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微距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155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4:57
一种超微距镜头,从物体侧起至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至少两个部分组成,物体从无穷远向近距离移动时,所述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像方侧向物体侧移动来实现合焦,前述的第一透镜为主合焦组,第二透镜组为辅助合焦组,物体从无穷远到最近接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量满足以下条件式:0.5≤(A11/B11)/(A22/B22)≤1.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从无穷远到摄影倍率大于1.0倍以上,小体积,低成本,高性能的超级微距镜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超微距镜头,从物体侧起至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至少两个部分组成,物体从无穷远向近距离移动时,所述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像方侧向物体侧移动来实现合焦,前述的第一透镜为主合焦组,第二透镜组为辅助合焦组,物体从无穷远到最近接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量满足以下条件式:0.5≤(A11/B11)/(A22/B22)≤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从无穷远到摄影倍率大于1.0倍以上,小体积,低成本,高性能的超级微距镜头。【专利说明】一种超微距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具体为一种超微距镜头。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照相机用从无穷远到近距离均可很好成像的微距镜头,最近距离的最大摄影放大倍率都在I倍(等倍)以内,放大倍率超过I倍就无法保证无穷远与最近距离同时很好的成像,比如公知的日本特开2005-189727号专利,物体从无穷远向近距离移动时,第一组镜片组从像侧向物体侧移动实现合焦。最大摄影放大倍率为I倍,如果再扩大到2倍的话,则第一组镜片组的移动量就会太长,体积将变得很大,并且像差也会无法补正的很好,还有公知的日本特开2009-145589号专利,物体从无穷远向近距离移动时,第一组镜片组和第二组镜片组从像侧向物体侧移动来实现合焦。最大摄影倍率为I倍,如果再继续扩大,为了合焦,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的移动量将大幅度的延长,这样体积就会变得很大,另外无穷远和最近微距的性能将无法同时补正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微距镜头,从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微距镜头,从物体侧起至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至少两个部分组成,物体从无穷远向近距离移动时,所述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像方侧向物体侧移动来实现合焦,前述的第一透镜为主合焦组,第二透镜组为辅助合焦组,物体从无穷远到最近接时,第一透镜组Gl和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量满足以下条件式:0.5 ≤(All / Bll) / (A22 / B22)≤ 1.5 (I)其中,All: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I倍时,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Bll: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I倍时,第二透镜组的移动量;A22: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2倍时,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B22: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2倍时,第二透镜组的移动量。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微距镜头满足条件式(2);0.1 ≤ Fl / (EFXAt)≤ 0.6 (2)其中,Fl:前面叙述的第一透镜组的焦点距离;EF:整个光学系统处于无穷远状态时的焦点距离;At:镜头的最大摄影倍率。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微距镜头满足条件式(3);1.0 ≤ B22 / Bll≤ 2.5 (3)。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反复的实验,发现:如果超过条件式(I)的上限的话,等倍放大倍率时,第二组透镜的辅助合焦移动量则不足,这样等倍放大倍率和2倍摄影放大倍率的像面弯曲就不能同时补正好,如果超过条件式(I)的下限的话,等倍摄影放大倍率时,由于第二透镜组的辅助合焦的过度补正,也会导致等倍摄影放大倍率和2倍摄影放大倍率的像面弯曲不能同时补正好。如果超过条件式(2)的上限的话,第一透镜组的屈光度就会太弱,如果要实现近距离合焦的话,第一组透镜的移动量就会太长,而无法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如果超过条件式(2)的下限的话,第一透镜组的屈光度太强,虽然可以很容易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但是由于第一透镜组屈光度太强,就会导致色差,球差等各像差无法得到很好的补正。如果超过条件式(3)的上限的话,第二透镜组辅助合焦时,I倍摄影放大倍率的辅助合焦量会不足,或者2倍合焦时,辅助合焦量过补正,这样就无法实现I倍和2倍摄影倍率的像差同时得到很好的补正,如果超过条件式(3)的下限的话,第二透镜组辅助合焦时,I倍摄影放大倍率的辅助合焦量太大,或者2倍合焦时,辅助合焦量不足,这样也无法实现I倍和2倍摄影倍率的像差同时得到很好的补正。由于采用了以上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从无穷远到摄影倍率大于1.0倍以上,小体积,低成本,高性能的超级微距镜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微距镜头; 图2为第一实施例微距镜头的无穷远、I倍摄影倍率和2倍摄影倍率的球面像差、场曲像差、畸变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的微距镜头; 图4为第二实施例微距镜头的无穷远、I倍摄影倍率和2倍摄影倍率的球面像差、场曲像差、畸变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5为第三实施例的微距镜头; 图6为第三实施例微距镜头的无穷远、I倍摄影倍率和2倍摄影倍率的球面像差、场曲像差、畸变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微距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I,和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第一实施例的无穷远,I倍摄影倍率和2倍摄影倍率的球面像差,场曲像差,畸变像差以及倍率色差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数据如下。R (mm):各个面的曲率半径D(mm):各镜片间隔和镜片厚度Nd:d线的各个玻璃的折射率Vd:玻璃的阿贝数焦距:85.0375FNO:2.90半画角度ω:9.43【权利要求】1.一种超微距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至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至少两个部分组成,物体从无穷远向近距离移动时,所述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像方侧向物体侧移动来实现合焦,前述的第一透镜为主合焦组,第二透镜组为辅助合焦组,物体从无穷远到最近接时,第一透镜组Gl和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量满足以下条件式: , 0.5 ≤(All / Bll) / (A22 / B22)≤ 1.5 (I) 其中, All: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I倍时,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 Bll: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I倍时,第二透镜组的移动量; A22: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2倍时,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 B22: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2倍时,第二透镜组的移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微距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距镜头满足条件式⑵, , 0.1 ≤ Fl / (EFXAt)≤ 0.6 (2) 其中, Fl:前面叙述的第一透镜组的焦点距离; EF:整个光学系统处于无穷远状态时的焦点距离; At:镜头的最大摄影倍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微距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距镜头满足条件式⑶,, 1.0 ≤ B22 / Bll ≤ 2.5 (3)。【文档编号】G02B13/00GK103823292SQ201310608351【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专利技术者】张小华 申请人:安徽长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微距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至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G1,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G2至少两个部分组成,物体从无穷远向近距离移动时,所述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从像方侧向物体侧移动来实现合焦,前述的第一透镜为主合焦组,第二透镜组为辅助合焦组,物体从无穷远到最近接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量满足以下条件式:0.5≤(A11/B11)/(A22/B22)≤1.5   (1)其中,A11: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1倍时,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B11: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1倍时,第二透镜组的移动量;A22: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2倍时,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B22: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放大倍率为2倍时,第二透镜组的移动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