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收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2794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收尘装置,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呈倒置的漏斗状,集尘罩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除尘器的集尘管道,集尘罩顶端连接有导灰管,导灰管上端连接有方管,方管通过方法兰与除尘灰仓相连通;集尘罩底端连有第一筒状罩,第一筒状罩的外围上设有第二筒状罩,第一筒状罩与第二筒状罩螺纹连接,所述导灰管深入到第一筒状罩的末端;第二筒状罩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运灰车受灰口的柔性筒状罩,柔性筒状罩的下端设有收紧带。该方案不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收尘效果易受横向气流影响的弊端,还能够减少工业粉尘下落过程中扬尘的产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卸灰扬尘收尘装置,具体是一种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收尘装置
技术介绍
炼钢环节会产生大量工业粉尘,这些粉尘往往是先经二次除尘系统处理后在除尘灰仓内暂存,然后通过敞口翻斗车集中排放。排灰时,卸灰阀开启,粉尘自除尘灰仓内掉下,并直接落至敞口翻斗车内。在掉落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而现有的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收尘装置,往往是在灰仓卸灰口四周设置刚性围挡后,在围挡内侧四周设置抽风管,利用四周围挡将二次扬尘封堵在里面,在靠近卸灰口一侧的抽风管上开设抽风口,抽取灰仓卸灰时从卸灰口溢出的二次扬尘,并通过手动阀门、电动阀门、风管接入除尘器,上述收尘效果易受横向气流影响,扬尘依然能够从敞口翻斗车受灰口周边溢出,对环境造成污染。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收尘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不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收尘效果易受横向气流影响的弊端,还能够减少工业粉尘下落过程中扬尘的产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一种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收尘装置,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呈倒置的漏斗状,集尘罩的侧壁上设有集尘管道,集尘罩顶端连接有导灰管,导灰管上端连接有方管;集尘罩底端连有第一筒状罩,第一筒状罩的外围上设有第二筒状罩,第一筒状罩与第二筒状罩螺纹连接,所述导灰管深入到第一筒状罩的末端;第二筒状罩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运灰车受灰口的柔性筒状罩,柔性筒状罩的下端设有收紧带。其中,所述方管通过方法兰与除尘灰仓相连通。其中,第一筒状罩与第二筒状罩的使用,可实现第二筒状罩与运灰车受灰口之间距离的调节,使本技术适用于受灰口高度不同的运灰车,从而扩大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柔性筒状罩使用时,可以通过收紧带将柔性筒状罩与运灰车受灰口紧密连接,从而在卸灰过程中,使本技术与运灰车之间形成封闭空间,进而有效防止二次扬尘的溢出,避免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实用性强。所述集尘罩的外壁上沿周向对称设有两个吊耳。所述集尘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所述除尘器与一风机相连。风机的使用,可以增加集尘管道内扬尘的流速,从而加快对扬尘的回收。所述第二筒状罩的外壁上设有把手,便于第二筒状罩的升降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知:(1)本技术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筒状罩与第二筒状罩,且第一筒状罩通过导灰管、方管以及方法兰固定在除尘灰仓上,且方管通过方法兰与除尘灰仓相连通,转动第二筒状罩即可实现第二筒状罩的升降调节,进而实现本技术与运灰车受灰口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在确保能够除尘的前提下,适于受灰口高度不同的运灰车使用,且在装载完毕时,反向调节第二筒状罩,增加本技术与运灰车受灰口之间的距离,便于满载工业粉尘的运灰车驶离本技术的底部;(2)本技术在第二筒状罩的下端设有柔性筒状罩,并在柔性筒状罩的下端设有收紧带,使用时,可以通过收紧带将柔性筒状罩与运灰车受灰口紧密连接,从而在卸灰过程中,克服了收尘效果受横向气流影响的弊端,避免了二次扬尘的溢出,进而可有效防止扬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用性强;(3)本技术在集尘罩的顶端连有导灰管,且导灰管的使用,可有效避免工业粉尘在下落过程中的分散,便于工业粉尘的集中下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下落过程中二次扬尘的产生;同时,导灰管的使用,可有效防止通过方管落下的工业粉尘直接被集尘管道吸入,从而降低除尘的负担,实用性强。