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华专利>正文

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9561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趋磁性植物源微生物的矿化水质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植物源培养液把动物源微生物驯化为植物源微生物,其中动物源微生物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的厌氧和好氧微生物;将植物源微生物驯化为植物源趋磁性微生物,再负载于沙状矿物石粉上形成生物矿化物,生成净化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购买来的动物源微生物菌种进行驯化,恢复微生物原有的野性,快速的生存、适应、扩繁,并且解决了普通的微生物水质净化处理菌剂泼洒下去只浮于表面,无法快速沉入水中、水泥淤泥中,容易被水流冲走、要经常投放、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可以与原有综合治理系统及任务对接,大大减少治理难度,提高治理效果,比传统清淤方式有价格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净化剂,具体涉及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生物会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作为自身养分使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水质净化不会产生二次环境污染,因此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质净化技术。然而,现有的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存在以下一些缺点:(1)产品的形态通常为液体或是粉末状固体。当投放到水深达到1米以上的场合时应用,很容易被水流冲走,从而达不到分解去除淤泥,净化水质的目的。(2)通常使用的微生物都是好氧菌,所以在溶存氧很少的情况下必须使用曝气装置,因此无法对大范围的环境污染进行净化。(3)使用的是自然界的普通菌种,不具备抗盐性,所以只能在淡水中使用,无法在海水养殖场等场所使用。(4)采用的微生物不处于休眠状态,所以无法在常温下保存,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冷藏,达到一定温度后,微生物就会繁殖,1个月左右就会灭亡而导致失效,因此有效期很短,储存和使用都不方便。有鉴于此,急需要对现有的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应于很深的港湾、水坝、湖沼、河道、景观池以及公园水沟等场所,并且适应性强,有效期长且保存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应用场所有限,有效期短且保存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利用植物源培养液把动物源微生物发酵驯化为植物源微生物,其中动物源微生物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的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步骤20:将植物源微生物发酵驯化为植物源趋磁性微生物,再负载于沙状矿物石粉上,生成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步骤10的具体步骤如下:在100份的纯净水中加入30-40份的植物源培养基,再加入3-10份的厌氧微生物,搅拌均匀,恒温35℃密封发酵24—48小时;再加入30-40份的植物源培养基和3-10份的好氧微生物,搅拌均匀,恒温30℃发酵12-24小时,每15-3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然后,恒温25℃发酵8-12小时,每30-6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最后自然发酵12-24小时,每120--24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植物源培养液中的植物源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植物源蛋白质85—98%;植物源高能量多糖类物质0.8-14.5%;氯化钠粉末0.5—3%。在上述方法中,每100克所述植物源培养液包括:蛋白质:1.8-18克;碳水化合物:1.10-11克;脂肪:0.7-7克;纤维素:1.10-11克;微量元素:0.1-0.5克;其余为纯水。在上述方法中,每100克植物源培养液所含的所述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15-150微克;维生素E:0.8-10毫克;胡萝卜素:90-900微克;镁:10-45毫克;钙:10-50毫克;铁:0.5-2.5毫克;锌:0.24-1.2毫克;铜:0.07-0.35毫克;锰:0.09-0.45毫克;钾:48-240毫克;磷:30-150毫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植物源高能量多糖类物质包括红糖、葡萄糖、果糖,多种单糖和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和淀粉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且混合比例任意。在上述方法中,步骤20包括以下步骤:按以下重量份数准备原料:纯水100份、矿石粉末150-200份、植物源培养基0.5-5份、植物源微生物0.3-2份;在培养发酵容器中加入所述纯净水100份,培养发酵容器的底部铺三分之一的所述矿石粉末,静放15--30分钟;加入所述植物源培养基0.5-5份,搅拌均匀;加入所述植物源微生物0.3-2份,搅拌均匀;恒温35℃发酵24-48小时,每15-3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再加入三分之一的所述矿石粉末,恒温30℃发酵8-24小时,每30-6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最后加入余下的所述矿石粉末,自然发酵12-16小时,每120-24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动物源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菌、侧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多粘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土壤短芽孢杆菌、酵母菌、EM菌、粪链球菌、海洋红酵母、噬菌蛭弧菌、蜡样芽孢杆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及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酶、肽、氨基酸、有机酸、抗生素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矿物石粉的原料包括但不限于:陶粒、石英砂、火山石、火山岩、沸石、鹅卵石、麦饭石、电气石、石榴石、稀土瓷砂、蛇纹石。