利技术接近的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大串墨辊筒、匀墨辊筒组、版辊筒和压印辊筒,它们与机架之间都是可拆卸连接的,其中大串墨辊筒是直接与油墨接触的,而匀墨辊筒组的作用是把大串墨辊筒上的油墨均匀的涂在版辊筒,所以通常每组匀墨辊筒组上设置有多个匀墨辊筒,这里特别要说明是大串墨辊筒、匀墨辊筒组和版辊筒他们的辊筒表面之间都需要直接或间接的接触配合的,版辊筒和压印辊筒之间是纸的通道,即用来印刷纸的;这种结构的印刷机在实际生产中,经常要根据需要更换版辊筒,不同的版辊筒她的横截面的直径是不同的,但是安装在机架上的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一旦更换版辊筒后,则对应的匀墨辊筒组和压印辊筒都需要更换,以便保证他们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保证机器正常工作,所以这种结构的印刷机在更换版辊筒后非常麻烦,并且还要准备每套版辊筒对应一套匀墨辊筒组和压印辊筒,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特别是更换了版辊筒后,不需要对匀墨辊筒组和压印辊筒进行更换的一种新型的带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大串墨辊筒、匀墨辊筒组、版辊筒和压印辊筒,所以的每组匀墨辊筒组内设置有多个匀墨辊筒,所述的版辊筒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匀墨辊筒组两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该调节结构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带有导槽或导轨的导向板、与导向板上的导槽或导轨构成导轨和导槽配合的滑移块和固定设置在滑移块上的安装块,所述的匀墨辊筒组的匀墨辊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固定在各自的安装块上;这样我们在更换版辊筒时,就不需要更换匀墨辊筒组了,只需要调节匀墨辊筒组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匀墨辊筒组与版辊筒的接触,该方法非常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压印辊筒的两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该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带有导槽或导轨的导向块,与压印辊筒两端的安装基座固定设置的滑块,该滑块与导向块构成导轨和导槽配合;这样我们在更换版辊筒时,就不需要更换压印辊筒了,只需要调节压印辊筒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压印辊筒与版辊筒的接触,该方法非常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匀墨辊筒组两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另包括有设置在机架上的调节杆,调节杆与匀墨辊筒组的两端的安装块之间通过各自的连杆联动配合,所述连杆的一端与调节杆对应处设置的蜗轮构成蜗轮蜗杆配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块周边上的齿轮构成蜗轮蜗杆配合,所述的连杆通过基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导向板上的导槽或导轨与滑移块构成的滑移轨迹为圆弧形滑移轨迹,该圆弧形滑移轨迹的圆心位于版辊筒的轴心上。这种结构非常紧凑、科学,特别是调节匀墨辊筒组非常方便省力,并且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匀墨辊筒组两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上的安装块上固定设置有带有插槽的安装座,所述的匀墨辊筒组的匀墨辊筒两端通过轴承插接在安装座的插槽内,所述的压印辊筒的两端设置有的升降调节机构另包括有带伞齿轮的转盘、带动转盘转动的转动杆、与压印辊筒两端的安装基座对应并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的螺盘和连接在转盘与螺盘之间的皮带,所述的螺盘与压印辊筒两端的安装基座螺纹升降配合,所述的转动杆固定在机架上,在转动杆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伞齿轮,该伞齿轮与转盘上的伞齿轮啮合。这种结构非常紧凑、科学,特别是调节匀墨辊筒组非常方便省力,并且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匀墨辊筒组共有两组,则对应的匀墨辊筒组中的调节机构也为两套,每套调节机构中分别设置有调节杆,两调节杆之间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的其中一调节杆的位于机架外一侧设置有带手柄的转动盘;所述的转动杆的位于机架外一侧设置有带手柄的转盘。这样通过分别旋转手柄就可以实现匀墨辊筒组和压印辊筒的调节,结构非常合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匀墨辊筒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A剖面图;图4为图2中的B-B剖面图;图5为图2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印辊筒升降调节机构的爆炸图;图7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带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包括有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大串墨辊筒2、匀墨辊筒组3、版辊筒4和压印辊筒5,其中大串墨辊筒2是直接与油墨接触的,而匀墨辊筒组3的作用是把大串墨辊筒2上的油墨均匀的涂在版辊筒4上,所以通常每组匀墨辊筒组3上设置有多个匀墨辊筒31,这里特别要说明是大串墨辊筒2、匀墨辊筒组3和版辊筒4他们的辊筒表面之间都需要直接或间接的接触配合的,版辊筒4和压印辊筒5之间是纸的通道,即用来印刷纸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每组匀墨辊筒组3两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6,该调节结构6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带有导槽62的导向板61、与导向板61上的导槽62构成导轨和导槽配合的滑移块63和固定设置在滑移块63上的安装块64,所述的匀墨辊筒组3的匀墨辊筒31的两端通过轴承672分别固定在各自的安装块64上,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板61上也可以是设置导轨、则滑移块63上就是设置有与导向板61上的导轨够成配合的导槽,这里的导向板61可以是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也可以是与机架1一体设置;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结构,让工作人员在更换版辊筒4时,就不需要更换匀墨辊筒组3了,只需要调节匀墨辊筒组3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匀墨辊筒组3与版辊筒4的接触,该方法非常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中,所述的压印辊筒5的两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7,该升降调节机构7包括带有导轨的导向块71,与压印辊筒5两端的安装基座51固定设置的滑块72,该滑块72也可以与安装基座51一体设置,该滑块72与导向块71构成导轨和导槽配合,这里导向块71上也可以是导槽,则滑块72上设置有与之构成导轨和导槽配合的导轨,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导向块71可以是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也可以是与机架1一体设置。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结构,则工作人员在更换版辊筒4时,就不需要更换压印辊筒5了,只需要调节压印辊筒5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压印辊筒5与版辊筒4的接触,该方法非常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中,所述的匀墨辊筒组3两侧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6另包括有设置在机架1上的调节杆69,调节杆69与匀墨辊筒组3的两端的安装块64之间通过各自的连杆68联动配合,所述连杆68的一端与调节杆69对应处设置的蜗轮691构成蜗轮蜗杆配合,所述连杆68的另一端与安装块64周边上的齿轮641构成蜗轮蜗杆配合,所述的连杆68通过基座681固定在机架1上,这样在转动调节杆69就可以实现匀墨辊筒组3两端同步调节;所述的导向板61上的导槽62与滑移块63构成的滑移轨迹为圆弧形滑移轨迹,该圆弧形滑移轨迹的圆心位于版辊筒4的轴心上,这样整个匀墨辊筒组3在移动时成圆弧移动,该专利技术的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在本专利技术中,我们也可以是采用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间歇式胶辊调节机构的印刷机,包括有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大串墨辊筒、匀墨辊筒组、版辊筒和压印辊筒,所以的每组匀墨辊筒组内设置有多个匀墨辊筒,所述的版辊筒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匀墨辊筒组两侧与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该调节结构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带有导槽或导轨的导向板、与导向板上的导槽或导轨构成导轨和导槽配合的滑移块和固定设置在滑移块上的安装块,所述的匀墨辊筒组的匀墨辊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固定在各自的安装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余
申请(专利权)人:林孝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