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集尘罩,2为集尘管道,3为导灰管,4为方管,5为方法兰,6为第一筒状罩,7为第二筒状罩,8为柔性筒状罩,9为收紧带,10为吊耳,11为控制阀,12为除尘器,13为风机,14为限位带,15为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收尘装置,包括集尘罩1,所述集尘罩1呈倒置的漏斗状,集尘罩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除尘器12的集尘管道2,集尘罩1顶端连接有导灰管3,导灰管3下方深入集尘罩1的内部,导灰管3上方连接有方管4,方管4通过方法兰5与除尘灰仓相连;集尘罩1底端连有第一筒状罩6,第一筒状罩6的外围上设有第二筒状罩7,第一筒状罩6与第二筒状罩7螺纹连接;第二筒状罩7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运灰车受灰口的柔性筒状罩8,柔性筒状罩8的下端设有收紧带9。其中,收紧带9位于柔性筒状罩8外壁的周向方向上,且收紧带9通过限位带14固定在柔性筒状罩8上。限位带14的两端固定在柔性筒状罩8上,从而限位带14与柔性筒状罩8之间形成一空腔带,收紧带9穿过上述的空腔带。上述收紧带9为尼龙绳,上述限位带14为尼龙布。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集尘罩1的外壁上沿周向对称设有两个吊耳10,方便调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集尘管道2上设有控制阀11,该控制阀11可以为手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中的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控制阀,增强控制效果。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器12与一风机13相连,从而增加扬尘的流速,进而提高扬尘的回收速率。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筒状罩的外壁上设有两个把手,两个把手位置相邻,便于进行第二筒状罩7的升降调节,使本技术适于受灰口高度不同的运灰车使用。使用时,首先通过方法兰5将本技术的方管4与除尘灰仓相连通,调节第二筒状罩7,使第二筒状罩7带动柔性筒状罩8上升,调节运灰车并将运灰车受灰口置于第二筒状罩7与柔性筒状罩8的下方,反向调节第二筒状罩7,使第二筒状罩7下落,直至柔性筒状罩8的下端下降至运灰车受灰口的下方,紧固收紧带9,将柔性筒状罩8的下端紧固在运灰车车厢外壁上,从而使得本技术与运灰车受灰口、除尘灰仓和除尘器1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此时,打开各控制阀、并接通除尘器12电源,即可实现对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的收集,这有效避免了二次扬尘的外扬,使用方便且环保,实用性强。此外,本技术设有导灰管3,使用时,工业粉尘通过导灰管3下落,有效避免了工业粉尘下落过程中的发散,使工业粉尘可以集中下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二次扬尘的产生,实用性强。其中,本技术中的除尘器12为转炉二次除尘器。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形式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呈倒置的漏斗状,集尘罩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除尘器的集尘管道,集尘罩顶端连接有导灰管,导灰管上端连接有方管;集尘罩底端连有第一筒状罩,第一筒状罩的外围上设有第二筒状罩,第一筒状罩与第二筒状罩螺纹连接,所述导灰管深入到第一筒状罩的末端;第二筒状罩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运灰车受灰口的柔性筒状罩,柔性筒状罩的下端设有收紧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灰仓卸灰二次扬尘收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尘罩,所述集尘罩呈倒置的漏斗状,集尘罩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除尘器的集尘管道,集尘罩顶端连接有导灰管,导灰管上端连接有方管;集尘罩底端连有第一筒状罩,第一筒状罩的外围上设有第二筒状罩,第一筒状罩与第二筒状罩螺纹连接,所述导灰管深入到第一筒状罩的末端;第二筒状罩的下端设有用于连通运灰车受灰口的柔性筒状罩,柔性筒状罩的下端设有收紧带。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张庆生陈会来李立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西王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