本专利技术,对购买来的动物源微生物菌种进行驯化,恢复微生物原有的野性(非常强的迅速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不仅仅使其能力增强,而且能够更快速的适应自然界(特别是污水处理中的恶劣环境),快速的生存、适应、扩繁,并且解决了普通的微生物水质净化处理菌剂泼洒下去只浮于表面,无法快速沉入水中、水泥淤泥中,容易被水流冲走、要经常投放、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可以与原有综合治理系统及任务对接,大大减少治理难度,提高治理效果,比传统清淤方式有价格优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动物源微生物是指用牛肉膏、蛋白胨等动物源为主的培养基培养出来的微生物菌种;植物源微生物是指用植物源植物蛋白、植物源多糖类等为主的培养基培养出来的微生物菌种。如今,水质净化所采用的微生物菌种通常包括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两种。但是,市场销售的上述微生物菌种都是动物源微生物菌种,在野外很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应用效果不好或者不明显。本专利技术,对购买来的动物源微生物菌种进行驯化,恢复微生物原有的野性(非常强的迅速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不仅仅使其能力增强,而且能够更快速的适应自然环境(特别是污水处理的恶劣环境),快速的生存、适应、扩繁,解决了普通的微生物水质净化处理菌剂泼洒下去只浮于表面,无法快速沉入水中、水泥淤泥中,治理河涌一年只能消淤几厘米、不能替代清淤的缺陷,解决普通的微生物水质净化处理菌剂容易被水流冲走、要经常投放、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并可以与原有综合治理任务对接,大大减少治理难度,提高治理效果。传统清淤投资大,比传统清淤有价格优势。具体表现为:在污水中不会被水中重金属、有害细菌分解或者吸收;在污水中能被选择性发酵、繁殖;在污水中菌相趋于健康良好的组成;能诱发、刺激、促进污水中其它有益的净水微生物生长,提高水中自有微生物的扩繁、生存,形成一个共生的水生态环境。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动物源微生物进行驯化,即利用植物源培养液把动物源微生物发酵驯化为植物源微生物。该步骤中,动物源微生物由重量份数比为1:1的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组成。其中,动物源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菌、侧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多粘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土壤短芽孢杆菌、酵母菌、EM菌、粪链球菌、海洋红酵母、噬菌蛭弧菌、蜡样芽孢杆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及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酶(淀粉酶、β-葡聚糖酶、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植酸酶、角蛋白酶、木聚糖酶)、肽(多肽活性肽、大肽)、氨基酸、有机酸和抗生素。第二步:将植物源微生物发酵驯化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利用植物源培养液把动物源微生物发酵驯化为植物源微生物,其中动物源微生物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的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步骤20:将植物源微生物发酵驯化为植物源趋磁性微生物,再负载于沙状矿物石粉上,生成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步骤10的具体步骤如下:在100份的纯净水中加入30‑40份的植物源培养基,再加入3‑10份的厌氧微生物,搅拌均匀,恒温35℃密封发酵24—48小时;再加入30‑40份的植物源培养基和3‑10份的好氧微生物,搅拌均匀,恒温30℃发酵12‑24小时,每15‑3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然后,恒温25℃发酵8‑12小时,每30‑6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最后自然发酵12‑24小时,每120‑‑24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利用植物源培养液把动物源微生物发酵驯化为植物源微生物,其中动物源微生物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的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所述好氧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所述厌氧微生物为粪链球菌;步骤20:将植物源微生物发酵驯化为植物源趋磁性微生物,再负载于沙状矿物石粉上,生成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步骤10的具体步骤如下:在100份的纯净水中加入30-40份的植物源培养基,再加入3-10份的厌氧微生物,搅拌均匀,恒温35℃密封发酵24—48小时;再加入30-40份的植物源培养基和3-10份的好氧微生物,搅拌均匀,恒温30℃发酵12-24小时,每15-3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然后,恒温25℃发酵8-12小时,每30-6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最后自然发酵12-24小时,每120--240分钟充氧曝气一次;步骤20包括以下步骤:按以下重量份数准备原料:纯水100份、矿石粉末150-200份、植物源培养基0.5-5份、植物源微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
申请(专利权)人:钟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